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王劍松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各種表達符號。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中原話是古漢語的母語,河南是漢字的發源地,句句方言彰顯著華夏民族厚重文化。然而,不知何時在全國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河南秀才,差字布袋”。近日,筆者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調查河南民間方言時發現,河南古稱豫州、中原、中州、中土、中邦、中國,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漢語是華夏民族母語,後來,逐漸有了記事的符號,並演變出了漢字。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的方言保留著華夏民族最原始的語言,暗藏著古老而厚重的民族記憶和文化。在漢字中大部分採用了中原方言,後來歷經多次多民族融合和統一“規範”漢字使用,由於讀法不同,將原來的漢字變成了多音字或“錯字”。河南人讀漢字是最原始和最古老的讀法,連河南方言的字字句句,都保留著華夏民族的文化符號。為此,可以證明,河南“秀才”並非“差字布袋”。現列舉部分方言,加上自己的見解,與讀者共享,也許會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1、“軒”。在河南方言中讀“老軒”、“軒得很”,是對相關人和事給予高度評價時的讚歎語,也是“好”、“非常好”的意思,即“人老軒”,“這事軒得很”。這個方言出自軒轅黃帝,史書記載黃帝號軒轅,誕生活動在嵩山中原一帶,是華夏民族的締造者。黃帝死後,追隨他的大臣為他“削木為像”(供奉在嵩山),列為五帝之中方君也,以配天。為此,從那時起他的後代族人就以“軒”字為記,來表達對黃帝的敬仰,一直口傳到現在。

  2、“能”。在方言中常說“老能”,“能得很”,“能耐大”,意思是讚揚人有才幹,本領大,有能耐。那麼,這個能字是指誰呢?翻閱漢語詞典發現“能”的註釋為:“傳說中的一種獸,似熊,古代稱一種三足鱉。”從這裡不難看出“能”就是指“大禹”。據史料記載,大禹生於崇山(嵩山原名),建都於嵩山腳下的陽城,有著大禹的父親鯀化黃能和大禹治水化熊的傳說,由此可知大禹或其父的別名叫“能”,能字是在讚揚大禹的功績,讓子孫萬代永遠銘記在心。

   3、“墨mei(眉)水”。墨(mo)字在中原方言中讀mei(眉),常說:“看你那墨德”或“看你那墨水”。“德”字讀成“水”字的轉音。這個方言出自伯夷、叔齊弟兄兩個讓江山的故事。伯夷、叔齊這弟兄兩個是商代孤竹國的二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據史籍《潛夫論》記載“禹師墨如”。由此可知伯夷、叔齊姓墨mei(眉)。據考證孤竹國原在中原嵩山一代,他們兩人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被孔子稱為“古之賢人”;被孟子稱之為“天下之大老”;荀子評價二人:“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被大眾稱為“和合二仙”。伯夷、叔齊的道德精神構成了華夏民族文化的核心內容,並廣為傳頌。“看你那墨德”或“看你那墨水”的方言的意思是“看你那德性”,就是說,看你那德性根本不能與姓墨mei(眉)的伯夷、叔齊相比。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4、“智管子”。這個方言是評價人聰明時的用語,意思是他的智慧像管子。據史載,管仲,出生地在潁河上游,東周春秋時代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譽,被稱為管子。河南人為出了這樣的人物而自豪,把出生地的山嶺叫“管子嶺”(現登封市大金店鎮王上後嶺),另有“能出管子”的方言,意思是說這地方出了管子這樣有才能的人。

   5、“栁”。河南方言中有“隨大栁”,“跟著栁”。意思是隨大眾,跟著學。由於老子姓李,名耳,字栁,意為隨著老子走,沒錯,或意為跟著他,就像跟著老子。晉代《拾遺記》曰:老子居景室之山,與世人絕跡,唯老叟五人,或乘鳴鶴,或著羽衣,共譚天地之數,所撰書經垂十萬言。《道書》曰:洛州景室之山,太室少室也,太室有金壺峰。由此可知,老子出生在河南鹿邑,在京都洛陽任柱下史,修道和撰《道德經》與嵩山太室。《史記》正義朱韜玉札及神仙傳雲:“老子,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外字桞。”此是昔人所評老桞之德,故太史公於此引以記之。

