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親子關係的催眠小技巧

催眠方法其實很普遍,例如前幾年活躍在央視廣告的“羊羊羊”恆y祥的那個不斷重複的廣告,用的就是催眠技巧,用不斷重複的簡單語句,達到印象效果,從而達到說服和影響力的效果。

簡單的催眠技巧也可以用在孩子身上,比吼叫,發怒,更能珍惜生命。

1,避免嘮叨消極的循環語言

改善親子關係的催眠小技巧


把“不要搞到玩具到處都是”、“跟你說了多少次玩完收拾好”或是“都說了...你怎麼還.....”這樣的措辭,改為:

“我們一起把房間整理乾淨,你負責把樂高玩具收好,我負責....”

“剛剛我們約定了,要....,現在我們一起完成約定吧”

這樣的措辭可能會更有效。

2,選擇困難症

孩子經常對選這個還是選哪個會思考半天,所以,要用封閉式選擇方式給到孩子:

提出問題,“你想做語文作業的第幾個作業先呢?是先抄句子,還是背古詩?“

這種預設,讓孩子默認了要先完成語文作業。

改善親子關係的催眠小技巧


3,什麼時候

裝修公司會經常使用這個方法。銷售人員,會讓你體驗一下你房子3D裝修設計的效果圖,讓你在心裡形成了預設,想象,再進行下一步的銷售。

孩子對於時間觀念還不是那麼重視的情況下,“什麼時候”的疑問用語,是家長們最常用的。

巧妙地運用“什麼時候”這個用語,會讓其,溫和地暗示這件事,是肯定會完成,併成為一個將來的既成事實。

“等你語文作業完成,我們就吃晚飯。什麼時間完成,你來告訴我。”

“等你做完全部作業,我們就看一部電影,什麼時間完成,你預估一下給我。”

“等你計劃好多長時間看完這幾本書,我實現你一個願望。”

當孩子完成這些後,你還可以跟孩子交流一下,其實這些都比你想象中容易多了,對吧!

4,麻煩你,謝謝

在需要孩子幫自己做事情前,加一句“麻煩你”

“麻煩你幫忙晾衣服,謝謝!”

“麻煩你幫忙準備吃飯,謝謝!”

孩子天生想和父母一起共事,喜歡學大人做事情。

用了禮貌的用詞,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尊重,也是有義務承擔家庭工作的。

5,理由

我們在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然而孩子不理解,並不理解背後的原因。

週末,可以晚點睡覺,但孩子大聲喧譁,受到了家長的喝止。

“孩子們,太晚了,有些人明天還需要上班,他們不像你們明天是休息日,所以,你覺得這麼吵,影響別人休息,是否合適呢?”

通過解釋,我們的要求孩子能更容易接受,也可以慢慢培養同理心。

6,肯定的指引

“學校換了數學老師,我不喜歡,不想學數學了。”

孩子到底是為不想學數學找藉口,還是遇到難題沒有跨過去,或是上課時受到了打擊。

需要了解背後的因由,再使用方法。

將重點轉移到孩子在數學上能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他們不能做的。而他們不能做,或者做不到,才是這問題的根本。

必須讓孩子知道,學習不僅僅是智商的較量,更多是情商的較量,與老師的溝通是生存技巧。特別是與不喜歡的老師較量溝通,一點都不亞於打怪升級,學生學生,學的不是老師學的是如何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的生存技能。

明白了上面一點,就需要家長的配合,讓鼓勵變成一次又一次的遊戲升級過程,參與孩子的學習進度。

“今天學了第二章的內容,我挑戰一下你,可以嗎?如果你贏了,我願意輸掉一個雪糕,如何?”

評論區,分享一下您遇到的孩子狀況?卯三與你一起研究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