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染粉絲過億,這一文化現象應該如何看待?

騎驢去高考


李姑娘的故事激勵了無數年輕的人,更要許多機構一頭殺進了復古體裁的表達語境中去了。累積起來,李子柒的粉絲據說過億了,還不見掉粉的勢頭,這幾乎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對於此種反應,我以為有這些原因。

一、對復古生活的懷念、憧憬

李子柒的表達語境大都在傳統農村生活環境的語境中,無論是農村人,還是已經脫離了農村環境的新生代城市人,對於李子柒表達出來的內容產生了深深的眷念。

這與李子柒的表達手段有很大關係,歸根結底,其中的內容是極為吸引人的部分。

我們脫離農業環境是不太久,可是從生活方式上講,似乎已經許久許久不曾回頭去體驗了,這也是人們願意關注李子柒的原因之一。

李子柒的形象美而溫潤,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審美標準,網友直呼:這就是夢中情人啊。

其次,李子柒和奶奶相依為命的人設也是吸引人的關鍵之一。

百善孝為先,李子柒以一個弱女子的身體擔負起照顧奶奶的重擔,要知道,這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一個完整的家中也不容易完成。

但是李子柒不僅在身體力行的完成這個任務,而且似乎完成的相當的好。

李子柒把復古的生活和孝順奶奶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在中國人的心智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於是,李子柒無論是從表達語境上還是社會情緒上,都深深的得到了全社會的正向關注。

二、互聯網時代,個人IP建設的標杆

網絡時代,粉絲經濟的產物是個極為吸睛的結果。在粉絲的紅利時代,人們對於流量和粉絲基數的追求,成為新時代社會財富的一個溢出口。

李子柒獲得了很多獎項,其中中國文化傳播者這種獎項彰顯了中國社會對於李子柒對傳統生活的傳播的一種肯定。

於是很多人紛紛效仿,也從慢而古老的生活方式著手夢想著也能打造一個李子柒,卻往往遭遇滑鐵盧。

李子柒的走紅是一種無意之外的必然,沒有個人的隨意表達,沒有粉絲的熱烈追捧,就沒有如今的李子柒,但是要想從頭開始在打造一個李子柒出來,恐怕得走過粉絲的疲勞才能行。

那些財富自由的人,過一過慢悠悠的生活,讓你看見,你會覺得這是天外來筆,但是如果有大量的這種奇蹟出現在你的視線中,你會很討厭很無奈吧。

從崇拜一個人,崇拜他的生活方式,到拒絕一批人,拒絕一批打造出來的精英,時代的選擇不是盲目的,而是社會心理的強化再現。


虛受讀書


李七柒粉絲過億[贊][贊][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我們人類改造自己,進化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以走出農耕,擠身城市文明為目標。城市文明改變了自然面貌,改變了人類的原始習慣,也越來越在不知不覺中困惑、迷茫、發展、宏偉……人類在高度文明中,始終原始未泯,越是發達越是嚮往人類曾經的伊甸園。

李子柒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狀態,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帶給人們淨化內心、嚮往農耕與城市文明的交匯融合。

感謝巜今日頭條》的推薦,讓李子柒的文化像一縷春風吹拂億萬網民的心裡。


驕楊一靜聽時間的聲音


答題之前,先認識一下李姑娘。她是中國內地美食短視頻創作者。從15年以來在自己深耕領域中獲獎無數,尤其是19年,獲得中國新聞週刊“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獎”,今年元月份,入選中國婦女報“2019年十大女性人物”,年僅30歲,紅得發紫。

在網紅明星營銷運作高度團隊化、市場化的今天,李孒染境內外粉絲過億,是“粉絲經濟”紅利的一種現象反映,不足為奇,這對於避免個人崇拜引發的畸形粉絲文化,或許有一定參考價值。

反觀娛樂圈,在造星公司的運作下,越來越多的影視音樂創作,早已脫離傳統的文藝創作消費範疇,而是連明星同代言產品,強調商品屬性。粉絲動輒幾十乃至幾百張購買消費行為,甚至出現“喜愛須購買”的“消費綁架”,引發非義。殊不知,一旦文化消費掛鉤的不再是其藝術創作作品,而是藝人本身,就會讓市場調節作用失衡。

現在面對李子染,希望人們記住這個名字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態度,哪怕是幾道美食勾起的童年記憶,而不必記得那個女孩究竟是誰,何許人也?啥來頭?(主摘中國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