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式新闻——媒介技术驱动下的新型新闻模式研究

断言式新闻

——媒介技术驱动下的新型新闻模式研究

陈嬿如 谢欣

摘要

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新闻的传者与受众愈加重视新闻时效性,其结果

之一就是断言式新闻(journalism of assertion)逐渐取代传统的确证式新闻(journalism of

verification),成为当今全球的主要新闻模式。本文从新闻生产及新闻理论的视角出发,

在挖掘了断言式新闻的特点、表现及成因等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这一概念提出的理论

意义。研究认为,断言式新闻概念的提出利于促进传统新闻定义向“对话”与“知

识”转变,并从生产过程出发关照新闻失范行为,进而反思“后真相”的新闻模式。

鉴于断言式新闻的社会危害,文章以杜威的公众视角,认同新闻素养对信息社会的可

能贡献。

关键词

断言式新闻、媒介技术、“后真相”、确证式新闻、新闻素养

陈 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邮:[email protected]

谢欣,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1980年6月,泰德·特纳(Ted Turner)创办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一种以直播和即时、高度机动性的新闻采集为基础的连续新闻文化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全球蔓延。而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无远弗届,转瞬即达。无论是传者还是受众,都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满足感与新鲜感,已经远远胜过取得确证信息时的宽慰;而对于一些专业素养不高的传者来说,第一时间传递轰动信息所获取的眼球效应也正与他们的利益需求相一致。这种现象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断言式新闻(journalism of assertion)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取代传统的确证式新闻(journalism of verification),成为全球主要的新闻模式。

一、新闻生产视角下的断言式新闻

2011年,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下文简称《真相》)一书中区别了当下新闻的四种主流模式:确证式新闻、断言式新闻、肯定式新闻和利益集团式新闻。“尽管这些划分是根据美国新闻业的现状做出的,但是在中国也能依稀看到类似的新闻形态。比如以新浪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具有断言式新闻的特征,而《环球时报》则具有肯定式新闻的某些特点,博客、社交媒体等网站上的新闻则是上述四种新闻的混合物。”(刘海龙,2014)其中,又以断言式新闻最能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特有的媒体环境而逐渐取代传统的“把关人”式的新闻(即“确证式新闻”),成为当下“新闻反转”及向“后真相”社会过渡的主要诱因之一。

(一)勾勒断言式新闻:特点及表现

断言式新闻的主要特征是缺乏调查,即未能质疑断言、要求证据和检验证据 (科瓦奇 &罗森斯蒂尔,2011/2014:125)。记者是否进行过调查,新闻报道中的结论又是否来源于证据是断言式新闻的主要判断标准。这一新闻模式外在地呈现出如下特性。

1.速度至上:时效性取代准确性

断言式新闻产生于全天候的直播新闻生产中,注重时效成为了它的主要特征。

为了在报道中掌握主动权,记者在获取信息的第一时间就进行报道,而不是首先对新闻内容加以核实,最终的结果不只是向公众传播了大量未经确证的断言,更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先报道、后验证”的新闻文化。

然而,鉴于新闻本身的时新性,常有新闻工作者或学者将断言式新闻视作传统新闻报道的必经阶段,并以“把新闻真实理解为一个过程”的论述及“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为新闻生产中的断言正名,这其实是对传统新闻理论与断言式新闻的误读。《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明确指出,“在最初的报道中,单个记者或许无法超越表面准确的层面”,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

在第一篇报道的基础之上应出现第二篇报道,消息源会对第一篇报道中错误的和疏漏的事实进行补充,然后还会有第三篇报道,依此类推。每一个新的层次都会加入背景材料。对于重要而复杂的报道,还会有社论跟进,同时在谈话节目、言论版进行深入报道和讨论,博客和其他互联网站的意见也会加入进来,也包括读者给编辑的来信和广播节目的热线电话,整个公共的和私人的讨论都会成为追寻

真相的过程的一部分 (科瓦奇 & 罗森斯蒂尔,2001/2014:52)。

马克思的“报刊有机运动”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新闻的“业务性失实”。

但上述两种观点都和断言式新闻所持的理念相去甚远。原因首先在于,不论是“无法超越的表面准确”还是“业务性失实”,它们都与断言式新闻完全不同,前者源自于新闻生产主体本身的能动性受到不可突破的外部条件限制,而后者则由于新闻生产者自身时效至上的错误观念;其次,断言式新闻强调的是新闻生产过程中由于调查与证据的缺失而妄下断言可能对媒体与受众造成的损害,其更偏向于对新

