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到底能活多久?這樣做能延長壽命

首先要了解心衰是什麼?是指因急性的心肌損害或心臟負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驟降、肺循環壓力升高、周圍循環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環充血而出現急性肺淤血、肺水腫並可有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綜合徵,以急性左心衰竭最為常見。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礎上急性加重,也可以在心功能正常或處於代償期的心臟上突然起病。發病前患者多數合併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常見於急性心肌炎、廣泛性心肌梗死、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動脈主幹或大分支梗塞等。可表現為收縮性心衰,也可以表現為舒張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必須緊急搶救。

心衰到底能活多久?這樣做能延長壽命

臨床醫學中,心力衰竭最嚴重的危害是死亡。心力衰竭是心臟的臨終狀態,患者處於心臟功能不全的晚期狀態,5年內死亡率超過50%。若患者干預良好,則可獲得較長的壽命。患者需要避免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暴飲暴食,延緩心衰的進程。

心衰到底能活多久?這樣做能延長壽命

作為心衰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干預措施:

①避免呼吸道感染

心衰引起的肺淤血,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症狀。

②避免血栓形成或者栓塞

長期臥床可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脫落後可引起肺栓塞。大的肺栓塞可表現為突發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壓下降,同時肺動脈壓升高,右心衰竭加重。

③避免心源性肝硬化

長期的右心衰竭,導致肝臟長期淤血、缺氧。晚期出現門脈高壓,表現為大量腹水、脾臟增大和肝硬化。

④避免電解質紊亂

因為心衰常用利尿劑,如果利尿劑使用不當易引起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低鈉血癥等。

心衰到底能活多久?這樣做能延長壽命

除了以上情況要格外注意,控制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的神經系統也會影響心衰的發展進程,從而影響壽命。

為什麼這麼說呢?人體原本是一個廣泛聯繫的有機體,一種疾病往往累及多系統、多器官,很少是單一病變;而我們現在臨床醫學的學科劃分,都人為的把完整的有機體割裂成毫不相干的獨立體系,這樣做雖有利於單學科深入的科研,卻不利於人類疾病整體的治療,最後的結局是臨床科室的治療顧此失彼,甚至只顧及了表面的症狀,卻忽視了致命的疾病。治療心衰需要對各學科系統之間的聯繫融會貫通!融合神經電生理、心臟 電生理、脊柱生物力學,及人體各臟器功能學於一體,研究發現神經系統對心臟的影響至關重要,在治療上也有了通過神經調控——“綠色微創(TNET)”療法可以從病因學角度治癒慢性心衰,從而延長患者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