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投資又添“綠”——重大生態環保項目建設見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一端連著生態環境,一端連著投資需求。在4月28日集中開工的全省829個重大項目中,總投資約110億元、35個涉及生態環保領域的項目,為“穩投資”增添一抹生動的綠色,也將為提升環境質量、建設美麗湖南注入澎湃動力。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同推動我省生態環境系統治理

4月28日上午,株洲市荷塘區金山工業園,總投資達19.3億元的株洲市中心城區汙水系統綜合治理一期工程開工。“株洲的汙水治理按下了‘加速鍵’。”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說。

株洲市中心城區汙水系統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的服務範圍涵蓋了株洲市中心城區各大主要水系,用3年時間建設建寧港和白石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陳埠港水系雨汙分流工程、智慧水務管控平臺等7大類22個子工程,消除中心城區黑臭水體、完善汙水管網系統,進一步提升湘江株洲段水質。

此次株洲市中心城區汙水系統綜合治理項目採用的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毛騰飛表示,這是政企共同探索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的有益合作。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同推動我省生態環境系統治理。”省發改委資環處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在全省投資下降的情況下,生態環境投資實現正增長,增速達到19.4%。

此次開工的35個重大項目涉及領域廣泛,主要有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修復、汙水集中處理及配套管網、垃圾終端無害化和配套收轉運設施以及工業、農林廢棄物等資源循環利用五大類。

長江沿線、洞庭湖畔、湘江之濱,重點區域的一批環境治理、生態修復項目持續攻堅。益陽沅江市今年啟動了長江經濟帶沅江市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兩江七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溼地生態修復等一系列治理工程。郴州臨武縣將完成三十六灣礦區甘溪河、猴子江、斜江、排形河、臘水河五大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施工,打造癩子嶺休閒和礦山科普區。湘潭昭山示範區管委會正在對“綠心”區域的6個廢棄採石場礦坑進行生態修復。

省發改委資環處負責人表示,除本月開工的35個生態環保類重大項目外,另有574個今年高位推動、超前部署的儲備項目已進入全省三年滾動投資項目庫,計劃在年內陸續開工建設。

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4月30日,在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供水一體化項目現場,各種施工機械穿梭忙碌,工人們正在安裝供水管道。

“項目建成後,日供水量約6000噸,約3.5萬人受益。”回龍圩管理區發改委主任盧武金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在對原區自來水廠提質改造的基礎上,增加了供水量,擴大了供水範圍。

桃源縣城管執法局近日正在忙著推進常德市西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5月初將啟動建設,爭取今年完成一期主體工程,明年點火運行。”4月30日,縣城管執法局負責人介紹,一期項目建成後,將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解決目前全縣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

一邊滿負荷生產,一邊大力氣實施環保改造,正是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目前的狀態。冷鋼將陸續投入6.01億元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項目,至2025年底實現汙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目標。“項目整體實施完成後,對全市空氣質量改善將有明顯幫助。”冷水江市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讓汙水不再“任性”。醴陵市實施淥江河水系綜合治理PPP項目,今年將在17個鄉鎮完成18個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及配套管網工程。

讓鄉村變得更美。郴州市甦仙區今年在全區40多個村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衛生廁所改造等整治工程。

近年來,相比交通基礎設施而言,我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有的城市一下暴雨就“看海”,有的中心鎮間歇性停水比較多,還有的鄉鎮、村組垃圾亂堆亂放,這些都折射出我省環境基礎設施亟待補齊短板。

2019年,省委、省政府對我省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系統部署,明確了目標任務、建設時序、建設模式、資金來源、技術路線等,並積極引進中節能、三峽集團、光大國際等實力國企廣泛對接汙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省發改委資環處負責人介紹,這批重大項目的推進建設,切合生態民生需求,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我省縣、區、鄉鎮的汙水處理能力、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生態環境指標,推動改善水體黑臭、“垃圾圍城”等大家切身感受的人居環境問題。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綠色發展

養殖大縣衡陽祁東縣,依託正在實施的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將不用再為大量畜禽糞汙無處可去而擔心。

祁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彭中華告訴記者,該項目將投入1.2億元,改造、建設836戶養殖專業戶糞汙處理利用設施、273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利用設施及種植消納地糞肥利用設施,以及2個有機肥加工廠、1個大型沼氣池,實現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個項目爭取提前至8月份完成。

“不僅解決了農村環境汙染問題,還有助於推動精細農業發展。”彭中華說,畜禽糞肥資源加工成有機肥料後,可供應給縣裡的油茶、黃花菜、水果等種植基地,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一批資源循環利用項目讓生產生活中的垃圾、廢棄物,不再是生態環境的負擔,反而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湘潭的玉峰新材料資源循環化利用基地項目、永州華源科技的新型建築材料項目,通過科技手段讓工業固廢、建築垃圾等變為新型材料。

結合健康養生、生態旅遊、現代農業等產業,優美的生態環境正在轉化為可觀的經濟效益,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攸縣東部,酒埠江風景區所在的酒埠江鎮,今年對全鎮進行改廁、溝渠建設、道路綠化等,打造美麗鄉村,助力全域旅遊。

張家界澧水流域,桑植縣利福塔鎮苦竹寨至永定區魚潭電站流域將進行水環境治理。張家界茅巖河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水更清,山更綠,景更美,旅遊發展會更好。”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5月2日0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