闻生产过程的考察,而非如新闻失实一般以新闻生产结果作为判定依据;最后,被断言式新闻理念所控制的从业者注重追求所有新闻事件的报道时效,很少对一则新闻进行持续的关注与调查,这将直接导致断言式新闻难以同“无法超越的表面准

确”与“业务性失实”一般,随着调查的深入而为受众勾勒出全面的、符合完整语

境的报道。

2.信源霸权:渠道取代过滤器

信息过滤器与信息渠道之间存在诸多区别,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否允许新闻制

造者背诵事先准备好的观点,新闻记者又会否对此提出质疑。断言式新闻是渠道的

典型产物,而确证式新闻则源自媒体对信息的过滤。

媒介技术的发展正从两方面塑造信源霸权,使过滤器沦为渠道。其一,技术驱

动带来的媒体时空延展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升格”为一种稀缺产品,信息采集市

场的供需不均导致新闻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议价权”,只能按照信源的要求

进行信息传递。一项对英国西约克郡地方报纸所使用的信源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

记者们倾向于完全服从性地传播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成为不公正信息的处理器或

是被信源支配的信息复制者。”(O’Neill & O’Connor,2008)其二,广为采用

的直播技术与现场采访受到越来越多信源(尤其是那些别有用心者)的青睐,因为

它们不经后期编辑,利于达成信源对信息传输内容与组织形式的控制。迈克·华莱

士(Mike Wallace)曾说:“正如现场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一样,现场采访是政治人

物最容易控制的事情。”(Rosenstiel,1995)事实上,信源的定义绝非局限于政治

人物范畴,它还包括身处商业机构要职或突发事件中心的诸多被采访者,甚至是网

络世界的不具名者。因此对受众来说,媒体的“过滤器”功能就尤显重要,否则,

受众要么面对未经确证的断言——正是它们制造了大量“新闻反转”并形塑了“后

真相”社会,要么在毫无意义的断言式争论中浪费时间。

3.媒体沦落:断言取代确证

断言抑或确证,除了代表两种典型的新闻模式外,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新闻生

产机制。确证式新闻是“把关人”式的,强调对证据的核实并将事实置于完整的语

境中进行报道;而断言式新闻却缺乏调查,在它们的生产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除了

把那些看似是新闻的,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内容——如谣言、暗讽、指责、控

告、猜测和假设——直接搬上媒体平台外,还常常在报道中一味地进行判断,提供

结论,却不为此列举相应的证据,导致的结果就是曾经被称为新闻原始素材的东

西,被直接传递给了受众。

恰如1983年1月初,美国总统里根因水灾的肆虐改变了自己的度假计划,前往

受灾地路易斯安那州,并在当地发表的广播谈话中鼓励地方市民抗灾,同时允诺联邦政府的支援。《纽约时报》在报道中采用了一张美联社的照片,并对此事件进

行了恰当的描述,是典型的确证式新闻;而《洛杉矶时报》却在报道的后半部分指

出,“这不过是里根的参谋一直费心寻觅的典型事件,这是总统在一个非常适合上

镜的环境下表达对受难者关心的机会,并且对于白宫的战略家来说,这是一个将注

意力从总统与富人朋友们度假的新闻转移出来的时机。”(斯格尔顿,1983)《洛

杉矶时报》妄下了断言,却并未为此提供证据,但这种断言是否源于党派偏见呢?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舒德森(2003/2010:66-67)认为,《洛杉矶时报》“在过于

