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文|Ellie

編輯|李曉麗

趕在2020年結束前,普洛斯又又又出手了。

這一次,普洛斯打出了“物流地產霸主”之外的新標籤,將資產配置從傳統的物流地產延伸到了存量寫字樓交易。

12月28日,普洛斯官宣正式收購中關村核心物業盈都大廈D座。據本次交易代理行戴德梁行消息,這是北京市場上首單國企類REITs市場化退出。普洛斯此次收購的標的非常具備代表性,新經濟企業字節跳動、京東都在旁邊做鄰居,是一個典型的核心增益型投資。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圖:北京中關村盈都大廈D座位置地圖(來源:普洛斯GLP官微)

雖說從今年開始,普洛斯打造萬億帝國的野心已經再也掩蓋不住了,但從標準化程度極高的物流地產、數據中心跨界到需要精細化運營的存量寫字樓,普洛斯的運營能力圖譜裡有這根“繡花針”嗎?

在上一篇《萬科、普洛斯悄悄入場,巨頭正在抄底共享辦公?》文章發出後,我們聯繫到了GWS普隆空間創始團隊負責人Kelly,跟她細聊了聊她和普洛斯對於空間運營的思路。作為普洛斯萬億帝國當中商業地產中的創新運營模式——聯合辦公,我們也試圖從中解讀普洛斯對於存量時代空間運營的新思路。

Kelly是辦公空間服務的老人,行業經驗10餘年,在成立在1978年的全球服務型辦公品牌Servcorp(世服宏圖)就待了8年。離開Servcorp前,Kelly曾任上海靜安嘉裡中心經理,後參與杭州、廣州等其他中國城市的項目管理,直接向世服宏圖的創始人兼CEO Alf Moufarrige彙報,負責從運營、銷售、招聘、培訓財務等一系列綜合管理工作。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圖:GWS普隆空間創始團隊負責人Kelly

去年底,因為價值觀相似,普洛斯“大而自由”,Kelly選擇加入普洛斯把之前積攢的才能施展一番。

為什麼是Kelly,又為什麼是普洛斯?為什麼不是WeWork和優客工場?

Kelly跟PropTech研習社透露,普洛斯佈局共享辦公最初的出發點是,不僅可以滿足公司內部需求,為商業地產提供配套服務,同時還能提升普洛斯的資產管理能力,對所管理的資產做一個優化升級,提升資產價值。

在跟Kelly聊了2次之後,我們還得出了一個結論:空間運營正式進入“精細化運營”的下半場,有耐心的從業人員等到了有耐心資本。

“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 gentlemen.”這個酒店業的價值觀,也終於被推到聯合辦公空間。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舊人”的新玩法:反常識,不燒錢

在共享辦公賽道,明星選手們雖然佔盡了風頭,但大多遲遲沒有實現盈利,燒錢超規模一度成為發展的“常識”。當泡沫破裂之後,老派玩家看似“反常識”的打法,如今看起來反倒經得起時間考驗。

拿紮根行業數十年的“舊人”IWG(雷格斯)、Servcorp(世服宏圖)來說,即便沒有藉助資本的力量,也早早實現了盈利。2019年,IWG集團全球總營收達到26.53億英鎊(約237億人民幣),稅後利潤達1.35億英鎊(約12億人民幣)。Servcorp (ASX:SRV)2017/2018年度稅後利潤達40,711,000澳幣(約2億人民幣)。

與優客工場、WeWork等“新人”相比,世服宏圖等“舊人”的經營理念顯得格外“另類”。

第一條反常識的理念是,拒絕資本,不燒錢,慢就是快。

Kelly跟PropTech研習社透露,Servcorp創始人兼CEO Alf Moufarrige拒絕資本,不接受任何PE/VC投資。

不接受外界融資,公司下一年開拓新店所需要的資金只能來源於上一年的利潤。在Servcorp創始人看來,公司賺多少錢幹多少事,這樣不但沒有來自外界的壓力,公司的經營也不會被任何人擺佈,是企業文化、品牌標準得以保證的前提。

在資本運作對共享辦公行業影響盛行的那幾年,很多業內人士也開始質疑Moufarrige的堅持,後來意識到Moufarrige把品牌的價值看得非常重要,對產品有敬畏之心,擔心資本的進入會對公司的基因造成影響,可能傷害到公司的品牌。

“作為一個已有42年曆史的品牌,他不是隻考慮未來三年五年的利益,他從來沒有想過Servcorp這個品牌會在地球上消失,他希望儘可能的延續它,所以才會這樣做,這個品牌他才可能真的做100年、200年。”Kelly說。

