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内向,其实也可以很美很美。

你觉得自己是内向的人吗?

你认为内向是一个人的缺点吗?

我是个典型的内向者,喜欢看书,更喜欢一个人独处。

可是父母从小就教育我。

「你要多出去走走,去跟不同的人接触」

「在外面,要多和同学、同事聊天」

「这么老实,将来在社会上一定会吃亏的」

他们的话语不无包含着这样一个信息。

宁静和内向的风格,并不是正确道路上的必需品,我应该更多地尝试一个外向者的角色。

父母的期盼让我试图对抗自己的天性,强迫自己与他人交流。然而,一次次的失败,却让那时的我产生自卑感,更让我厌恶社交。

那段时间我着魔了一般扎进图书馆,钻研起心理与哲学,企图找到一个答案。

可是「内向」的标签却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慢慢长大。

一、 正确看待内向的性格

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提出了外向和内向的概念。外向指从与外界中吸收能量,内向指更多从自我接触中吸收能量。两者只有差别之处,绝无优劣之分。

然而世界对内向的人总有些偏见,内向者真的被误会太久了。

世界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者,这意味着你身边每两到三个人就有一个是内向的,他们都要屈服于这样的偏见。一种在我们的社会上扎根了许久的偏见。

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这样的偏见,正视内向的性格。

其实,内向的人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先别否认这种看法。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内向的领导者们相对于外向领导而言总是会生产更大的效益。因为当他们管理主动积极的雇员时,他们更倾向于让有主见的雇员去自由发挥。反之外向的领导有可能,当然是不经意的,对于事情变得十分激动,他们会在事务上留下自己想法的印记,这使其他人的想法可能不会很容易地在舞台上发光。

创造《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写出《进化论》的达尔文,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们都是偏内向型人格。

二、 内向者的优势

如果仔细观察内向者,你会发现:

他们擅长变换思维,富有创造力;

他们好安静,做事踏实,让人信服;

他们洞察力强,会察言观色,具有同理心;

他们心思敏感细腻,能注意别人忽略的地方。

但很多时候,他们好像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了「内向」这两个字上。

别让偏见蒙蔽了双眼。

世界并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也许内向者身上所擅长的,正是外向者所欠缺的。如果说,内向的人有一件事必须要做,那就是做自己。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你的内向,其实也可以很美很美。

三、 内向型人的社交

我们了解了内向者的优势,或许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内向的人应该更擅长解读社交信号,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我第一次去面试的时候,面试全程都是磕磕绊绊的,面试结束后,我很是懊恼,回家途中反复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是因为准备工作做的不足,其次则是因为我过于在乎面试官的感受,不容易放开,对话时反而显得拘谨,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后来我知道,这是“自我意识”在作祟,我会很容易地将外界发生的事归咎到自己身上,我用了两个办法降低“自我意识”。

第一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Alison Wood Brooks 提出的:请你把你感受到的“紧张感”,重新定义为“兴奋”——告诉自己我感受到的心慌气短并不是在紧张,只是在兴奋。这样一个小小的认知的改变,就能让你在公众表现中发挥地更好。

第二是在与人交流时,预先想好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你能接受吗?举个例子,面试的时候,不可避免会与面试官交流,当面试结束,最坏的结果是你没有收到该公司的offer。这个结果你能接受吗?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既然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接受了,你还会过分在乎自己在交流时的表现吗。这也会帮助你消除感受到的“紧张感”。或许这种做法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但还是挺好用的。

其实,内向、外向与否并不真正决定人际交往能力。

各位不妨回忆上次与人愉快交流是在谈论什么?

内向者平时沉默寡言,但遇到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也会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双方有共同话题才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当你有了能力,人脉自然就会拓展。

你会遇上志同道合的好友,

这些自然而然都会发生。

那些因为性格内向而感到压抑的朋友们,别再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迷失了最初的自己

你的内向,其实也可以很美很美。

新开公众号 行为心理院 ,期待你的加入,希望能与你共同成长。

ps:对哪个话题感兴趣的,我会尽力去写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