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当下人心浮躁,很多人都想快速取得成功(赚取金钱),再加上出名要趁早,这种驱使人加快进度的话语,更加人心惶惶。然而出名早,早得志,未必是好事。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西汉时期的贾谊,可谓是年少成名,更是年少得志的代表人物。才华横溢,再加上口才一流,深得汉文帝赏识,更是得到了百官的赞叹。因此,20岁出头,一跃便成为了太中大夫。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贾谊经常为汉文帝出谋划策,做出了不少成绩。鉴于他的出色表现,汉文帝又要为他加官进爵,准备升为公卿。然而他的光芒万丈,照的别人是睁不开眼,遭到了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的嫉妒。嫉妒的后果,便是千古以来,没有任何创意的招数,在汉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这些老臣的话还是有作用的,汉文帝不在像以前那样信任贾谊。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某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年少得志的弊端在此时突显。由于之前的一帆风顺,到之后的贬官外放,贾谊心里是郁闷万分,忧愁排解不去。由于长沙地理位置不好,气候潮湿,本来心里十分痛苦的贾谊,开始担忧自己活不长。这不是一个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应该有的状态。

途径湘江时,想起屈原投江的场景,再加上两人是同病相怜,写下《吊屈原赋》,借此缓解自己的悲愤之情。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在做长沙王太傅期间,有一只鸮(猫头鹰)飞到自己屋内,为此,贾先生还卜了一卦,偏偏这卦象主生死。于是,贾先生自言自语的跟猫头鹰对起话来,生死问题在他脑海挥之不去。自己又做了一首《鵩鸟赋》,虽说看似很豁达,有向老子看齐的态度,但他并没有达到老子的高度,只是遭受贬黜的激愤之语,跟小孩子斗气似的。此时贾先生的内心,还是期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大展宏图的。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贾谊和屈原的遭遇是有点相似的,都是被谗言害的身处低谷,一蹶不振。他们采取的方式都比较极端。先说屈原,受到挫折,直接投江,屈原这种性格不适合做官。贾谊完全是由于成名太早,只知道拼命展示自己的才华,不知道收敛,年纪轻轻,遭受一点挫折,便写一些伤感的文字,正如热恋中的男女,稍有一些不如意,便开始想东想西。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他们二人都是把罪过归于周遭环境,而不懂得自我检讨,忍辱负重。按现在的话说,他们比较自我,真正有抱负的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会忍常人不能忍的痛苦。政治家没有所谓的一尘不染的,功与过都会有,太过追求完美,理想抱负不可能实现。

正如明朝的张居正,在别人眼中,他和大太监同流合污,其实不然。正因为他懂得委曲求全,才为大明做出了许多贡献。如果换做屈原、贾谊,他们是做不到的。

贾谊的英年早逝,只是因为中了出名要趁早的圈套

屈原、贾谊都是才华横溢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失败在于自己的性格。水至清则无鱼,一味追求自己的节操,只能归隐深山老林,或者驾鹤西归。为什么我们都变成了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样子?因为你最讨厌的样子适合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