自信的政治专家意见的立场上走得太远”,是一种“断言式的专业主义”。

(二)探索断言式新闻:成因分析

随着商业模式的崩塌,传统媒体的关门,确证式新闻已从媒体中撤退,那

些幸存下来的媒体为了吸引公众注意而激烈竞争,使断言式新闻的影响最大化

(Sambrook,2012)。其中,技术、利益及其他相关因素的交互,成为断言式新闻

生产的深层动因。

1.媒介技术与速度至上

断言式新闻兴起于媒介技术趋动下的电视直播栏目,并在互联网冲击传统新闻

行业的进程中蓬勃发展。电视直播方面,以CNN为代表的新闻频道每天需要播出

1440分钟,虽然其大大拓展了新闻发布的渠道与平台,但却意味着新闻核实时间的

骤减及媒体人力资源的不足,同时凸显了新闻总量与媒体时空延展之间的矛盾,一

如特纳在接受采访时所言:“CNN的驻外记者可能会冲着摄相机镜头说,‘我们

在这儿,现在没有事情发生。’”(科瓦奇 &罗森斯蒂尔,2011/2014:40-41) 新

闻从业者愈发捉襟见肘的信息核实能力及对“开天窗” 的恐惧,直接刺激了断言式

新闻的生产。

互联网新闻更是将以上困境推向极致:它大大简化了电视直播的前期准备工

作,重塑了传统媒体的线性制播流程,并创造了信息多平台输出及受众移动接收的

可能。这首先弱化了强势媒体议程设置的能力,为受众的信息消费提供了更大自

由,却也造成了社会层面信息把关难度的提升;其次,新老媒体的竞争随着信息产

品市场化的深入而日趋激烈,由于符合注意力经济下的商品生产规律,所谓的竞争

几乎完全依托于对显性的新闻时效性追求之上,而忽略了隐性的新闻质量。速度至

上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形成了“先报道、后验证”,甚至“新闻文化的改变显然不应简单归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但就媒体行业而言,技

术、行为与理念间确实存在诸多关联,“事实商品化”就是其典型代表。所谓“事

实商品化”,是指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可以在不过多耗费时间与体力以独立

发现并核实新闻事实的情况下,仅通过网上冲浪,就能像在超市选购商品一般(以

付费或者免费的方式)直接转载其他媒体(甚至非媒体)平台所刊载的信息。它是

当下流行的新闻制作手段,响应着眼球效应,并将技术的恶果从单纯的速度至上引

向从业人员对漠视证据及无视调查的主观认同,它是对“记者只能完全遵从自己所

知的事实进行报道,不能隐瞒重要信息和提供虚假信息。”(国际新闻工作者联

合会,1986,转引自陈力丹,2006:147) 这一原则的根本挑战。沿着这一思路向

前,不难发现商业理念早已植入媒体——20世纪以来,媒体的公司化导致非新闻出

身的商业经理被聘用,美国新闻界的主要领导者由此在事实上蜕化成了商人,他

们中一半的人将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经营而非新闻上(Overholser,1998:

57,转引自科瓦奇 & 罗森斯蒂尔,2001/2014:62),营利动机成为了商业报刊的

核心,在这样的新闻生产环境下,新闻从业者按照自己的最佳判断制作新闻的要

求,难免不受商业动机的干扰 (舒德森,2003/2010:146)。

事实上,纯粹指责“新闻工作者忠于公民,并视之为超越雇主的效忠对象”等

理念受到的侵蚀源于专业新闻从业者是有失公允的。一方面,受众(用户)对软新

闻甚至黄色新闻的热衷直接决定了新闻生产的偏向性,他们极具导向性的消费选

择实际支持着新闻产品向肤浅、庸俗等方向发展,甚至暗藏对新闻商品化的认同

并接受媒体漠视责任与证据;另一方面,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

告》,60.3%的网民在转发新闻前不会核实信息的真实性,13.9% 的用户只会对新

闻进行选择性的核实,权力“下放”时代“泛新闻工作者”的怀疑认知能力明显不

足。若受众(用户)认同商业化的新闻理念,既不重视新闻质量,又不以责任自

律,就将沦为断言式新闻生产者的共谋。

二、新闻理论视角下的断言式新闻

“某种概念的历史并不总是,也不全是这个观念的逐步完善的历史……而是这

个概念的多种多样的构成和有效范围的历史,这个概念的逐渐演变为使用规律的历的滋养,它是一种概念的自然发展而非凭空捏造。

(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美国学者施瓦兹(Schwartz,2014)的研究,断言式新闻最初以新闻断言

(assertion journalism)的概念出现于《新闻交谈:传播、社区与新闻》一书中,该

书将新闻断言视作一种帮助社会进行交流的工具,并指出,新闻断言超越了单纯

的信息与娱乐功能,同时还是一种促进交流的有效刺激物。然而,观念从《扭曲

的速度》(Warp Speed)一书开始转变,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1999:6) 在书中

