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慧”聚“云”端321——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云”教研如约而至

春天,如约而至

启慧“云”教研也如约而至。

2020年4月16日早上9点,一场以“社会领域观察工具使用的策略”为主题的线上研讨活动连接了北湖片区的幼儿园老师们,这是片区教研“首战”,江汉区学前教育科研究员骆平老师也参与了本次研讨。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儿童是真正的主体”,这样的口号我们早已呼唤多年,我们也正在努力转变观念,内化成自己的教育行为。江汉区《幼儿五大领域关键发展要素(试行)》正是这样一个适宜的“拐杖”,帮助老师学会如何将“口号”落实到教育实践上,真正做到“我和孩子一般高”。

一、缘起——如何将理论学以致用?

拥有了宝贵的理论知识,我们就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是当理念只是知识的时候,教育就会言行不一。如何将这一“抓手”充分的应用好?我们不仅要站得高,还要看得远。为此启慧园教师前期就做了一系列的自学和研学准备,本次的片区教研“首战”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衍化生成。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于是一场“小人国”之旅也就此开始了。这部影片是从2006年到2008年拍摄的北京郊区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记录了一群2岁到6岁孩子的真实生活。根据研讨主题“社会领域观察工具使用的策略”,老师们与影片的小主人公“池亦洋”展开了对话。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我该如何观察你?我该如何分析你?又该如何提升教师的行为?老师们依托《幼儿五大领域关键发展要素(试行)》这一“拐杖”找到了方法。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二、碰撞——多元思考,内化于心

能够发现问题不是最厉害的,学会解决问题才是最厉害的。看到了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行为你才能够“解决”幼儿的行为。但我们最终要解决的还是“教育”的问题,所以形成的策略必不可少。在研讨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的思考发言,再一次体现出“集体智慧”的力量。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我和启慧“云”教研有个约会!

三、助推——“一个人”的成长助推“一群人的成长”

幼儿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方式。本次片区研讨也包含了民办幼儿园,我们的方式是否能够基于他们一些思考?一次教研也许不能够给予幼儿飞速的成长,但是我们在赶往探索的路上。一次教研当然也不能够给予所有的幼儿教师“质”的改变,但是,幼儿教育很特殊,对于幼儿来说学习不是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对于幼儿老师来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远没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重要。更高阶的教师成长,教师需要保持的是对学习的觉知能力。哪怕这一次只能推动“一个人”的成长,但我们坚信未来还会有“一群人”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