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迴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外匯天眼APP訊 : 中行原油寶的事件依舊在發酵,4月21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出現歷史負值的結算價-37.63美元/桶。受此影響,中國銀行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出現了“穿倉”,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虧光,還面臨倒欠銀行1-2倍錢的境地。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來看看最新的進展。

知情 人士:中行暫時不會對投資者追繳欠款或納入徵信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據知情 人士26日透露,目前,中行尚未對“原油寶”做多投資者追繳欠款或將其納入徵信,暫且也不會追繳欠款。不過,4月24日中行的最新公告並未提及追繳欠款相關,只表明,“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另有媒 體報道稱,有中行員工緻電投資者表示,總行決定暫時不追繳原油寶保證金欠款,同時暫時不納入徵信。並且該員工表示,強平問題官方已有答覆,最終處理結果還需等總行確定,此外還詢問投資者“到20%強平價格能否接受”。

而據新京報報道,目前,多位原油寶做多投資人對記者表示,未收到中行暫不對投資者追繳保證金欠款同時暫不納入徵信的通知,但投資者同時也表示,目前未被中行催繳保證金欠款。

投訴材料已獲信 訪局與銀保監會收悉

均轉送中行當地分行

自發組織線上投訴之後,有投資者已經收到國家信 訪局、銀保監會地方分局的回覆短信。

來自國家信 訪局短信稱:已收悉其於4月24日的提交事項,並已轉交給銀保監會以及中國銀行。同時提醒,在事項辦理期間(一般為60日),請不要就同一事項反覆提交。

來自銀保監會地方分局的回覆短信也稱,已經收悉其於4月23日提交的與中國銀行“原油寶”理財糾紛的投訴材料,根據《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銀保監會已轉送給中國銀行當地分行辦理。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中行總體損失規模有多少?

據財新報道,中行“原油寶”客戶6萬餘戶,其中1萬元以下的投資者約2萬戶、1萬-5萬元的投資者約2萬戶、5萬元以上的投資者約2萬戶。按照協議結算價統計,6萬餘客戶的保證金42億元全部損失,還“倒欠”中行保證金逾58億元。中行該產品多頭頭寸約在2.4萬手到2.5萬手(一手為1000桶油),估計此次總體損失規模應不少於90億元。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監管曾發文:銀行機構不得向用戶出售可能出現無限損失的衍生品

2011年1月5日,銀監會公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其中,第十四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根據本機構的經營目標、資本實力、管理能力和衍生產品的風險特徵,確定是否適合從事衍生產品交易及適合從事的衍生產品交易品種和規模。”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辦法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從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在開展新的業務品種、開拓新市場等創新前,應當書面諮詢監管部門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逐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交易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謹慎涉足自身不具備定價能力的衍生產品交易。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自主持有或向客戶銷售可能出現無限損失的裸賣空衍生產品,以及以衍生產品為基礎資產或掛鉤指標的再衍生產品。

中行原油寶風險測評及適配是否到位?

在此次的原油寶穿倉事件中,在買入原油寶產品之前投資者均需要做個人客戶風險評級測試,多位投資者風險等級測試結果為R3級平衡型投資人或R4級別成長型投資人,且在測試中選擇了最高可以承擔不超50%的本金虧損風險。

一般,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按風險有低到高,劃分為五個級別: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

1、R1、R2級,又稱之為中、低風險理財

基本可保證本金的安全,投資風險可控、收益也很有保障!比如,貨幣基金、定期理財、保險理財、債券產品等!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2、R3級理財產品,已經邁入中等風險的行列

發行機構(銀行)將既不保證本金償付,更無法確保收益的穩定!其資金,大部分會投向於低風險的標的(國債、同業存款等);而將一小部分(不超過30%)投資於高風險、高回報的標的當中(股票、外匯、黃金等)。

比如,一部分結構化理財、混合基金、信託,都屬於銀行R3級的理財產品。理論上來說,存在虧損的可能,不過實際上本金虧損的可能性較低。不過,收益的確是難以保障的!

3、R4、R5,這兩個等級的理財產品,常常會直接投資於股票、黃金、外匯等高風險的產品,風險比較大,虧損的可能性較高!

而原油寶這款不僅賠掉本金更是還得給銀行倒貼錢的產品,被銀行評為R3級產品。

有律師則直接指出了“這完全不符合關於投資者適當性的規定”,她表示中行最大的錯誤在於“風險匹配不適當,風險揭示不到位”。在中國銀行微信公眾號曾發佈過:“對於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賺錢的產品推薦呢?當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寶!”律師稱,中行這樣的宣傳是在誘導消費者。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有大V評論稱,風險評級居然是r3,這明顯是不合規的。原油寶還是r3,那油價和股票怎麼能定r4,而且原油寶可以做空,理論上可以賠光,肯定是高於r4定義的。你們打官司,可以盯著這個打。還有,銷售適當性一定是軟肋。

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中行原油寶鉅虧近百億?最新回應:暫不追繳 也不納入徵信

你以為買進了原油期貨其實你從未走出銀行

據證券市場紅週刊,其特約記者胡東輝發文稱,原油寶是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的理財產品,銀行首先是給自己開了一個大賬戶,這個大賬戶可以在境外交易所直接進行原油期貨交易。銀行自己並不想交易原油期貨,這種投機性 交易超出了它的經營範圍,但它想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於是就設計出了原油寶產品,以代客理財的名義為客戶交易原油期貨。

客戶在銀行開立原油寶賬戶,這個賬戶是在銀行內部的,絕無可能到境外交易所去交易原油期貨,而是銀行根據客戶的指令代為交易。那麼為什麼很多個人投資者都覺得是自己直接在交易原油期貨呢?這是銀行的刻意誤導造成的。

為了做到“類似”期貨交易,甚至是神似,銀行在自己的內部電腦主機系統模擬了原油期貨的交易環境,投資者登入原油寶交易系統,可以看到境外原油期貨實時變化的交易行情,行情可能會稍有延遲,然後可以根據行情報價買入或賣出。投資者以為自己這就買進了原油期貨,其實自己的報價根本就沒有跨出銀行的電腦主機系統,投資者的報價是報給銀行的,然後銀行根據客戶的指令在自己的原油寶大賬戶中買入或賣出。

原油期貨的交易結算單都是銀行跟交易所之間的,所有的倉位都在銀行的名下,從未到過原油寶投資者個人的名下。原油寶投資者拿到的交易明細,都是跟銀行之間的,是銀行根據自己設置的交易系統生成的。實際上,投資者是模擬買進了原油期貨,真正的原油期貨交易是由銀行的原油寶大賬戶來完成的。

對中行原油寶投資者來說,中行原油寶爆倉的風險本來跟他們是沒有什麼關係的。4月20日這一天,是中行原油寶對標產品的最後交易日,但不是WTI原油5月合約的最後交易日。中行在當天晚上10點以後關閉了投資者發出指令的通道,也就是不再接受投資者的交易指令了。

按理,投資者一直是在跟中行在做對手盤,投資者本身並沒有持有原油期貨倉位,只要投資者有交易指令,中行就應該承接。不再接受投資者交易指令,可以理解為該產品已經到期被強制清盤了。此時WTI原油5月合約並沒有跌到負價格,此時清盤不至於虧光本金。但是中行原油寶沒有清盤,而是繼續持倉,後面的風險其實全部都是應該由中行來承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