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之殤,令國家損失慘重。

大宗商品疫情以來大多都迎來了一輪暴跌,唯有鐵礦價格成為了一枝獨秀。

供給側改革國家花大力氣砍掉了很多小煉廠,使國家大型鋼廠價格有了利潤空間。其實更大的利潤收穫者還是三大礦商,去年三大礦商的利潤依然超過所有鋼廠利潤加起來的數倍。 我們知道當年力拓的胡士泰聯合瑞鋼聯首鋼等鋼貿企業,緊盯國內庫存數據,定價幾乎就是緊貼國內鋼價走,給鋼廠留幾乎微薄到不賠的空間。而礦山利潤每年都是幾百億美元,讓國家損失巨大。

今天,他們換了招數利用新加坡普氏指數,在國內大連期貨交易所利用多個戶頭分散大戶操縱礦價,只需用少部分資金放大槓桿操縱期貨價格就可以撬動現貨價格在聯動普氏指數,並操縱媒體即時發佈礦山災難,港口壓港各類信息,牢牢掌握定價權。國內各大鋼廠又陷入了給礦山打工的無奈境遇。大量外匯損失慘重。

其實,國家應該及時介入,建議由國資委協調各大鋼廠聯合中鋼或五礦統一進口鐵礦並清查內鬼,同時啟動十年前在非洲及南美洲,俄羅斯,東南亞投資的鐵礦(當時因為私人投資被三大礦山操縱價格而關閉),這些地方的礦以目前的礦山機械水平及運輸費用成本不會超過60美元,還可以採用人民幣結算,迫使三大礦山降價。或者跟三大礦山談一個基準價例如50美元為基準,上漲就利潤對半分,下跌了也對半承擔,這樣就可以奪回定價權。如果不動員國家體制優勢只是讓各大鋼廠一盤散沙各自為戰,加上國內內鬼資金的配合,永遠也不是三大礦商的對手,每年白白損失幾百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