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有了很大的成长

今年4月份,联想在全国范围内高调地召开了其“联想2019/2020财年誓师大会(KICKOFF)”,同期公布的还有联想2018/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根据财报显示,联想集团在当季的营收达到 140.4 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近5%,净利润达到2.33亿美元,同比增长 38.7%。看起来,联想在经历几年的“阵痛”之后似乎正在开始走向正轨,连续六个季度的同比增长让业界似乎看到了传统IT巨头联想“重回往日荣光”的曙光。

  联想低迷了三年之久的股价也迎来许久未见的高位,联想2018/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的当天,联想股价大涨超过10%,这在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普遍保持颓势的股票市场里显得尤为“难得”。

  可深陷了好几年业绩之困、转型之困、用户口碑之困的联想真的能找回昔日的荣光?在智能手机市场、互联网领域越来越缺乏影响力和存在感的它真的能解决那么多年下来积累的各种弊病?

  答案是“依旧很难”,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真相就是:联想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联想了。

  营收增长之下,掩盖不了的是亏损泥潭

  营收其实一直是联想在集团业务受挫之下的一块“遮羞布”。在联想坐稳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之后,鉴于传统个人电脑业务的逐渐饱和及竞争加剧,联想其实一直在努力开拓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领域,以保证自己能够保持稳定的营收提升。

  但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到目前为止联想仍然十分依赖于它在PC市场的行业地位,新兴业务领域在这些年与华为、小米等品牌的竞争中没有占到一点便宜,这就让它看似数额庞大的营收数据经不起细节的推敲了——占据大头的传统PC业务利润率微薄,联想早已不能依靠PC市场的强势来帮助自己实现盈利了。

  去年中旬联想集团公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联想2017/2018财年业绩财报显示,联想集团全财年总营收数据为453.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但就在这样规模的营收数据下,掩盖不了的是它创下了1.89亿美元的“历史性”巨亏,亏损额约合人民币11.9亿元。

  与此同时,虽然去年联想持续发力新兴的智能设备和智能手机业务,但仅仅在智能设备上实现了8%的增长,业务重头移动业务却在全行业头部手机厂商高速上涨的背景下持续下滑,总营收仅为72.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

  联想移动业务的亏损式发展也持续拖累了联想集团的盈利状况,2017/2018财年联想全球智能手机业务税前经营亏损额达到了4.63亿美元,虽然比前年同期略有下滑,但数字仍然庞大。

  很明显,联想几乎每年都“毫无意外”的营收增长之下,掩盖不了的是它陷入亏损泥潭的窘境,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成立已有35年之久的全球500强企业,这样持续的亏损境地显然是没有那么令人满意的。

  也就在去年联想发布2017/2018财年业绩财报的同期,联想集团不幸的被安上了“全球最差科技公司”的恶名,根据彭博社的统计,联想集团自从2013年在港股上市以来,股价已经跌去了超过一半,而过去十年之中被剔除出恒生指数的公司股价跌幅的中值也才48%。

  于是在去年年中的那一段时间里,联想集团因为2亿巨亏而被踢出香港恒生指数,它的股价评级被调整为“沽售、减持”,企业经营状况不断被外界解读为“堪忧、恶化、困境”、“举步维艰、令人失望”,当时的联想股价也暴跌到3.265港元,是联想集团自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谷。

  从去年年中的“至暗时刻”到现在过去也就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联想依然在亏损下继续负重前行,需要指出的是,过去三年联想都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这让外界除了继续保持对联想集团经营能力的质疑,大量对于柳传志与杨元庆“带队能力”的指责也纷纷出现。

  毫无疑问的是,对于早在1984年就已经成立的中国科技企业“教父”联想来说,全球PC领域的辉煌帮助它获得了国际化的盛名,但互联网时代与智能化时代,联想至今未能抓住相关行业的风口脉搏,“缺少核心技术底蕴”、“产品能力不足”让它面临了近些年崛起的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强烈竞争。

  也许联想丰厚的老底足够它再继续支撑个几年、最终找到企业焕新之路,但至少目前来看,联想先要在自己PC业务领域之外找到能够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道路才能成功实现它的扭亏为盈,才能真正进入未来的互联网、智能化浪潮。

  联想转型之困: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双重坎坷

  经营困境之下,联想其实早就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在几年前它就开启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在主打产品层面,联想开始从单一的PC转变到重点在包括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等在内的Device+的转型;

  在客户层面,从早期的主要重视B端客户到现在的越来越重视C端消费者,同时联想集团还把自己的组织结构从“大船”定义为“舰队”,组织文化和员工考核的转型也是这些年的主旋律。

本文来源: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联想,有了很大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