   6、“中”。中字在河南方言中表示“好”,“正確”,“對”的意思。中的概念是華夏民族以“天地人”三位一體和以我為中心的理念,產生了對中的崇拜,成為衡量萬事萬物不偏不倚的標尺,並形成“中正”、“中和”、“中庸”等無處比在的龐大的中文化體系,影響華夏文明五千年,中被稱之為允執厥中的“中華密碼”。故而才有了“擇天下之中而立國”、“得中原者得天下”、“允執厥中”的千古定論。華夏古聖先賢得出中的深刻理論後,在教化自己的子孫時,開始說中、論中。於是開始叫自己的國為中國、中央、中邦,居住地叫中土、中原,地中之天叫中天,寫文章、做事要有中心,人的道德思想要中正、中庸、中和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也說“中不中?中,中中中!”以此來增加對中的記憶和理解,也就是說,老祖宗在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用心之良苦,可見一斑。中字的單用與聯用,形成了獨有的中文化現象。一個“中”字,可以將肯定與否定、喜悅與不滿、感激與威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蘊藏了中文化既奧妙無窮又豐富多彩的深刻內涵。

   7、“媽兒”。中原方言中“媽”的讀音帶兒字,即“媽兒”。一是指母親,二是指女性乳房,在農村妊娠期婦女在給孩子餵奶時,仍然叫“小孩吃媽兒了”。由此可知,“媽兒”指女性乳房,也是辨認男女的最有效方法,女子生了孩子,由孩子吃“媽兒”,繼而就習慣性地開始叫“媽兒”了。也有個別地方說小孩吃“媽兒”是“吃奶”的,孩子大了就叫母親“奶兒”。不論叫“媽兒”還是“奶兒”,這應該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漢語,至少出自母系社會或者更早。但也有人分析“媽”。從造字上看,媽是形聲字,從女,馬聲。“馬”指人所騎乘的馬。“女”和“馬”聯合起來表示“讓孩子騎背的成年女性”。本義是揹負孩子的母親。在農村的母親們常把孩子固定在背後,這樣既方便自己做家務,也方便照顧孩子。而對母親背上的孩子來說,母親就好像是自己騎乘的馬兒。這種外形特徵的相似性和騎乘關係的相似性就促成了“媽”字的誕生。“媽”這個漢字一定出現在“六畜”齊備之後。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古漢語中“母”發ma音,《廣雅·釋親》:媽,母也。《康熙字典》“稱母曰媽,俗讀若馬,平聲。”在歷史長河中,“媽媽”這個詞的含義經過變化,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媽媽”不是外來詞,因為這是人學會說話的第一個音節。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8、“娘阿”。中原方言中“娘”的讀音帶阿字,連起來讀一個字“娘nia”。專指對母親的尊稱,帶阿的娘讀起來感覺更親切。在中原有的地方對母親稱呼不喊“媽兒,就叫“娘阿”。“娘”通“媽媽”,有些地區子女(特別是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是娘、阿孃或孃親。繁體娘字從女,從襄,襄亦聲。“襄”意為“包容”、“包裹”。“女”和“襄”聯合起來表示“身體包裹了嬰兒的婦女”、“懷孕期婦女”。本義是懷有身孕的婦女。引申義為育齡期婦女。再引申義為婦女,多指妙齡少女。現在的簡體字“娘”字構成可解釋為良女,受尊敬的女人。另有姑娘、娘子、新娘、大娘、嬸孃、孃家等稱呼。當然,在中原喊娘還有叫“奶兒”、“媽兒”的。日本漢字和ACG界用語中,娘則是女兒、少女或女子的意思。

   9、“爹”。在中原大部分地區稱父親叫爹。字從父,從多,多亦聲。“父”指父親。這裡應該註明的是,“爹”字可能是母系社會群婚制的產物,孩子生下來不知父親是誰,“爹”為多的意思。但我們願意將“多”指“多個子女”。“父”與“多”聯合起來表示“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本義是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有些父親一輩子只生育了一個或一對孩子,這種父親不算“爹”,或叫大、伯、叔、阿爸等。古人以“三”為“多”。故被稱為“爹”者,一定是生育了三個以上孩子的父親。“爹”字的造字技巧同“侈”。“侈”字從人從多,“人”指“主人”,“多”指“一群隨從”,“人”與“多”聯合起來表示“主人外出時帶有多個隨從”。把“侈”中之“人”替換為“父”,即造成“爹”字,指一位父親外出時帶有多個子女隨行。

