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說到巾幗英雄花木蘭,可謂是傳奇的一生,她在戰場上面的英勇殺敵和對父母的孝順,是古代女子的典範。花木蘭本來在家裡做些縫縫補補的繡工活,為何會去代父從軍,而且最後成了英雄?從她所處的時代和國家形勢來看,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圖:花木蘭劇照

巾幗不讓鬚眉

這一年,突厥又發兵入侵,朝廷傳旨,凡是名字在軍籍的,都必須在一定期限內禦敵保國。木蘭爹心中著急,自己年老多病,雖然愛國之心依舊,但上陣殺敵顯然力不從心。自己的兒子又太小了,根本就不會打仗,怎麼上戰場呢? 無奈之下,木蘭爹只能拿著老命上戰場。

木蘭爹因為年邁,連自己的馬匹都馴服不了。木蘭看著這些事情,心裡很難受,就有了代父從軍的想法。木蘭自幼學得了高超的武藝,她飛身上了父親的馬匹,那馬剛想發作,便被她刷刷幾鞭子抽得連連打顫,不得不聽從木蘭的使喚。木蘭在馬上表演自己的武藝,動作都似行雲流水,木蘭爹看著女兒不凡的身手,於是同意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意見。

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圖:北魏時期服飾

府兵制度,成國家僱傭兵

花木蘭所處的時代正是南北朝北魏時期,國家採取的是府兵制度。這種制度就是將統御之內的人口劃出一部分,作為府戶,也叫軍戶,免徵其租調,但是這些受優待的民戶必須世代為國家服兵役。當國家需要發動戰爭的時候,這些軍戶或府戶必須每戶無條件出一名男子參加戰爭,如果父親死了,兒子接替,兒子死了,孫子接替,世代連續,不能逃脫。

府兵制說到底,就是類似於朝廷跟府戶或軍戶之間簽訂的一個霸王條款。府兵制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次參戰,軍戶參戰人員所需要花費的一切盤纏費用,比如兵器、馬匹、甚至伙食都得自己掏腰包。所以這就是木蘭為何“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需要自己花銷這麼多了。

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圖:府兵制度

如果國家長期處於和平時代的話,花木蘭這些軍戶倒是令人羨慕的人群,可是遇上戰亂頻仍,就很不好了,又得出人,又得出錢,甚至全家都需要賠上性命。花木蘭就是在這樣的制度下面,沒辦法才願意替父從軍的。

擊敗遊牧族,功成名就

花木蘭被徵軍之後,主要是參加了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維護邊疆的安全,因此被人們稱頌為民族英雄。

北魏擊破柔然戰爭。北魏的遊牧民族柔然,不斷騷擾北魏邊境,朝廷不堪其擾,最終決定戰爭討伐。花木蘭的10餘年軍旅生涯就此開始,戰場上刀槍無眼,對於男兒來說,都是一件極其艱苦的事情,更別提在此高壓之下,木蘭還得時刻提防身份暴露,但不論有多辛苦,她不但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還屢立戰功。

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圖:突厥民族

攻打突厥戰役。義寧年間,突厥冒犯邊境,木蘭出戰,期間與竇線娘交戰被擒,繼而被線娘發現了她的身份,二人便結為姐妹。後來竇建德兵敗,線娘讓木蘭去給羅成送信,在她回家探望父母之時,被發現了身份,於是可汗便要她入宮,木蘭拒絕了,從此銷聲匿跡。

找到好歸宿,安享晚年

歸鄉嫁給了好人家。花木蘭立功回國之後,其身份再也欺瞞不下去了,但皇帝念其立下功勞,便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準備讓她在朝中任一官半職,繼續為國效勞。但是,木蘭以家中父母年邁,需要人照顧為由,拒絕了皇帝的高官厚祿,轉而返鄉,孝敬父母。並與鄉里曾經訂立婚約的男子成親,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


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圖:花木蘭上戰場劇照

入宮為妃。木蘭回國之後,皇帝要封賞她,卻聽說她是一名還未出閣的女兒身,且貌美如花,便召其入京。相見後,發現她果然是貌美佳人,便想納她為妃,並以此彰顯國家威名。

木蘭自知拒絕不了,便委婉提出自己自幼便有三件心願,希望皇帝將其實現,皇帝因為考慮到花木蘭的威名很高,而且還是女子之身,便答應了。不久皇帝下了聖旨,封其為貴妃,自此花木蘭的人生便在皇宮之中度過,幫助皇帝實施新政策,利國利民。

花木蘭為何代父從軍?本想借機逃逸,意外打勝仗,還找了個好婆家

圖:花木蘭回鄉蠟像

後世為紀念花木蘭的勇敢與質樸,在其家鄉修建木蘭祠,大殿還掛有唐高宗御賜的“孝烈將軍”四個大字。花木蘭用傳奇的一生,譜寫了巾幗英雄的完美華章,在她的那個時代,她不僅僅是英雄,還孝敬父母,她代表的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