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你都不一定了解新基建是什么

都2020年了你都不一定了解新基建是什么

随着中央多次强调新基建建设,全国开启了一片新基建热潮。现如今一个产业如果不能跟新基建挂上钩,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但是在一群鱼目混珠的假基建里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新基建


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


国家支持的在短期内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基建,才是新基建


闲话不多说直接上案例 ——京东刘强东的智能化全球物流基建

都2020年了你都不一定了解新基建是什么

这轮武汉的疫情,全国人民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武汉人民的困难,从广东的口罩到山东的蔬菜,各项援助纷至沓来,但是九省通衢的武汉,却也承受不住全国的饱和式救援,供应链需求暴增,到最后是由京东来负责搭建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


在平台介入之后,快速与68个省市级政府和国家级协会联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分别从数万个供应商手中,将1.5亿的口罩,4亿盒应急药品,超过6.6亿件的物资,突破重重阻碍火线送入了围城的武汉。


看着近期无数因为疫情滞销的农产品,在京东智能供应链的帮助下得以度过危机,就会明白,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巨大冲击下,我们在供应链智能化向前迈进的一小步,是帮助中国企业逆势中生存的关键,是以数字化迈向海外市场的一大步


新基建的逻辑是将割裂的人群联合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

就是创建一个更快捷的体系,降低距离成本,聚集人口优势。


高 铁 :降低远距离客运成本;

特高压:降低远距离输电成本;

5G:降低远距离通讯成本;

大数据:降低远距离运算成本。


将更多的人口和商品纳入体系,任何的发明和商品都可以迅速销售,工商业和经济自然就会取得蓬勃的发展。而创造的体系过程却得忍受百般寂寞。


就像早年当当的李国庆和阿里的马云都不去搞不赚钱的自营基建,而刘强东却一步一步靠着自建物流开始慢慢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找到了逆袭的机会,成为了马云的心头大患。事后阿里巴巴才不得不开始大规模收购四通一达,组建菜鸟。

从现代遥望历史


当年秦汉投入巨资建直道、修长城,这些历史长河里的枭雄们算的可都是大账。


《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长城上负责传递信息的烽火,仿佛5G般第一时间把入侵的信息传递给中枢长安大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而物流运载的秦直道上,则用最短的时间,将大汉羽林的铁蹄送至漠北。

几个月的调兵时间缩减为几天,节约的可是日费千金的军事开拔费用,而正是凭借着基建上的强大优势,我们才有了却匈奴七百余里和封狼居胥的资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基建


中国自大一统以来,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盛世的背后,不是重复去搞旧基建,而是不断的开创新基建(两汉兴盛是因为秦皇汉武修路将东西连接、唐宋兴盛是因为隋炀帝唐太宗修运河将南北连接、明清繁荣是因为明朝修驿路到内陆偏远地区将全国连接)。


中国不断大规模推动“新基建”,加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族群就越来越多


资本市场的狂热,使得很多人都把新基建聚焦于线上基建,而忽视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现代供应链和物流基建。如果我们把新基建比作一个人的话,5G是我们新的眼睛和耳朵,芯片与大数据处理是新的大脑,特高压是新的血液系统,高铁和货运机场是新的骨骼,现代化的智能物流则是四肢上的肌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数字新基建只是一部分,建立更加强大的智能化物流与供应链的新基建网络,才能打通中国的任督二脉,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疫情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中,保持供应链的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