   10、“羞子”。在中原方言中“羞子”是指已婚的年輕和中年女子,未婚的女子叫閨女,就是到100歲不結婚,只會叫老閨女,也不會叫羞子。“羞子”也叫老婆、夫人、內人、家裡等。叫“羞子”表明兩層意思,一是女人生來就溫順、弱勢和害羞,尤其是古代,女子剛結婚是時,與陌生男子共同生活起居,經常見人是羞於出口和羞答答的樣子,表現著一種羞怯之美;二是男人在為別人介紹自己老婆時說,這是我的羞子,意思是說老婆長得一般,羞於見人,就是長得再好,也得叫羞子,表明謙虛和中庸。李白《長幹行》詩中曾言:“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誠然,在漢字中經常把“羞子”寫成“秀子”和“囚子”,筆者認為叫“秀子”,是在誇耀自己的老婆秀麗漂亮,叫“囚子”是把老婆囚在家裡不讓出門,錯誤認為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思想,翻閱古典史料,沒有發現古人把老婆囚在家裡不讓出門的任何記載。這兩種說法不符合優秀和厚重的華夏民族文化特點。

   11、“不老蓋”。中原方言中的“不老蓋”是指膝蓋,那麼為什麼叫“不老蓋”呢?懂得歷史的人就不難發現,過去人們是不坐凳子的,不論吃飯,在一塊談事、聊天等都是跪著的,如此一來,人在年輕時能跪,上了年齡,膝蓋硬了就不能跪了,證明老了,也說明膝蓋在人體中的重要性。為了保護膝蓋,希望使人不老,就叫膝蓋為“不老蓋”,表明要自己永遠年輕,“不老蓋”應該是膝蓋最早的叫法,儘管後來有了凳子,但“不老蓋”一直叫到現在,最少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12、“低腦”。中原方言說“低腦”是指人或動物的頭部。翻閱史料認真分析發現,華夏人類最早在語言交流時,頭不叫頭,叫“腦”,人在直立行走後,腦位於人體的最高處,由於居住在山洞,行走時經常會磕碰住“腦”的現象,因腦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要加以保護,於是告誡所有人在行走時“腦”要低一點,於是就有了“低腦”一詞的出現。後來人們學會了禮儀,朋友相見或參見上司時要拱手“低腦”,“低腦”更成了通用和常用詞,相人比畜,所有動物的頭也叫“低腦”。如今在中原說山的最高處,樹的最高處,巖的最高處,還叫“山腦”、“樹腦”、“巖頭腦”等。因此,稱“頭”為“腦”應該是人類最早的母語,後來才改稱“腦”為“頭”,而頭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腦”,俗稱“腦子”,由此便有了腦袋、腦筋、腦門、腦後巴等詞語。

   13、“一歇子”。中原方言中的“一歇子”是時間的概念,比如說我來“一歇子”了,等你“一歇子”了,意思是等的或來的時間長了。這裡的“一歇子”方言應該與最早的農耕時代有關。從前農耕時代,人們利用牲畜耕作,如牛、馬、驢等,耕半天地,中間必須歇息兩次,如果不歇,人無所謂,牲口出力大,主要是怕牲口受不了,累下病,這也是對待牲口的一種人道化方式。因此耕地時是論“歇兒”的,即一歇兒,兩歇兒為一套(套牲口)半天,“一歇子”就是犁一歇兒地的時間。另外還有“興時歇兒”的方言,就是時興和流行時間不長,“趕時歇兒”就是趕時髦的意思等等。