视“混合媒体文化”中的断言式新闻现象为一种完全负面的新闻形态,明显区别

于早先学者对新闻断言的正面看法。这一观点得到了米特罗普洛斯(Mitropoulos,

1999)的支持,即“纸质媒体依然骄傲地坚持着‘事实’新闻学,但一些电视脱口

秀、新闻广播和在线杂志已经开始实践断言式新闻。”此后,新闻工作者应该践行

“断言的新闻”还是“核实的新闻”成为主要论点之一,“断言的新闻将收集与核

实信息等最原始、最凌乱的过程直接展现在电视直播、发布博客与推特的过程中,

这样的结果就是产生更多的错误。” (Papandrea & Armstrong,2010:57) 唯有更

加自觉的核实才能有效抑制以主观臆断为特征的新新闻的过度扩张,才能为公民信

任新闻提供一个更好的理由(科瓦奇 & 罗森斯蒂尔,2001/2014:106)。

断言式新闻同时被视作一种“新闻业危险的发展”——“博客和一些日常的谈

话类节目扭曲着美国的新闻,已经超出任何人在十年前的想象。公众比过去更难以

区分经过核实的新闻与未经确证的断言。”(Cleary,2005)电视媒体在2000年与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夜的报道就是这一发展的突出表现(Marriott,2007)。网络

新闻与社交媒体的出现更加速了这一危险的进程(Papandrea & Armstrong,2010:

157) 。克丁顿等(Coddington,Molyneux & Lawrence,2014)学者对2012年总统

选战中政治记者的推文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网络时代的断言式新闻导致记者远

离专业主义的标准,并使他们的权威逐渐衰弱——除了15%的推文具有科学意义上

的新闻客观性外,60%的推文只具有所谓的“专家”客观性,即仅52)由此可见,断言式新闻既是一种静态的新闻模式,又是一种动态的新闻生产

过程,它以自身的遍在性构建了独特的信息渠道,它是一种“从CNN等24小时有

线电视新闻频道开始,采取有闻必录的原则,强调即时性(immediacy)和显著性

(volume)的新型新闻模式,新闻工作者只起到被动的速记和通道作用。它的一个

明显标志就是允许新闻制造者背诵事先准备好的观点却不加质疑。”(刘海龙,

2014)

(二)概念提出的理论意义

断言式新闻作为一种为全球新闻从业人员与专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新闻类型,

它与确证式(“把关人”式的)新闻或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视

作新闻从业人员、受众(用户)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产物,它为人们深刻认识新

技术环境下的新闻行业提供了一把锐利武器。

1.以“对话”和“知识”为新闻再定义

以断言式新闻为中心展望,向前揭示着媒介技术的力量与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

可能,向后主导着当下繁冗错综的信息环境,网络时代新闻的定义正因这两种因素

经历转变。

首先,不论是以信息说还是事实说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定义均是从本体论的视角

出发,赞成事实与新闻的同一性,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断言式新闻作为新闻的可

能;而报道说通过将新闻“物化”为新闻报道(操瑞青,2017),虽然承认了如断

言式新闻、假新闻、有偿新闻在内的诸多新闻失范行为的合法性地位,却又牺牲了

对新闻本源的考量;其次,传统的新闻报道是精英式的,其主导模式是专业的媒体

对普通民众的“告知”,也是一种相对规范化的新闻生产。在技术力量打开公众参

与之门后,传统正在转型,规范也面临瓦解,既然过去的新闻定义无法解释网络新

闻的新变化,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视新闻为一种以“对话”呈

现的知识形态,并承认在风险社会之中存在知识的不确定性,进而承认任何个人知

识的局限性——任何真相只是暂时的(刘海龙,2014)。

2.促进对真相模式转移的讨论

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Ralph Keyes)认为,人类不只拥有真相和谎言,还

