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论对错,只考虑是否有用!

原文:《资治通鉴》汉纪14,巫蛊始起。丞相公孙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贺子敬声代父为太仆,骄奢不奉法,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大侠硃安世甚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笑曰:“丞相祸及宗矣!”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上且上甘泉,使巫当驰道埋偶人,祝诅上,有恶言。”

译文:巫蛊事开始出现。丞相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受到宠信。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骄横奢侈。不遵守法纪,擅自动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这时,汉武帝正诏令各地紧急通缉阳陵大侠客朱安世,于是公孙贺请求汉武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来为其子公孙敬声赎罪,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后来,公孙贺果然将朱安世逮捕。朱安世却笑着说:“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于是从狱中上书朝廷,揭发说:“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他得知皇上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皇上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皇上,口出恶言。”

职场不论对错,只考虑是否有用!


解析: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小孩子阶段,任何事情都要争个对错,在职场如果还在纠结对错,那在职场入门都不算,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职场领导不考虑对错,他们只考虑是否有用,有用就留下,没有就踢走。职场对权力的认知,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你,别人也不会免费教你,如果主动教你,很可能是要坑你,而不是真心实意给与帮助。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担任太仆期间,挪用公款,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公孙贺为了救儿子出狱,救想要通过替汉武帝解决其他问题,弥补过错,替儿子将功补过。不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是让自己也锒铛入狱,最后全家被杀,公孙贺到死都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

1、寻找导火索:挪用公款

西汉的万钱是一万文,一文就是一个硬币,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左右,一千九百万钱也就放在现在不到20万,作为一个丞相的儿子,就不会差那20万,给下边人一个眼色,就能搞到几百万,还去用国家的20万,基本是不可能。就算是挪用20万,也是偷偷的挪用,怎么刚挪用就被汉武帝知道,并且直接就抓进监狱,而且汉武帝,还是他姨夫,怎么说都不会挪用那点钱,就被整进监狱啊。挪用公款只是一个由头,目的是把公孙敬声搞进去,这个戏才好向下进行,就是没有挪用公款,也会有其他的事发生,总要找个借口搞进去。

2、追捕朱安世:引诱入套

汉武帝正诏令各地紧急通缉阳陵大侠客朱安世,于是公孙贺请求汉武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来为其子公孙敬声赎罪,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朱安世就是专门汉武帝安排的配合汉武帝演戏的,通缉一个黑社会人物,需要专门让汉武帝安排么?下边的长官这些事的官员是干什么吃的。其他那么多人都没完成任务,而公孙贺刚出手就逮住了朱安世,到底是公孙贺能力强,还是朱安世放水?从以上的疑点不难看出来,事实是朱安世故意放水,让公孙贺逮住,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3、朱安世伪证:坐实罪行

朱安世却笑着说:“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这句话就更值得玩味,朱安世不担心自己,反而替公孙贺操心,说明他早就知道结局,他是看过剧本的,他知道这部戏的结局如何,才会那么淡定。供词就更有意思了,公主和公孙敬声私通,那么隐蔽的事情,他是怎么知道,而且说公孙贺得知皇上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皇上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皇上,口出恶言。这是多幼稚的行为,一方面,如果想要干这种事,肯定特别的隐蔽,不会让其他人知道。另外一方面,公孙敬声怎么会相信这么低级的手段,和小孩子玩过家家没什么区别,只会自找麻烦,再没任何的作用。

公孙贺都当上丞相了,还那么幼稚,相信可以将功补过,自己的儿子挪用了一点公款,被整进去,是因为挪用公款的事。他到死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职场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事的问题,而是领导想要收拾你,你对他没有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