那麼,不燒錢的打法是什麼樣的%3F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每一筆賬都要算清楚,每一筆交易都要保證盈利。

在Servcorp,公司的理念是,每一名員工都要能幫公司賺錢,甚至包括前臺。舉個例子,如果公司花5000元招一名前臺,他就要為客戶提供至少5000元以上,比如說1萬元的服務,這樣公司招人不但不需要付錢,還能從他身上賺錢。

在Servcorp,哪怕是租一臺打印機這種小事,也要把賬算清楚,能賺錢才會執行。比如,公司每月支付給打印機公司的費用是800塊錢,辦公室潛在的打印需求是1000張,打印一張收2塊錢,公司還能賺1000塊錢。這樣計算下來,這臺打印機就值得租。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在Kelly看來,國內To VC、講故事的共享辦公都在虧錢,但是低調做事、迴歸生意本質的公司都是賺錢的。“這個business就是這麼簡單,我會買的任何一樣東西和我會招的任何一個人,它本身就能創造利潤,加起來我就賺錢了。”

除了把賬算清楚,共享辦公要想盈利貴在堅持,但行業內能日復一日堅持下去的玩家並不多。

Kelly繼續拿老東家Servcorp舉例,世服宏圖成立40多年了,每個月每一處空間的收益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比如一個空間一年一百萬的淨利潤,10個空間就是1000萬,100個就是1億,收益非常穩定,但是也顯得平淡。

“有多少人甘於去做這件事情,做這件事情是挺寂寞的。很多人會說那我就轉型了,我就拋棄這個東西。共享辦公能賺錢但不可能是暴利,收益是可以算得出來的。”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除了傳統的工位收入,聯合辦公也有創新的收入模式。比如,類似WeWork主打的會員模式其實是完全能依靠規模成立的,這個業務線在Servcorp被叫做虛擬辦公室。

目前,虛擬辦公是世服宏圖、IWG等服務式辦公運營商非常重要的業務線。以世服宏圖為例,虛擬辦公室貢獻了公司整體營收的30%以上。

“30%是很誇張的。30%是什麼概念?基本上你的利潤就是這30%,你能不能抓到這30%,也就意味著你能不能賺錢。”Kelly稱。

在Kelly看來,服務式辦公靠獲取租金差價很難賺錢,利潤主要來自虛擬工位的客戶。而虛擬辦公室的盈利模式類似於健身房,一個工位原則上可以無限量的吸納會員,而大規模共享工位鼻祖WeWork所打造的會員卡模式也是效仿了這一點。

但是,虛擬辦公室需要全球網點做支撐,需要所有網點的規格高度統一,需要更為專業的服務和IT技術支持,使之達到全球聯網布局的會員體系上述種種原因導致,本土玩家大多沒有涉足虛擬辦公室領域。

作為普隆空間項目負責人,Kelly也試圖把Servcorp的經營理念帶到普隆空間。

今年7月,普隆空間在上海浦東普洛斯大廈7層落地了首個項目,截至目前,開業只有半年的普隆空間已經實現盈利,出租率超過85%。

空間運營的終局:高端服務是核心賣點

行業疾行五年,國內的共享辦公行業愈發成熟,而共享辦公這一辦公形式也已被大眾所接受。

走進一家共享辦公,各家的內部結構和裝飾基本大同小異,裝修風格也大差不差。

然而,從用戶群體來看,新舊玩家依然是“井水不犯河水”。優客工場等玩家迅速搶佔了初創公司等付費能力較弱的客戶,而跨國公司、駐華辦事處等付費能力較強的用戶依然牢牢掌握在Servcorp等老玩家手中。

Kelly指出,很多新玩家認為共享辦公非常簡單,看一看,學一學,甚至挖一些行業裡的人,就能做個八九不離十。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辦公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而共享辦公由於其一站式配套服務的理念,競爭在於服務,也是一個重運營的行業。真正在執行的時候,這當中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的人。

為什麼有的玩家做成了,有的玩家沒做成,根本的差異就在人上。

Kelly認為,聯合辦公是一個服務性行業,不能簡單界定為房地產,也不是裝修設計,更不是互聯網,而高端辦公最核心的賣點也是服務。“人的服務顯得沒有那麼廉價,而且也不會被AI技術所替代,所有的競爭到最後都是服務的競爭。”

