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 | 從君子到小人,一個被環境異化了的封建官僚

他年輕時發憤苦讀,本是為“學而優則仕”去光宗耀祖,揚名立萬,因為他深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唯有讀書一途,才能改變他寂寂無名、落魄無依的困境。

然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險惡的社會,醜惡的官場決定了他必須與時俱進,順勢而為。

在那樣的官場,那樣的社會,要飛黃騰達,就必須具有蛇的毒性,變色龍適應環境的能力,必須兼有狼與羊的雙重性格:在權貴與上司面前象羊一樣溫順,在下屬及百姓面前像狼一樣兇殘。

01 解開紅樓迷團的鑰匙

賈雨村是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忘恩負義、攀附權貴的典型小人。

然而入仕前,賈雨村卻是個有抱負、有才學、有思想、重事業、重感情、有上進心的英俊帥哥、文藝大叔。

作者在《紅樓夢》的序言,開卷第一回第一段交代寫作緣起後,講了一個近於荒誕的頑石“幻形入世”的故事,並借甄士隱之夢描繪了所謂“太虛幻境”。

通過十二釵判詞曲子,對後文埋伏筆,作暗示,暗喻各人的身世結局和對他們的評價,奠定了全書的感情基調和總分結構形式,採用倒敘方式敘述故事,並聲明全書將“真事隱”(甄士隱)去,而將“假語存”(賈雨村)世。

毫無疑問《紅樓夢》所寫的是曹雪芹自己親身經歷的家世、身世,是“真事真語”。只是為了逃避當時嚴酷的封建文化專制,避免朝廷對號入坐,大興“文字獄”迫害自己及族人,所以極力表白洗清自己。

說明“書中所記何事何人”“無朝代年紀,失落無考”“毫不干涉時世”,“絕無傷時誨淫之病”,記錄的“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大旨不過談情”而已。

賈雨村 | 從君子到小人,一個被環境異化了的封建官僚

而小說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作品,固然高於生活。但它畢竟源於生活,是作者對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進行取捨概括加工後的藝術再現。

作為《紅樓夢》的線索人物之一,賈雨村在書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其存在價值,尤其是他的言談舉止是提醒讀者,統率全文,解開紅樓迷團的一把鑰匙。

賈雨村雖生於仕宦人家,是個官二代,但到他時,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下他一人形單影隻。

他想進京趕考,獲取功名,但囊中羞澀,無盤纏上路。只得暫寄姑蘇城裡葫蘆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

02 正人君子

且看作者是如何介紹入仕前的賈雨村的?

他有型。其“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目,直鼻權腮”,雖然是敝巾舊服,卻難掩不凡氣質,實足的帥哥老生範。

他有才。“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青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一首對月詠懷詩顯露了他卓越的文才。

他有志。“玉在櫝(du匣子)中求善價,釵於奩(lian盒子)內待時飛”,他在月下隨口吟出的這句聯對中,將自己比做櫝中美玉、奩內金釵,表達了自己明珠暗投無處施展的寂寞和待價而沽的隱忍。

也通過寶、釵二字分別引出林黛玉與薛寶釵的人物發展走向,把他與寶、黛、釵四人聯結起來,並藉此抒發了他“相時而動”,渴望一飛沖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鴻鵠之志。

賈雨村 | 從君子到小人,一個被環境異化了的封建官僚

他鐘情。他在甄家與丫鬟嬌杏邂逅,“只是因為窗外的她多看了他一眼,從此他再也沒有忘掉她的容顏”,她這驚鴻一瞥,愛的火苗就在他心裡燃燒。三五月圓之夜,雨村對月抒懷,即口占五言一律情詩,纏綿悱惻:“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閒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chou伴侶)?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他真實不做作。當士隱贈銀贈衣,資助他上京趕考,若是別人,面對友人鉅額贈物,定會千恩萬謝,感激涕零,而他“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全沒有尋常人在這種情況下的浮詞虛語,這表現了他實在,不客套。

他重事業。當甄士隱贈銀贈衣並建議選擇“黃道之期”赴京趕考,而他第二日五更上路前,託和尚轉告士隱:“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來不及面辭了”。表明他不迷信,以事業為重。

他有義。當他獲取功名進入仕途後,重遊故地,專程感謝恩人,並迎娶嬌杏。當他從甄士隱岳丈封肅口中得知士隱出家後,他的反應是吃驚遺憾和深深地同情,正如封肅對眾人所言:“那太爺(賈雨村)感傷嘆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英蓮),我(封肅)說,看燈丟了。

太爺說:’不妨,待我差人去,務必找回來。’說了一回話,臨走又遞我二兩銀子。”

“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來兩封銀子、四匹錦鍛,答謝甄家娘子”“又封百金贈與封肅,又送甄家娘子許多禮物,令其且自過活,以待訪尋女兒下落”,表明雨村猶存感恩報答知遇資助之心。

03 領悟官場門道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賈雨村攤上大事了,被解甲歸田。其犯案經過是:

他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目中無人,那些官員對他則側目而視之,不上一年,他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被參廟堂之上。

上司給他的鑑定是:該雨村生性狡猾,恃才侮上,擅篡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結果他的下場是:龍顏大怒,即批革職。

