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性格內向,就要在社會上吃虧?

“你這種性格長大一定會吃虧的。”

實不相瞞,我幾乎是聽這句話長大的。

從小到大,我爸媽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的性格就是糟糕的”,“內向的小孩不受這個社會歡迎”,“優秀的小孩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

因為從小到大性格被一再否定,我的整個學生時代都過得很壓抑,有些階段甚至可以用“性格扭曲”來形容。

我曾經為了讓自己顯得外向而隨便抓住個人就當朋友,後來卻發現怎麼朋友總是處不長,心裡還是那麼孤獨。

我也曾經為了假裝外向逼自己參加不喜歡的聚會,還要佯裝外向地在聚會上儘可能多發言,結果每一次都元氣大傷,回去後要獨處好久才能恢復能量。

很長一段時間,我聽見別人用“文靜”、“安靜”、“乖”這樣的詞形容我都要不舒服很久,為了擺脫這些標籤,甚至做過很多叛逆的事情,比如扮成我以為的“酷女孩”的樣子:抽菸、喝酒、逛夜店、看重口味的電影......

但即使這麼做了,我還是覺得非常的不快樂、不自由。

這些都是我年輕的時候(雖然現在也不老,笑)做過的傻事。那時候三觀還不健全,很容易受他人看法的影響,也很容易懷疑否定自己。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接納自己的性格,並看到自己性格的優勢。

學會自我接納之後,我才看清楚了:曾經之所以這麼在乎別人對內向性格的否定,是因為他們否定的不是“內向”、“不擅社交”、“表達能力差”這些性格特質,而是你這個人存在的價值、你的能力、你的優點、你的全部。

你性格內向,就要在社會上吃虧?

不管這個世界是否承認,大眾意識裡,外向型性格就是比內向型性格更受歡迎、更吃香、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父母從小就對我說“你這種性格以後在社會上要吃虧的”,喜歡的男孩也曾經在朋友圈留言說“你要是現實中性格也像朋友圈裡這樣就好了”(剛開始玩朋友圈時我很放得開,俗稱“悶騷”),第一份工作的老闆也曾語重心長地“開導我”:嘴甜點,在客戶面前多表現點,不要悶聲做事。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覺得自己走到哪裡都得不到認可,好像這個外向的世界根本就不是我這種人的家鄉。

好在我天性不信邪,你越是否定我,我就越要證明給你看:“你錯了”。

所以我沒有因為自己的性格完全自暴自棄過,你覺得內向的性格在社會上吃虧?那我證明給你看,我可以過得很好。

你性格內向,就要在社會上吃虧?

回想過往,我人生中最壓抑的時刻都是在不適合自己的環境中產生的。

比如走親戚時,被拿去和性格外向、嘴甜會撒嬌的表姐比較,父母為了自家小孩不落下風,會讓我也學習表姐去撒嬌,可我做不到;比如在一份需要“圓滑世故”的崗位上,領導最常對我說的話是“嘴甜多表現”和“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如在自己並不喜歡的熱鬧場合,被迫上臺發言或者成為人群焦點。

而讓我感到舒服、得到肯定的時刻,是在一些適合自己性格的場景裡產生的。比如一個人安靜專注地寫文章、看書;與三兩好友進行私密、有深度的對談;或者和一個頻率相似的團隊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大家不看表面功夫,只看實力和結果......

慢慢我發現,在那些讓我感到舒適的環境和氛圍裡,我不僅可以減少注意力的分散,專注在眼下的交流和事情中,還能充分發揮出自己能力,得到他人的肯定,從而進一步肯定、愉悅自己。

發現這些差別以後,我才開始意識到:內向的性格並不是錯,只要進入了適合自己的領域,不僅不會吃虧,還會發光。

當然接納自己的前提是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會因什麼而高興,又會因什麼而難受。

然後把自己放進合適的地方生活。從選擇什麼樣的城市,到從事什麼工作,和什麼樣的人共事,交什麼樣的朋友......

所謂生活的舒適感和成就感,無非是一個人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慢慢散發出來的。

你性格內向,就要在社會上吃虧?

我大概是從辭掉第一份工作以後覺醒的吧。我發現需要頻繁與人打交道、需要做足表面功夫、需要八面玲瓏、需要凡事不往臉上放的工作不適合我,所以我選擇了辭職。

適合我的工作不僅要是我在技能上擅長的,也要是適合我性格的。所以我選擇了偏向安靜、獨處、創作型的工作,但我又不是完全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類型,我只是討厭與“志趣不相投”的人打交道,所以我選擇了需要定期與人打交道,並且當時比較受歡迎的“新媒體運營”。

再後來,我發現身邊的同事和我不是一類人,這件事情也讓我痛苦,於是又換了一份無論是做的事情還是共事的人,都讓我感到舒適的工作——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內容營銷。

再後來,我發現自己更渴望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不受人約束,能夠自由創作自己喜歡的東西,於是我選擇了自由職業。

一路走來,我發現自己雖然從沒仔細規劃過自己的職業道路,但我確實在往一條越來越適合自己的路上走。曾經那條充滿荊棘和痛苦的路,已經被我走成了平坦大道。

你性格內向,就要在社會上吃虧?

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我的父母也在漸漸和解。曾經,我非常委屈地質問我爸:為什麼內向的性格就一定吃虧?這是誰下的規定?

我爸第一次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因為我就是這種性格,我吃了不少虧,不想你像我一樣。

我突然就原諒了我爸。因為他也是性格被壓抑的受害者,但他活了那麼久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因為他所處的環境,沒有給他去了解的機會。

現在,隨著我的生活越過越好,他們不僅不再否定我的性格,還以我為傲。

那些他們曾經覺得性格比我好的“誰誰誰家的孩子”,現在也沒見比我過得好。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三觀終於一致了:內向並不是糟糕的性格,只要把自己放在合適的地方,就能發揮出外向者不具備的潛能。

最後,分享一下我年前讀到的兩本書吧:《內向高敏者》和《性格拼圖》。

這兩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內向者的種種優缺點,並與外向者做了對比。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瞭解自己,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看完後發現自己可能並不是絕對的內向性格,還有一點混合性格。

這裡羅列一下書中提到的內向高敏者的優勢和對應的陰暗面:

優勢 陰暗面


謹慎 恐懼

專注 過於注重細節

自我探索 自我否定

善於傾聽 易受刺激

安靜 被動

獨立 逃避

善於分析 過分理智

擅長寫作 孤僻

持之以恆 固執

有同理心 害怕衝突

最後用一段《內向高敏者》中的話結尾,送給每一個曾經或現在因為內向而否定自己的朋友,希望你們能夠學會接納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

心理學家珍斯·亞森多普夫曾經指出,我們眼裡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看法的反射。這些看法全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腦袋。只有當你賦予了自己價值,別人才會賦予你價值。你只有愛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才能讓別人愛你、尊重你。

內向不是錯,記得愛自己。


職業性格好課推薦,找到自己的性格優勢:

專欄

MBTI職業性格與天賦優勢深度解讀

作者:考拉讀書會

30幣

162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