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淮河沿岸,張朝玲種植的2000多畝杞柳剛剛砍伐完,整齊地碼在路邊。村民們戴著手套,拿著夾子,正在給一根根柳條去皮:用力一拉,棕色的外皮隨即脫落,露出潔白的枝幹。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村民在給新鮮的柳條去皮。新華社記者周牧攝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柳編文化

柳編文化是安徽省阜南縣地方傳統文化,杞柳種植可上溯千年,編織歷史亦達500多年,安徽省阜南縣還榮獲“中國柳編之都”稱號。

這裡的人們可以用柳條

編織出各種各樣的藝術品和生活用品

包括果籃、傢俱、裝飾品等

……

“因為過去經常發洪水,我們這裡的土地有大量的淤泥堆積,很適合種杞柳和發展柳編產業。”張朝玲說,“以前洪水一過,所有的莊稼都淹沒了,但是柳樹卻能存活下來。”

張朝玲今年52歲

來自安徽省阜南縣郜臺鄉

從小就生活在淮河邊的莊臺上

每當洪水來臨

人們就會躲到高地上

久而久之當地就形成了

百餘座類似於孤島的莊臺

洪水過境,被困在莊臺上的張朝玲常常對著河邊的柳樹發呆,想著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裡。25歲那年,她離開家鄉到廣州打工。在服裝廠工作幾年後,1997年她和丈夫一起在廣州創立了貿易公司,從事柳編工藝品貿易,把家鄉的柳編工藝品賣到國外。

柳編產品在國外很受歡迎

他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參加展銷會

然而,在外漂泊多年

張朝玲和丈夫卻一直惦記著阜南

開始考慮回家鄉發展

“我們在外面不管賺多少錢,那也是在廣州,對家鄉貢獻不大。”她說。2011年,張朝玲和丈夫回到阜南創辦了安徽德潤工藝品有限公司。

同年,阜南縣柳編傳統技藝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這更加堅定了他們發展柳編事業的信心。

在他們的柳編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張朝玲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種植杞柳

從種植到收割、生產、銷售

他們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帶動當地幾百人就業

而且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村民在整理製作完成的柳編產品。新華社記者周牧攝

“我每天能夠去皮二三百斤柳條,能賺80元左右,去皮之後還要晾曬兩三天,然後就可以運到工廠進行編織了。”57歲的耿世芬在鄰居的介紹下來到了生產基地工作。去皮工作全都結束後,像她一樣的工人們就會進入到工廠裡編織工藝品。

村民代利今年53歲,因為妻子患有癌症,他需要在家照顧,因此無法外出打工。於是他把編織材料拿到家裡,在自家一邊照顧妻子,一邊編織。

“一天我能編40個籃子,一個掙兩塊錢。如果快點,還能掙得更多。”他告訴記者。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村民代利在家用柳條編織籃子。新華社記者周牧攝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據統計,阜南縣全縣共有柳木加工企業近300家,2019年實現產值近90億元。柳編出口從2006年的576萬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66億美元,產品暢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阜南縣現有18個鄉鎮13萬人從事柳木加工行業,帶動1.5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柳編產業也成為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第一產業”、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優勢產業。

“目前,我們正在建柳木文化園,佔地近200畝,到時候全縣所有的柳編產品、木雕工藝品都可以放到這裡展覽,文化園今年就能竣工交付。”阜南縣委書記崔黎說。

來源:新華社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媒體看阜南】新華社:淮河柳編“編出”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