對此遭遇,他痛心疾首,悔青了腸子。

他深感自己官場幼稚,經驗不足。他與同僚間,同樣是魚肉百姓,貪贓枉法,而同僚們安然無恙,自己卻被拿下。皆因自己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孤芳自賞,特立獨行不合群,得罪了上司,冷落了同僚,犯了眾怒,被群起而攻之。

賈雨村 | 從君子到小人,一個被環境異化了的封建官僚

上司所給他羅織的罪名,他心知肚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他姓賈,名化,字時飛,號雨村。名姓字號中本就暗含虛假、權變、相時而動之意,但這些潛意識被殘存的正直、良善所掩蓋。而當仕途上受到的這沉重一擊,一下子喚醒了他人性中虛偽的潛質,激活了他善變的基因。

他從失敗中得出教訓:目中沒別人行,沒頂頭上司絕對不行。天高皇帝遠,縣官不如現管。在官場混,終是要還的,能力、績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巴結好上司,讓他舒服高興。

因為上司拿著自己的飯碗,是自己往上爬的梯子,手握生殺予奪的權力。“說你能行,你就能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對他來說是深刻領悟、有切膚之痛,不服不行。

他終於醒悟,薛蟠率家奴打死馮淵,搶了英蓮,竟沒事人似的照樣遊山玩水,不就是因為自家本身就是鉅商富豪,又有舅舅王子騰、姨父賈政這兩顆大樹罩著!

馮家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理會,無法結案。不是案情複雜難判,而是官員們畏懼薛、王、賈三家權勢,怕得罪權貴丟了烏紗帽不敢依法判斷而已。

04 厚黑高手

吃一塹,長一智。從此,討好上司,攀附權貴,投機鑽營,貪贓枉法,一心一意往上爬,傍大佬,當大官,撈大錢,成了賈雨村的人生信條。

人不利己,天誅地滅,成了他的座右銘。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成了他的做人原則,“厚黑學”的精髓被他完全吸收。

於是,虛偽代替了正直,奸詐置換了真誠,貪婪泯滅了人性。一連串的草菅人命、循私舞弊,巧取豪奪,以怨報德被賈雨村玩於股掌之上,演繹了一幕又一幕人間悲劇。

處理馮淵命案時,為了討好賈、薛、王三家旺族,傍上政界商界大佬,他落井下石,忘恩負義,把恩人甄士隱女兒英蓮判給“混世魔王”薛蟠。

並“急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不過說‘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之言奇去”,諂媚討好,表功邀賞。

賈雨村 | 從君子到小人,一個被環境異化了的封建官僚

葫蘆廟裡的老相識小沙彌給他獻了“護官符”,陳述交惡“四大家族”惡果,幫他出謀劃策,使他避凶趨吉,他依計而行,胡亂斷了此案。

而後又怕門子向外說出他“當年葫蘆廟裡貧賤之事來”,於是就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後來到底尋了他一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才罷”。

為了討好巴結賈赦,他膽大包天,循私舞弊,硬訛石呆子拖欠官銀,拿他到衙門,變賣其家產,把其收藏的古扇抄來孝敬賈赦,坑人家產,致其敗業衰落。

他在賈家的扶持下官位越升越高,可他卻為了一己私利,恩將仇報,投靠中順王一黨,幫著中順王揭發賈府的罪狀,出賣賈家。

他拿下京府尹管稅務這個肥差後,在外偶遇恩人甄士隱,當恩人棲身的破廟著火之時,他見死不救,不顧恩人性命而絕塵離去,其見利忘義的本性暴露無遺,………………。

他年輕時發憤苦讀,本是為“學而優則仕”去光宗耀祖,揚名立萬。因為他深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唯有讀書一途,才能改變他寂寂無名、落魄無依的困境。

然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險惡的社會,醜惡的官場決定了他必須與時俱進,順勢而為。

在那樣的官場,那樣的社會,要飛黃騰達,就必須具有蛇的毒性,變色龍適應環境的能力,必須兼有狼與羊的雙重性格:在權貴與上司面前象羊一樣溫順,在下屬及百姓面前像狼一樣兇殘。

總之,賈雨村作為《紅樓夢》中一個線索人物之一,猶如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這面鏡子,看到了封建社會里被世俗汙染的儒士靈魂;看到被官場燻黑的政客心靈;看到道德的淪喪、司法的腐敗;看到政治的黑暗,仕途的傾軋;看到人情的冷暖和世態的炎涼。

曹雪芹寫出了一個發展變化著的賈雨村,成功刻畫塑造了這一官僚形象。他把這一人物放到當時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中,使賈雨村這一官僚在官場中有普遍的廣泛性。並讓其東殺西蕩,縱橫馳騁,自我表現,既拓寬了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挖掘了深度。

也描繪了當時社會中林林總總的黑暗,以及作者對那個社會的深惡痛絕與唾棄。還從側面諷刺了賈政、王夫人、寶釵、襲人、湘雲等心心念念期盼寶玉讀孔孟聖賢之書,走仕途經濟,變成雨村式的人物是多麼可笑。

更證明了寶玉厭惡“仕途經濟”是多麼正確,黛玉鍾情寶玉的慧眼識珠,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我是簡十一,願和同樣愛好文字的朋友一起,執筆取暖,煮字療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