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有些女子,天生麗質,嫵媚嬌柔,偏偏由於命運的陰差陽錯,竟降生在清寒的工薪家庭,她便是此中的一人。”

這是知名短篇小說《項鍊》的開頭,簡短的幾句話便鋪開矛盾,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好奇,當美貌遇上貧窮,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而一個“她”字,又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像似講述一個身邊朋友的經歷。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小說中的女主角瑪蒂爾德,長相出眾,嫁給了一個普通的政府職員。某次,她為了能在一場高級宴會中撐場面,向朋友借了條“昂貴”的項鍊,結果不慎把項鍊弄丟,用了足足十年時間才償還清債務。

讀書時學到這篇課文,只曉得瑪蒂爾德是個虛榮至極的女人,整日做白日夢,妄圖得到從天而降的尊榮,才讓她陰差陽錯地背上鉅額債務。

如今,當我再次重讀《項鍊》,卻發現有許多令人深思的細節,或許,莫泊桑不是為了告誡我們虛榮的可怕,更多的是希望我們能讀出暗含其中的情緒。

01 婚姻的幸運在於患難與共

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中有個女嘉賓說過一句話,“寧可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上笑。”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在婚姻中,愛情和麵包似乎兩難全。瑪蒂爾德並未如願嫁給豪門家庭,她的丈夫盧瓦瑟爾僅是教育部的一個小職員,沒錢沒地位,但卻對瑪蒂爾德極其體貼。

  • 瑪蒂爾德想參加高級宴會,他想辦法弄來了請柬;
  • 參加宴會需要禮服,又拿出辛苦積攢的零花錢給妻子買了漂亮裙子;
  • 夜晚參加完宴會,他會準備多一件外套以防妻子著涼;
  • 項鍊丟失了,他沒有責備,想方設法尋找,尋找無果後,更是願意承擔所有責任為妻子埋單。

在之後的十年裡,為了還債,盧瓦瑟爾放棄了以往的興趣愛好,還找多了幾份兼職工作補貼家用,毫無怨言。

網上流傳一句話,那個有100萬給你花10萬的男人不一定愛你,但是有100塊給你花99塊的男人一定愛你。盧瓦瑟爾顯然是後面那種,比起那些只知道關心自個,不在乎妻子感受的有錢人好太多了。

誠然,瑪蒂爾德在步入婚姻時是心有不甘的,她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不應該嫁入小門小戶的家庭,可就是她眼中這個有瑕疵的男人,偏偏在她犯下大錯時願意陪著她一起承擔。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婚姻中如意時,感情自是如魚得水,可一輩子那麼長,誰又能保證不會遇上點事呢,莫說是大事,就是工作上的一點小失意,能有一個患難與共的丈夫,願意在自己情緒失落時溫聲細語地安慰幾句,都能讓人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中找到向上的動力,因為,有人願意一起扛。

我想,歷經了這十年的同甘共苦,若是讓瑪蒂爾德重新回到少女時期,她嫁與盧瑟瓦爾時便會多了幾分期待吧。

02 錯綜複雜的人性底色

人性本善,沒有純粹的壞人,也沒有純粹的好人。

瑪蒂爾德嫌貧愛富嗎?是。好高騖遠嗎?是。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可是,女孩子希望自己穿得漂亮些,找個帥氣多金的丈夫,無可厚非,而且,美貌也是一種資源,婚姻本就是人類實現階層跨越的一種方式。只是,在那個階級固化的年代,沒錢沒背景的瑪蒂爾德自然是沒機會遇上富二代,只能稍微往上再夠一點,嫁個小公務員。

關於瑪蒂爾德的婚後生活,小說有很多細節描寫,其中有一幕是她坐在家中的餐桌前想入非非,幻想自己住在富麗堂皇的城堡,享用美味佳餚。這要是換在今天的偶像劇中,說不定就成了女主天真可愛浪漫了。

而在項鍊丟失後,瑪蒂爾德徹底放棄了做夢,她已然意識到自己必須面對一筆可怕的債務,尤其是高利貸。

於是,她告別過去依靠傭人的生活,每天忙碌於家務,無暇顧及穿衣打扮,雙手變得粗糙笨重,經常為了幾分錢在菜市場和攤販爭執。

那些她過去看不起,極為抗拒的生活,此刻,真實地發生她生活的每一處角落。但讓我極為敬佩的是,瑪蒂爾德從未想過逃避,拼命用力地過日子,一心想把債務還清。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她理應做出的選擇,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啊,可知易行難,現實生活中,欠債不還的老賴很多,寧可把錢花在享樂上,也不願意償還債務。

在喜愛奢華生活的外表下,瑪蒂爾德的內心還是十分樸素的,當生活到了她需要承擔責任時,就可以放下面子求生存。

而這種直面錯誤的勇氣,不逃避的精神,也恰恰值得我們學習。

03 人生的蝴蝶效應

“生活真是古怪多變,只需小小一點東西,就足以使你斷送一切或使你絕處逢生。”

蝴蝶效應很多人都聽說過,在南半球某地一隻蝴蝶偶然煽動翅膀引起的微弱氣流,幾個星期後很可能變成席捲北半球某地的一場龍捲風,是指由一個極小的起因,發展成巨大和複雜後果的現象。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項鍊》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好友福雷斯傑太太告知了瑪蒂爾德真相,在那之後,或許瑪蒂爾德依舊過著貧窮的生活,但時刻懊悔,或許福雷斯傑太太會把那三萬法郎還給她,讓她能擺脫貧困。

可無論哪種結局,瑪蒂爾德過去的十年是無法重頭再來的。其實,把人生拆開來看,10%是由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我們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如果,瑪蒂爾德一開始就向朋友坦白自己弄丟了項鍊,是不是就不必為一條假項鍊葬送十年生涯。

但仔細一想,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瑪蒂爾德會選擇隱瞞事實。

首先,瑪蒂爾德從未擁有珠寶首飾,也未接觸過有錢人的生活,純靠想象。借項鍊時,她忐忑不安,欣喜若狂地選定了那條最閃耀的鑽石項鍊,在她心中,項鍊就是真的,不容置疑。

其次,從書中描寫可以看出,瑪蒂爾德和福雷斯傑太太交情不深,甚至,瑪蒂爾德對福雷斯傑太太的上層階級生活是嫉妒的,她不願意在好友面前丟臉,更不想低聲下氣地去請求原諒,這是窮人的自尊和骨氣使然。

所以,出生底層的人們,究竟要用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生活才能更順意些呢?我想,腳踏實地四個字值得深思。

當然,《項鍊》作為莫泊桑的經典之作,每回閱讀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書中也有更多細節等著我們去挖掘,就像尋寶之路,慢慢地找出藏在語句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