  14、“噴話”。在中原有“噴話”、“噴噴話”、“噴大話”、“瞎噴”等的方言。這裡的“首先”是指“說”的意思,意為“說話”、“說說話”、“說大話”、“瞎說”等。繼而變為閒談、聊天的意思,茶餘飯後,老張對老王說,老王,有事沒有?沒事過來噴噴啊,但比聊天更豪放一些。只有用噴這個詞才顯示聊得過癮。和四川方言擺龍門陣、北京方言侃大山意思相近。字典註釋“噴”字,形聲,字從口,從賁,賁亦聲。“賁”意為“衝”。“口”與“賁”聯合起來表示“從口子中衝出”。本義從狹隘口中衝出。“賁”是大的意思。《詩·大雅·靈臺》:“賁鼓維鏞。”鄭玄:“賁,大鼓也;鏞,大鐘也。”從這些資料中表明“噴”是“說”的意思,並由此分析,在古代的中原話中“說”叫“噴”,“噴”是最原始的漢語,意為從口中衝出或發出的聲音變成了話。在後來多部落和民族語言融合中,或在漢字出現時,古聖先賢們感到“說”比“噴”更雅點,就統一讀“噴話”為“說話”了,只不過“噴話”成為中原方言,代代口傳,一直到現在不變。

  15、“回”huai(徊)。在中原方言中回字讀“回”huai(徊)。此字出自農耕時代,一直到現在農村的老農在犁地到頭時,還喊“回”huai(徊)。李白曾在嵩山中原一帶隱居,並寫下代表作之一《將進酒》詩,在這首詩中就引用了這個方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裡的回字就唸“回”huai(徊),如此讀來非常押韻,不失美感,如果讀回hui就沒有了韻味。

  16、“牛”。在中原方言中“牛”字讀“ou(歐)”。“牛”讀“ou(歐)應該是最古老的漢語,後來經過多部落和民族融合,統一規範漢字讀法時,將“牛ou”改讀成“牛niu”了。

  17、“墩”。中原方言把凳子說成“墩”或“馬紮”。過去人們除了站立就是跪坐,坐臥之具就是床,床可用來跪坐、就餐、睡覺等,一直到了漢代才有了“馬紮”,最初用來踩踏上馬、上轎時使用,利用“馬紮”當“墩”坐,真正的“墩”是鼓形沒有四條腿的“繡墩”,多用竹藤和木頭製作而成,是古代女子在家繡花的坐具,後來在墩面上裝飾繡套,而成為“繡墩”。再後來經過民族融合及發展,就有了馬凳、轎凳、板凳、椅子等坐具,在民間通稱為“墩”或“馬紮”,當然做工和用料越來越精細,成為現在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傢俱之一。

  18、“解手”。中原方言“解手”是上廁所的意思,這句方言源於古代對犯人一種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犯人犯了法就要繩捆索綁送往公堂接受審判後,送往囚牢或發配到各地,在送往過程中,囚犯的手必須上幫,如果需要上廁所,才將手解開,可以活順活順筋骨,為此上廁所就叫“解手”。如今民間還流傳著“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的民謠。過去有人將“解手”的方言說成是明代人口大遷徙,將被遷的民眾手綁起來,上廁所時才將手解開,“解手”一詞源於此,是有誤的,筆者查閱史籍資料沒有發現被繩捆索綁遷徙的記載。

   19、“打鍋”。在中原方言中有“老打鍋”、“打鍋貨”說法,意思是沒出息、出息低、神經病。據明史載,元朝末年,中原一帶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先後18次自山西向外移民,其中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次數最多。當時全家和一個大家族遷徙的居多,但遷往何處他們都不知道,為了時間長了能記住永遠是一家人,他們想出個絕好的辦法,就是將有保存和珍藏年代久遠的大鐵鍋打爛,弟兄和近親們分別身藏一個鍋片,以便不管遷到天南海北,只要對成一個整鍋,說明就是一家人。於是被遷到中原的山西人多數人家都存著鍋片,這些人時間久了還經常懷揣著鍋片認親,當地人就說這些人是“打鍋貨”、“老打鍋”。意思是這人是外來的,精神不正常。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20、“尖撅”。中原方言“尖撅”一詞原本是形容一類女人身材的,這類女人身材上有兩大特點,一是奶頭(乳房)尖尖,二是屁股撅撅,故曰“尖撅”,或叫“頭尖屁股撅”,而這類女人不僅身材好,而且往往貌美風騷。可在中國人傳統觀念中,貌美風騷的女人大都是禍水,是生事之端。如果哪位女子走起路來,挺著前胸,奶頭尖尖,扭腰吊胯,屁股撅撅,就是故意顯擺呈能,故意勾引男人生事,定會被人鄙視。於是,“尖撅”一詞也就有了顯擺呈能的意思。看來,一個小小的方言,細究起來,也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觀念在裡面。