有一堆模棱两可的说辞。断言式新闻就是这种说辞的典型代表,促进着真相模式向

“后真相”模式的文化转移。

一种不太强势的声音支持着早期有关新闻断言益于社会讨论的观点,认为“后

真相”模式是“真相市场”繁荣的体现,并从米歇尔·福柯(Mic关真相与权力的论述向下推论:得到赋权的用户挑战传统社会结构中权力和职业力

量的权威,也就挑战它们的话语霸权——包括他们建构社会现实的霸权(哈尔森,

2015;转引自周睿鸣,刘于思,2017)。相比事实对构建公共生活至关重要的主流

观点,上述声音着实显得有些避重就轻。“观点的自由市场”自有其存在前提——

持不同意见者需认真诚实,并尝试以理性与良心启发他人(西伯特,彼得森,施拉

姆,1963/2008:36-37)。并没有证据显示以“新闻反转”为特征的“后真相”新

闻生产来源于认真及理性,断言对确证的取代反而体现着责任的消减与市场的混

乱。搁置新闻生产诸方对客观事实的挖掘,转而讨论有关真相的政治经济学,这种

权力视角下的“真相”就只是一种人为构建的产物,从根本上丧失了帮助用户挑战

传统话语霸权的可能。因此,对真相模式转移的讨论不能不重视包括客观声言、反

声言与证据在内的事实查验(周睿鸣,刘于思,2017)。

3.以过程视角关照新闻失范行为

新闻生产流程的透明化与新闻生产技能的普及化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受众(用户)在速度至上的新闻文化里获取未经过滤的信息及未经核实的断言,并

因网络的赋权,以新传播者的身份将它们的影响扩大化。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定义

这些缺乏调查、未经把关、不含证据的新闻内容?从媒体来源来看,它们同时出现

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中,它们既由“泛新闻工作者”制造,也出现于专业新闻工

作者的笔下;从新闻内容来看,它们并不仅限于硬新闻、软新闻抑或其他任何单一

的新闻范畴内;它们甚至都不能导致一个确定的生产结果——新闻失实。传统的新

闻概念已然无法解释这种由技术驱动的新新闻类型,断言式新闻的概念应运而生,

它的提出主要基于对新闻生产流程的考察,而非以往新闻概念中通过对新闻来源、

新闻内容或新闻生产结果等的辨析。

除此以外,由于传统新闻理论大都集中关注新闻生产的结果,导致新闻失实成

为人们定义新闻失范行为的主导框架,但事实远非如此,断言式新闻的提出就是希

望提醒新闻学界与业界注意,对新闻失范行为的考察应该被扩展到新闻生产流程中

去。这一概念的意义之一在于强调,如果我们发现记者或内容提供者只是让人们说

话,却不尝试核实事实、质疑断言和检验证据,那他们就在践行一种新闻失范行

为,而不需要等到对新闻生产结果的判定。

遍在性,它以自身特性损害着网络时代每一位在场者的利益,并在宏观上形塑着“后真相”社会。那么,该如何应对此种困局,前路又在何方?

(一)理念困境及现实损害

1.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理念面临多重困境作为纯粹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取代者,社会责任理论不仅谈论运用自由的权利,而且也谈论其所带来的责任。断言式新闻所主张的唯速度论却为这种主导新闻理论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媒体“应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

智的报道,并将他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李良荣,2008:7)同时还认为,“可信地报道事实已经不够了,现在必须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新闻自由委员会,1974/2004:12)断言式新闻对时效性的过度看重,造成了对新闻真实与可靠的轻视。即便未经确证的断言能触及表面真实(fact),也极有可能因缺乏调查、放弃对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造成对“关于事实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the fact)的忽略。

其次,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1974/2004:15)认为,“负责任的表现就意味着,被重复和强调的形象应该是这些社会群体真实而典型的形象”。然而,断言式新闻中的谣言、暗讽、指控、猜测和假设等原始新闻素材被直接传递给了受众,缺失了记者的处理与验证,媒体就难以确保它们对新闻主体的影响在准确的范围内,

抑或以偏颇之辞投射出社会群体的非典型画面。

再次,“对证明哪些是对的毫无兴趣,但更有兴趣参与到社会公众的讨论中”

(Peters,2009:293) 的断言式新闻看似有利于传媒成为“一个交流评论与批评的论坛”,但应该认清的是,受众权利的兴起与信息把关机制的缺失将导致断言式新闻泛滥及信息传播不平等,这就在基础层面造成了媒体无法“完全接近每日信息”,建基于信息缺失与断言泛滥之上的公共讨论更遑论负责与理性。

2.媒体的沦落及对公众的损害

虽然长期以来新闻工作到底应该被定义为一门专业(profession)抑或手艺(craft)尚无定论,但传统新闻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持有并贯彻着公认的新闻生产机制,断言式新闻正在对这套机制造成损害。一方面,认同了“先报道,后验证”之新闻文化的传媒工作者可能在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组织直播报道、参与社会讨论,然而,仓促的直播常常导致媒体工作者(特别是现场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知之甚少,并因此丧失对节目的整体把控,新闻直播最终沦落为无序且毫无意义的现场争论;另一方面,以非直播方式报道的断言式新闻包含了大量未经确证的信息,它