那麼好的服務到底是什麼樣的呢%3F

要想給客戶創造價值,首先就需要樹立“關注客戶體驗”的價值信條。

Kelly認為,不同的公司所提供的同一種服務是完全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同樣是在餐廳吃飯,去吃海底撈所享受的服務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都是服務員,到底差在哪裡?它的管理體系,它對人的把控,這才是最大的差異。你要說這個產品,到底一張桌子有多好,或者一個燈有多好,這些都是錢能解決的。”

在Kelly看來,“關注客戶體驗”意味著要始終站在用戶的角度做產品。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進入普隆空間,撲面而來的第一感覺是,和其他共享辦公相比,普隆空間內部的裝飾和擺設相對比較簡單,遠不及其他共享辦公裝修豪華。

Kelly告訴PropTech研習社,這麼做純粹基於成本考慮,租戶如果有額外的要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添置物品。

“如果都換成豪華傢俱,大理石地板,毛毯全換成全羊毛,空間的格調一下子就上升了,但一定會增加成本,相應地租金就會提高。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這些錢最終都會加到客戶身上。”

Kelly補充道,一個為租戶著想的辦公解決方案,不應強買強賣,強迫用戶接受指定服務,而應關注用戶的真實需求。

未來在中國的服務業,服務者的價值會越來越高,服務者他們對於自身能否得到尊重與關注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企業該如何對待“服務者”,這是第二個需要建立的價值信條。

飯店業鼻祖麗思卡爾頓(Ritz Carlton)有一句名言: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是一個服務人員,但我也是ladies and gentlemen,客戶當然是很尊貴,但是我也很尊貴。尊貴的人去服務尊貴的人,服務自然也是尊貴的。

Servcorp不會因為市場好就盲目地調高價格,也不會因為市場不好就去跟別人去打價格戰;不會因為市場好就瘋狂的給員工漲薪水,也不會因為市場不好就考慮裁員,或者說縮減薪酬或者減少獎勵制度。

這樣的文化,給員工吃了定心丸,能讓整個公司自上而下都保持一種非常有信心的狀態,也就是認可公司的產品值得這樣一個價值。“只要follow 標準,只要對公司和產品有信心,就不會迷失掉自己的策略,也不會因為其他的一些競爭選手而亂了陣腳。”

但這樣複合型的人才卻是奇缺的。

複合型人才極度緊缺,根源在於行業標準缺失

成立5年的優客工場已經開出了200多家門店,成立10年的WeWork已建立了859個社區,然而成立40多年的Servcorp全球門店數也不過150多家。

單從規模上來說,區區幾年的時間,新入場的選手們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

同樣的,與新玩家動輒幾百、上千人的團隊不同,老玩家的團隊大多比較精簡,Servcorp中國區只有十幾個綜合管理經理人,每一個人都是複合型人才,Kelly也是其中一員。

Kelly說Servcorp這麼做是因為,多招人不僅增加人員開支,而且不一定有利於事情的最終結果。

比如,同樣一件事情交給一個人去做,他要為這件事情負責,他會盡最大努力權衡所有的因素。如果把這件事拆分到5個人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勢必就會產生矛盾,最後有可能產生一些欠佳的結果。

然而,在服務式辦公行業裡,像Kelly這類複合型人才是極度缺乏的。

世服宏圖成立40多年來,在全球只開了150多家門店,進入中國15年,目前只開了9家門店。

Kelly告訴PropTech研習社,世服宏圖成立以來擴張速度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其在門店負責人的篩選上是非常慎重的。在世服宏圖看來,如果招不到一個能把集團的理念很好的展現和延續下去的經理人,那這個項目寧肯不做。

早年,Servcorp曾有一個項目已經進入了談判後期,雙方的大boss已見面準備籤合同,但最終因為市場上找不到合適的項目負責人,最終不得不放棄了該項目。

“所以Servcorp在看項目的時候,地理位置等條件肯定都要看,但最終能不能成,還是看人。”

比找人更難的是建標準。Kelly認為,酒店行業除了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還有一套很好的管理、監督模式和體系。也正因為此,哪怕外人把萬豪酒店的SOP或者一些經驗照搬過去,也很難複製下一個萬豪。

普洛斯把業務版圖拓展到聯合辦公如此細的維度,是要打造下一個萬豪,是要在行業裡建標準嗎?

Kelly剛入職普洛斯的時候也想問清楚這個問題,但在普洛斯體系內做事,梅志明從來不會告訴你你應該做什麼,而是相信你、給你足夠發揮發展的空間,直到把成果展現在他面前。

雖然梅志明沒有直接點評Kelly的成績,但在接待訪客進入位於上海浦東的普洛斯大廈後,梅志明還是會大大方方的給客戶介紹他們新做的普洛斯咖啡和GWS普隆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