   21、“富哩”。中原方言“富哩”一詞是奚落和批評教育人的用語,意思是誇耀、逞能、顯擺、開玩笑。過去人窮怕,但更怕富,窮時追求和渴望富裕,而富裕後又不敢露富,於是就開始裝窮賣富。試想,富裕家庭在遇到兵荒馬亂和災荒年時,就會遭到俱家被搶或家破人亡的厄運。如此以來就有了人為財死的說法,還不如窮點能保全性命,而人還不想過窮日子,又太苦。這種富富窮窮的邏輯似乎在給人們開玩笑。歷史上西漢時的郭解,因俠義和富有驚動了漢武帝,最後被迫遷到關中後,獲滿門抄斬之罪;西晉時期石崇、王愷鬥富,結局是晉朝第一等富豪石崇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家滅三族。如此等等,於是在中原方言中就有了“你富哩”,“富啥哩富”的話語,意思是你富的很了就要吃虧,富的很了就與滅亡不遠了。事實上是在告誡人們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要張揚、顯擺、逞能。這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22、“王wa(瓦)”。王字在中原方言中讀王wa(瓦),比如說王村不讀王村,讀王wa(瓦)村,王莊不讀王莊,讀王wa(瓦)莊,王溝不讀王溝,讀王wa(瓦)溝等等。這裡需要解釋的是,過去皇帝稱王,為避帝王諱而改為王wa(瓦)了。過去因避帝王之名而改名的地方很多,比如啟母石,因避帝王漢景帝劉啟的名字,改為開母廟,宋溝、宋窯等因避宋朝的名字而改為宋suo(鎖)溝、宋suo(鎖)窯等。

   23、“嫐”和“嬲”字。這兩個字是雙胞胎字,分別是兩女伴一男和兩男伴一女,在中原方言中讀“嫐”zhuai,第四聲。意思是兩個女的陪伴和侍候著一個男的,這個男的老嫐,嫐得很,說明這個男的有魅力,很張揚,愛顯擺,令人羨慕。某男穿了一身新衣服,朋友們都誇他,穿的老嫐啊。與此字相反的是“嬲”字,在中原方言中讀“嬲”niao,第三聲。意思是兩個男的陪伴和侍候著一個女的,這個女的老嬲,嬲得很,但所要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這裡指這個女的有智慧,很有心計,有能耐,使很多男的比不了,甘拜下風。通常在評價哪個女有心計,不好欺負時,就會說那女的老嬲啊。要誇某女老嬲,證明這女的不是“女強人”,就是“強女人”了。然而,“嫐”和“嬲”字在南方等地方所表達的意思就大不一樣了,變成了戲弄、糾纏、攪擾和生氣的意思。尤其把“嫐”zhuai字讀成了nao。這應該是中原方言傳到南方,由於文化的差異而形成的文字變異。但不管咋說,中國象形文字的發明創造,不得不佩服我們祖先的思維能力以及造字能力。

  24、“倒楣”。考試過後,榜上有名的學子家裡人當然覺得很光彩,門前的“楣”便照豎不誤。一旦誰家的學子,名落孫山,這家人會自覺地把“楣”放倒撤去。這就是“倒楣”。古代考試落第稱“倒楣”。現在人們望文生義,把“倒楣”寫成“倒黴”或“倒眉”。其實在我國古代,考試落第才叫“倒楣”。先看看這個“楣”字。《說文解字》曰:“楣,屋邊聯也。齊謂之簷,楚謂之梠,秦謂之楣。”《禮記》也說,“主人阼階上當楣”。“公當楣北鄉皆是也”。明·袁宏道《十景園小集》:“蒼藤蔽簷楣,楚楚幹雲勢。”可見,一直到我國明代,屋邊聯還叫做“楣”。而“倒楣”一詞正是源於明代。隋唐以來的科舉考試製度,到明代達到了鼎盛時期,科舉也成了讀書人出人頭地的獨木橋,成了讀書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激烈的科場競爭,讓科場作弊之風甚囂塵上。為求吉利,臨考前,不少家庭便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杆,就像屋邊聯一樣——人們把這根旗杆也稱作“楣”。考試過後,榜上有名的學子家裡人當然覺得很光彩,門前的“楣”便照豎不誤。一旦誰家的學子,名落孫山,這家人會自覺地把“楣”放倒撤去。這就是“倒楣”。人們把“倒楣”寫成“倒黴”或“倒眉”,反倒是並沒什麼根據。  