们因调查的缺失而不含证据、内容浮于表面,且鲜有追踪报道,这将直接导致新闻

媒体中简单的短消息报道明显增加,而“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

形式减少,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与专业形象都将因此遭受损害。

然而,不论新闻质量如何变化,作为“新闻供给机构”的媒体仍是公众认识现

实社会的基本工具,公众的行为也是对新闻媒体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断言式新闻的盛行从根本上破坏了信息拣选的基本规则,造成了“拟态环境”对现

实世界的严重偏离,这除了影响公众基本的现实判断外,还将沿着“拟态环境的环

境化”理论,把现实社会引至断言式新闻可能呈现的包括谣言、讽刺、血腥、杀戮

与出轨在内的虚拟媒介图景中去。

(二)新闻素养的可能贡献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与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于20世纪

20年代主导了一场“公众之争”,他们在共同认可“公众难以从新闻媒体获取参与

式民主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就社会的发展应该求助于精英团体还是公众自治展开

激烈辩论。近百年后的今天,两位先哲的共识恐在断言式新闻的发展中持续恶化,

当我们无法保证社会精英在愈发混杂的信息秩序里独善其身,《真相》一书便沿着

杜威的视角,提出以培养公民新闻素养为中心的发展进路。

新闻素养是公民在技术驱动的媒体时代进行自觉的新闻消费与新闻评价所不可

缺少的技能,它与媒介素养不同,媒介素养是指让民众了解,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的

信息系统,是组织的产物,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媒体建构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是有差

距的,受众对媒体要有清醒的认识并持一定的质疑态度(陈力丹,2014)。而新闻

素养是指如何“阅读”新闻报道的技能,即怀疑的认知方法,它要求公众在接收信

息时全面考虑信息的完整性、信源的可信性、证据是否可靠、解释是否合理以及信

息是否必要(科瓦奇 & 罗森斯蒂尔,2011/2014:34)。

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虽然不是最好的,不同的媒体可能因利益的驱使表达不同的观点,但由于秉持着“把关”的理念,新闻编辑部大都能确保基本事实层面的可靠。对彼时的受众来说,习得各种形式的媒介如何代表商业和既有利益操纵他们——即媒介素养——尤为重要。媒介技术发达的今天虽然带来了信息平台的增加及渠道的扩展,却也因社会总体层面的信息“把关”缺失导致断言向基本事实层面蔓延,受众(用户)就必须在过去媒介素养的基础上,获取以“怀疑认知方法”为核心的新闻素养。这也是传统受众向互联网用户转变的应有之义。

四、结语

“科学不是一条连续发展的直线,而是从一个理论到另一个理论的无数变化与连续性的中断”(克兰,1972/1988:29)。断言式新闻的研究与新闻素养的提出并非单纯的概念创新及炒作,可能代表着此消彼长的视角转换或代谢。关键在于针对这一新闻模式的实践与扩散,学术界是否进行了足够的追踪研究和理论批评,业界人士又是否获得某种警醒或增强自觉的抵御意识。断言式新闻的概念源自实践,进而促使欧美新闻媒体重提“慢新闻”并关注其对受众的“延后满足”恰是这一科学路径的体现。实践在先,理论滞后是研究中常见的现象。基于迄今为止对断言式新闻的实践认知和理论分析,一方面要纠正某些倾向,一方面还需要对其在新媒体时代的形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2001/2014)。《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需知和公众期待》(刘海龙,连晓东译)(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2011/2014)。《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陆佳怡,孙志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主编)(2006)。《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2014)。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新闻记者》,(4),61-63。

操瑞青(2017)。作为假设的“新闻真实”:新闻报道的“知识合法性”建构。《国际新闻界》,(5),6-28。

戴安娜·克兰(1972/1988)。《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刘珺珺,顾昕,王德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1963/2008)。《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海龙(2014)。新闻素养与下一代新闻业。《新闻记者》,(4),69-75。

李良荣(2008)。《新闻学概论》(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1969/2003)。《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

迈克尔·舒德森(2003/2010)。《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新闻自由委员会(1974/2004)。《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王征,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睿鸣,刘于思(2017)。客观事实已经无效了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查验的发展、效果与未来。《新闻记者》,(1),36-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