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之殤

“校外培訓機構”之殤

近兩年,隨著國家層面的教育管理轉型,校外培訓機構成為眾矢之的,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作為一名家長,對於教育培訓機構也是愛恨參半,欲拒還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從教育的本身來考慮。

“校外培訓機構”之殤

教育要絕對的公平嗎?

這個問題似乎很矛盾,我個人認為,教育不應該絕對的公平,但應該保證每個參與者或者想要參與者都應該有個公平的機會。這個公平的機會就是:考試。教育最終的目的不單單是掃盲教育,更多的職責是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優質的人才。

“校外培訓機構”之殤

為什麼教育機構會如雨後春筍冒出來

隨著社會的劇烈轉型,社會階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家家戶戶生活水平都處在一個水平線上,大家不會五十步笑百步,也不會互相攀比,這在對待學習上也是如此,記得那個年代的孩子童年是在田野裡,草窪裡,和水邊和小夥伴們愉快地度過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拉開了檔次,社會階級分層也逐步成型,人們慢慢意識到了“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在社會價值導向上,逐步演化成:想要打破階級壁壘,就只能依靠學習。那麼,在這種大環境下,義務教育顯然是不能滿足人們的這總需求的。人們想要更加優質的教育,加之房地產綁架了這種需求,各種各樣民辦的學校就誕生了,優質的資源快速的從義務教育學校轉換到了各種民辦學校,最終導致民強公弱。在這種優質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要想進入名校接受更加優質的服務,自然而然的相應的教育培訓機構就應運而生。這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開始階段通過各種社會關係讓孩子進入到名校。後來發現這種需求越來越多,那好,我們就來世界上最公平的辦法---考試,最後普通的考試也滿足不了這種需求,接下來,增加奧數奧語學習……最後演變成我們如今所說的“掐尖”。這一過程,以學校的功能是無法實現的,那麼就只能交給教育培訓機構了,當教育讓步給商業,那麼畸形化的發展也是避免不了的。教育培訓機構,在這種社會培養的環境下,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教育機構為教育貢獻了什麼?

那麼教育機構難道真的一無是處?教育培訓機構雖然畸形化發展,但是說它一無是處,確實有失偏頗,至少滿足了部分人群的想要進入名校接收更加優質的教育的需求。教育機構也是迎合了名校招生的口味,迎合了家長想要孩子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給家長,孩子造成沉重負擔的不只是教育培訓機構,而是整個教育氛圍和社會生存環境共同造成的。換句話說,教育培訓機構是個“畸形兒”,而整個社會教育氛圍和社會生存環境就是這個畸形兒的“父母”,“孩子”選擇不了自己的“父母”,“有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在這裡,並不想為教育培訓機構搖旗吶喊,但客觀地說,教育培訓機構是存在很多問題,但這種問題不是單方面造成的。

學習,如同任何一個事物,有人擅長,有人不擅長。但是整個社會環境,社會壓力導致大多數家長對培訓機構一邊“咬牙切齒”一邊“趨之若鶩”。非要在學習上一較高下。這是社會的悲哀還是教育的悲哀呢?

教育培訓機構只是整個社會教育畸形的“背鍋俠”和“出氣筒”。

教育機構該留還是該“殺”?

近幾年,各種“素質教育”的說法見注與各個媒體,國家也逐漸的意識到了教育面臨的問題的嚴重性。各地也在努力的扭轉這個局面。雖然有些地方出現了“搖號上學”這樣的奇葩政策,但畢竟還是行動了。國家在教育領域的行動,看得出已經意識到教育的嚴重偏離。但我在這裡更想說的是,教育絕不是單獨哪一個方面就可以拉回到正軌的。如果不設計好多樣化的社會階層上升渠道和多樣性的社會生存環境,那麼“素質教育”只會變成看上去很美的“空中樓閣”。

教育機構該留還是該“殺”?其實很簡單,社會評價體系迴歸正軌,引導教育機構良性合理發展,滿足社會不同需求。使培訓機構是教育的擁躉,而不是教育畸形化的“幫兇”。

“校外培訓機構”之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