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老矣,福奇歸來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可憐了一個福奇啊,老將遲暮,有心報國,卻恐無力迴天……



一直被特朗普“嫌棄”的傳染病學家福奇,要回來了。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7日宣佈新一屆政府的抗疫團隊,福奇將擔任首席醫療顧問。這意味著這位“六朝元老”將重返白宮,參與領導美國抗疫。


白宮可能即將不是那個白宮,但美國還是眼下這個美國。截至7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14888471例,死亡病例達到283326例。世衛組織7日表示,過去幾周美國新增病例數佔全球新增病例總數的三分之一。


“舊臣”福奇和“新主”拜登聯手抗疫,能改寫美國糟糕的疫情嗎?


廉頗老矣,福奇歸來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左)和福奇。來源:business insider


1

老面孔迴歸


拜登的抗疫新團隊中,有不少福奇這樣的老面孔。


現任加利福尼亞州總檢察長哈維爾·貝塞拉被提名為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哈佛醫學院教授蘿謝爾·瓦倫斯基將出任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前公共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將再次出任該職,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傑弗裡·津茨將成為“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員兼總統顧問”。


但眾多老面孔裡,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可能是最受關注的一位。一場疫情,讓不少美國人記住了福奇戴著口罩大聲疾呼的樣子,也記住他站在現任總統特朗普身邊“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無奈眼神——福奇的“出走”和“迴歸”簡直是美國抗疫的一個縮影。


廉頗老矣,福奇歸來

特朗普(左)和身後無奈的福奇。來源:NBC NEWS


接受新職務後,福奇又開始頻頻在公眾視野中出現。他昨天警告說,按照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發展趨勢,一月中旬可能是“非常黑暗的時刻”。


就在福奇接過橄欖枝的這一週,美國疫情繼續惡化。無論是新增病例、住院人數還是死亡人數,都打破了記錄:新增感染人數首次在2日飆升至20萬人以上;有超過10萬人因新冠病毒住院治療,是一個月前兩倍;3日一天美國近2900人因新冠病毒死亡,使春季死亡人數峰值相形見絀。


“我們現在看到的已經不能用曲線來形容了,更像是垂直上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家珍妮弗·努佐說。在一些專家看來,所謂“疫情重災區”的表述在美國已經不適用了,肆虐的疫情多地爆發,以至於很難指出一個特別糟糕的地區。


這樣的情況讓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很是感慨,“美國疫情艱難持久,每分鐘都有一到兩人死於新冠肺炎,令人震驚。”但他同時指出,美國其實有強有力的衛生系統和技術能力。


2

軟肋難以消失


“病毒不會理睬政治辭令或陰謀論,我們唯一的希望是科學、解決方案和團結。”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這樣警告。


廉頗老矣,福奇歸來

在洛杉磯,一個行人走過印有戴口罩醫護人員的海報。來源:NPR


科學、解決方案和團結——這正是美國抗疫過程中的軟肋。


拜登團隊正試圖解決前兩個問題。在抗疫方面,他上月已經祭出了“第一把火”,宣佈成立一個由12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疫情工作組,優先應對疫情。相對於特朗普,拜登抗疫團隊最大的特色似乎是——由清一色的專業人士構成。


這似乎彰顯了拜登式抗疫策略的核心:傾聽科學。美媒稱,按照拜登的計劃,疾控中心將發揮更大作用,包括恢復定期召開疫情簡報會,並給予公共衛生專業人士更大話語權。拜登及其顧問團隊已強調,就抗疫問題,他們會奉行“科學高於政治”的原則。


在新成立的“過渡網站”上,拜登團隊還列出了“七點抗疫計劃”,包括對所有美國人的“常規、可靠和免費(新冠病毒)測試”,一旦疫苗可投入使用便“有效、公平地分配治療”,與州長和市長合作實施“全民佩戴口罩”計劃等措施。


但“團結”,可能依然是拜登和福奇面臨的最大挑戰。


一、美國政壇的纏鬥,直接影響到了全美範圍內的政策協調。在媒體看來,“從一開始,50個州就朝50個不同的抗疫方向發展”。這一趨勢眼下還在繼續。佛羅里達州前衛生部門工作人員麗貝卡·瓊斯近日在推特發文稱,她因拒絕“操縱”州疫情數據被解僱後,近日遭到警方持槍突襲搜家,連自己用來發布疫情數據的手機和電腦都被沒收。


二、美國民眾對抗疫的配合程度,也影響到抗疫政策的效果。

尤其是美國人年輕人在疫情上呈現出一種令人驚訝的“無畏”。蔑視科學的“反智主義”,使一部分美國年輕人缺乏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基礎。最雪上加霜的莫過於,政治化抗疫對美國年輕人產生了不良的引導,社會的無知和偏見也被放大。疫情發生以來,在美國,抗疫這樣一件應該由科學和專業人士主導的專業的事,被泛政治化了。


三、在國際交往中,更重要的是摘下“有色眼鏡”,至暗時刻呼喚守望相助。抗擊疫情,成本考量無疑是一門幽深的學問,考驗每一個國家治理體系的運行能力,但面對一個個生命,道德驅動應當超越利益計算。美國著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認為,在疫情治理的行動中,評價政府績效的關鍵不是政體的類型,而是國家的能力,尤其是對政府的信任。


拜登按計劃將於明年1月正式就職總統,但沒有人知道屆時他將面對一個怎樣的美國。“不管誰入主白宮,都不是結束這場疫情的靈丹妙藥。”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專家歐文·雷德勒納說,“希望與世界上的專家們一起,找出控制疫情需要做的事情。我們終於要前進了。”


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見良知、責任與擔當,也照見傲慢、偏見與無知。說到底,一個福奇或者拜登怎麼可能就拯救得了美國呢。


行文至此,筆者不禁感慨——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可憐了一個福奇啊,老將遲暮,有心報國,卻恐無力迴天……


撰稿 深海星

編輯 王若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