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效應

在大健康領域,知名企業,除了非處方藥藥企外,更多是一些中醫藥企業。同仁堂、雲南白藥、片仔癀、東阿阿膠、馬應龍、白雲山、廣譽遠等中醫藥知名品牌,可謂是耳熟能詳。

投資中醫藥企業,有以下幾條根本邏輯:

一是它們具有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雲南白藥、片仔癀具有國家絕密配方,更具有獨特性、稀缺性、不可複製性等特點。

二是相對於化學藥、生物醫藥的研究,中藥品種的研發投入要小。據有關資料,一種創新藥物從最初的實驗室研究到最終擺放到藥櫃銷售,平均花費12年左右的時間,需要投入約66億元,然而成功率低於10%,相比較之下,中藥品種有的依靠祖傳下來的遺產如家傳配方或者秘方工藝技術,便得以傳承。當然中醫藥品種也需要研發創新投入,但是相比之下,藥品研發佔收入的比例要低得多。據同仁堂年報,2017年同仁堂研發投入為2.19億元(佔收入比1.64%),從絕對額方面比較,與恆瑞醫藥、復星醫藥動輒10億元以上的研發投入就相差很大。

三是有些中藥品種因為其長久以來獨特的療效,已經侵入了一些病患的心智。而侵入病患心智的知名品牌,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具有牢固的護城河。

四是受外來的衝擊小。無論是化學藥,還是生物醫藥,國內藥企均面臨著跨國藥企強大的競爭壓力,相比之下,這些知名的中醫藥企業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護城河。

五是比較優勢。站在全球化的視野來審視,中國的中醫藥文化,就如同瑞士的手錶、德國的啤酒、法國的葡萄酒一樣,是我們中華民族通過歷史積澱而形成的一個比較優勢。按照定位理論來理解,這種比較優勢是一種定位上的優勢。總體而言,我們國家在中醫藥上的這種國際定位優勢,過去不是開發得多了,反而是開發得不夠,將來隨著“中醫藥法”的實施,隨著國家各項鼓勵中醫藥發展的利好落地,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康復醫療等需求越來越迫切,這種優勢必將進一步擴大,甚至會走向世界。實際上,有些中醫藥企業,如同仁堂等,已經開啟國際化發展步伐。

回顧歷史,中國股市走過了近30年,上市的很多中醫藥企業都走成了長期大牛股,應與上述因素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