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二則——曾廣,蛇異

曾廣

曾廣,濟寧人。年幼時失去了父母,非常貧窮。他不喜歡讀書,也不愛幹活,天天無所事事的閒逛。偶爾有人對他言語不敬,他都是一笑了之。二十歲的時候,娶了一個貧寒人家的姑娘,長的很醜,但是他很喜歡自己的妻子。

曾廣經常到曠野或破廟裡遊蕩,經常一兩天不回來。有一天,遇到一個道人,雪白的鬍鬚,高高的額頭,寬寬的肩膀,但個子很矮。老道士揹著十幾個大葫蘆,在道旁休息的時候,就枕著葫蘆睡覺,鼾聲如雷。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二則——曾廣,蛇異

曾廣偷偷的靠近,打開了一個葫蘆,卻什麼都沒倒出來。用一隻眼睛從葫蘆嘴向裡看,只覺得一股冷氣進入了他的眼眶,直透心肺,眼淚刷刷的流了出來。道人驚醒了,說:“你把我的一葫蘆空青(傳說中的明目神藥)放走了,怎麼辦?”曾廣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憨笑。道士嘆了口氣說:“幸虧你是個誠實的人,這也是你的緣分,不然就應該挖了你的眼睛。以後謹慎些,不要肆意妄為。”說完,站起身,揹著葫蘆走了。從此曾廣的一隻眼睛神目如電,看地下就像玻璃一樣透明。

後來,他經常閉著這隻眼睛,不輕易睜開。有人問他原因,他說:“我一睜開,就會看到你的五臟六腑。”東門有挖井的,很深了還不見水,曾廣去看了看說,再挖一尺。照他說的做,果然流出了清泉,人們把這口井叫曾廣井。

後來,他到深山遊蕩的時候,在岩石下得到一個石匣,裡面有幾本修行煉丹的書。從此,他領悟了吐納煉丹的本領。曾經吐出一些丹丸給大家吃,大家都不信任他,不敢吃。

他妻子沒有裹小腳,大腳一尺多長,像兩條小船。一次經過賣碗的商鋪,店老闆特意往路上潑了一些水,然後嘲笑曾妻,是小船過河。他妻子非常羞愧,回家告訴了丈夫。曾廣找了一隻兔子,讓妻子藏在袖子裡,到了碗鋪前面,一鬆手,兔子進了店鋪裡,接著一群狗追逐兔子也進了店鋪,把碗碟之類打碎了一地。仍舊在店裡追逐,怎麼趕都不出去。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二則——曾廣,蛇異

店主知道是曾廣乾的,就去哀求他,曾廣答應後,老闆摔碎的碗也恢復了原樣。

族長認為他是邪術,而不把他的名字寫到家譜裡。他的生平在縣誌裡有所記載。在康熙戊子己丑年間還有人看到他。

【原文】曾廣,濟寧人。幼孤貧,懶讀書,不務生產,空空然終日若無事者。人或忤之,則答之以笑。年二十,婚貧家女,貌甚寢,而曾視之喜。

每遊敗寺曠野,逾日不返。一日,遇一黃冠道人,白鬚如銀,頭高聳,而肩盎若,且長不滿三尺。負葫蘆十數個,累累而行。休道旁大樹下,枕葫蘆睡,頃鼾息雷鳴。曾潛近揭其塞,傾之無物。乃以目眡口覷,冷氣覺自眶中透心膈,淚潸潸出。道人驚醒曰:“汝放我一葫蘆空青走矣。奈何?”曾對之拭目而憨笑。道人曰:“幸汝至誠人,亦汝緣也,否當抉汝睛。慎勿妄為!”遂起。依舊負葫蘆去。曾由是一目如電,視地下如琉璃,皆洞徹無翳。

後每閉此目,不輕開視。人問之,曾曰:“恐一顧盼,則見其肺肝矣。”會東門有掘井者,深不及泉,曾謂曰:“再掘一尺即得。”如其言,泉湧。今呼為曾廣井雲。

曾嘗入深山,見危巖下有石函畚,啟視,中有丹書數卷。習之,遂悟吐納鉛汞術。曾以口涎丸足間,漫令人服。人初不肯,後漸信之。其妻蓮船盈尺,偶過碗肆,肆人潑水於道,故令其妻蹇澀以過,良久乃去。肆人大笑,以其如船而杯渡也。妻慚,歸告曾,以為大辱。覓一大兔,令翌日袖之,復往其處。揮犬逐兔入肆,大毀其碗,不可禁。知曾之為也,求而收之,回視其碗,皆無碎損。

此人先從祖時庵公猶見之,以其邪惑,不與之序宗族。州志載其本增廣生,棄去,因以為號,非是。曾於康熙戊子己丑間尚在也。


蛇異

縣裡某人,乘船到河南去,停在一處岸邊的時候。看到岸上有一片大柳樹,方圓能有一畝。其中的一棵樹上倒掛著一條大蛇,像茶碗那麼粗。蛇頭下垂,好像地上有什麼東西牽引著它。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二則——曾廣,蛇異

在看地上,有一條小黑蛇幾寸長,像筷子那麼細,抬頭對著上方吸氣。大蛇軟綿綿的非常疲憊,好像要死的樣子。船伕替那條大蛇不平,想要用船篙打小蛇。某人急忙制止,說道:“能以小制大,毒性肯定更加強烈,如果打不死,就會受到它的毒害,就算打死了,大蛇逃脫了,我們怎麼對付大蛇?不如看看二蛇相鬥的結果如何。”

不一會兒,小蛇更加用力的吸氣,而大蛇越來越往下墜,蛇頭都快要碰著地面了,小蛇一躍而起,跳入了大蛇口中。大蛇伸縮著掙扎,一下掉到了地上,拼命甩動尾巴,像鞭子一樣發出聲音,把旁邊的草都打折了。突然蛇身一挺,接著就不動了。然後看到它的腹部裂開,小蛇從裡面鑽出來,像飛一樣快的離去,轉眼就不見了。

【原文】邑人某,乘舟將之豫省,泊舟野岸。岸上有古柳陰廣畝餘,見樹上倒掛一蛇,粗殆如盎,首垂垂然向下欲墮,似有牽引之者。

  俯視地上,一小黑蛇長裁數寸,其細如箸,昂首向上,吸之以氣。大蛇便委頓欲死,狀甚困憊。舟子以小能制大,意頗不平,欲擊以篙。邑人急止之曰:“彼形雖微,毒必更烈,擊之不死,必受其殃。脫令大蛇得活,我輩其何以當?不如觀之。”

  未幾,小蛇愈吸,則大蛇愈下,首將及地,小蛇一躍入其口。大蛇屈伸掀動,倏墜於地,掉其尾,響如鳴鞭,草木為之分折,蹶然身挺如梁而斃。旋見其腹劃然中裂,小蛇自腹出,越壟而去,其行如飛,瞥不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