  漢語和漢字源於中原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漢語就是華夏語,華夏民族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核心區是嵩洛地區。漢字是在中原方言的基礎上根據音、形、聲和字義等,逐步推敲規範發展而成,形成古代的官話,也就是說,古代的普通話,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國的文字就比較成熟了。華夏語後來成為東周通用全國的雅言,進而發展成為西漢揚雄《方言》提及的

  “通語、凡語”。通過幾千年的融合與發展,到北宋時期河南方言基本定型。今日北方官話之所以與河南方言大同小異,是歷史上北方官話長期以河南方言為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語彙和語法系統。由於河南人口眾多,歷來的戰爭、運動、經濟活動和人口的遷徙流動,漢語在不同地域發展的不平衡,從而形成了互有差異的方言。漢語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發展到如今成為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但仍然存在著相當分歧的方言。這種分歧既表現為不同方言之間的分歧,也體現為方言與普通話之間。中原方言與普通話在語音、語義上的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誠然,研究中國漢語和漢字決不可忽略了中原方言。現在駕車行走一天,走上千裡,下車後,看到的道路、房屋、土質、草木、人的形象基本相同,唯獨變化的就是語言,方言。研究方言,傳承方言是中國文化的最久遠的文化記憶和符號。語言的消亡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說這種語言的人消失了;二是說這種語言的人放棄了自己的母語,轉而使用另一種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普通話的有力推廣,各地的方言在逐漸消失之中。在此,筆者強烈呼籲相關部門要搶救性地發掘整理和研究華夏民族最原始的語言(方言),並加以保護,不能讓這最寶貴的民族財富丟失和消失。

  外國多種語言與中原方言有關

中原話就是中國話,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時下,有許多漢語專家研究發現,英語、日語、韓語、俄語等有相當一部分源於中原方言。比如說中原方言的“笨蛋”,在英語中也讀bad(笨蛋);方言的“乏事”,意為瑣碎小事,在英語中也讀fus(乏事);方言的“給”,在英語中也讀give(給吾);方言的“石頭兒”,在英語中也讀stone(石頭兒);方言的“鞋”,英語也讀shoe(鞋);方言的“哭啼”,英語讀tear(啼呀);方言的“墳墓”,英語讀tomb(土墓);方言的“欺騙”,英語讀cheat(欺他);方言的“拽”,指用力拉,英語讀drag(拽個);方言的“躲避”,英語讀dodge(躲起);方言的“幹活”,指勞動,英語讀labour(累吧);方言的“小妞”,指美麗,英語讀miss(迷死),意為迷死人;方言的“賴皮”,指說謊,英語讀lie(賴),意為說謊;方言中“做生意的”,指商人,英語讀monger(忙個),意為忙個不停;方言的“貓”,英語讀cat(揩它),意為老鼠出來了讓貓揩它;方言的“老鼠”,英語讀mouse(貓死),意思是貓死了老鼠出來了;方言的夫人、太太、羞子,英語讀madam(買的麼),意思是花錢娶來的;方言的“嘿擻”,指發抖,英語讀shudder(嚇的);方言的“肉”、懶、漫遊,英語讀rover(肉哇嘔),意為走路慢:方言的喝了沒有,意為打招呼,問候,英語讀hello(喝嘍),是喝了沒有的簡稱;方言說不是常常以晃腦用啞語表示,英語讀no(腦)等等。還有日語、韓語、俄語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這些絕不是巧合,定有歷史淵源。試想華夏民族曾經的輝煌,在世界上有過獨領風騷的地位,各種民族語言交流與融合的情況肯定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