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由正午陽光出品的,趙麗穎、馮紹峰夫婦主演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已經完結。這部劇通過講述盛家庶女明蘭從小到大的成長故事,串聯出繁華盛世下以盛家、顧家為代表的世家家族從小門小戶逐漸興盛,最後花到荼蘼的發展歷程。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人父母,肩負養育職責。養,即為撫養,保證子女的生活質量;育,即為教育,引導子女的品格修養。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從小接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子女的行事作風,關乎著子女未來生活的幸福程度。劇中的王老太太與平寧郡主可以說是教育的反面教材了,分別代表了過度寵溺與過度保護的教育理念。

  • 過度寵溺的代表:王老太太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王老太太在劇中出現的時間較晚,但從她的女兒康姨母身上可以看出她的教育最失敗。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康姨母十分得王老太太的寵愛,在家裡囂張跋扈,被家人捧在頭頂上,事事順著。還未嫁人之前,就攛掇哥哥納妾,挑剔嫂嫂,挑撥兄嫂感情。成親後,更是刻薄庶出兒女,虐待妾室通房,動輒打罵用刑,草菅人命,身上背了多條人命官司。每當康姨母闖下禍,王老太太並不是想要藉機教育女兒,反而讓兒子走路子、使銀子,為女兒善後。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正是因為多年來的寵溺,教育的失敗才導致了康姨母歹毒自私、我行我素的性格,也為她毒害盛老太太、刺殺明蘭埋下伏筆。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王大太太沒有引導教育康王氏有所為,有所不為,反而從小對女兒百依百順,讓她以為有所依仗,可以有恃無恐,放縱她犯下如此大錯,引來殺身之禍。

  • 過度保護的代表:平寧郡主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京城中說起,誰最保護自己的孩子,那必是平寧郡主了。第一次出場就是在齊國公府言語暗示丫鬟謹記身份,不要試圖勾引齊衡,並打發走了一個穿著打扮不規範的小丫鬟,護子之心可見一斑。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齊國公府外表光鮮,但實力大不如前。一方面,嫡系一脈子息單薄,僅有一子齊小公爺,而旁系勢力逐漸強大,虎視眈眈;另一方面,齊國公府並不得皇上器重,在京中空有名號,但無實權。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平寧郡主將齊衡視為眼珠子,這些內憂外患從沒有告訴過齊衡,在溫室裡長大的齊衡才有了寬厚隨和的性子,但這也讓他低估了人心、人性的複雜。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從嘉成縣主逼婚,到受太后矇騙仕途受挫,這一路上,齊衡成長很多,受到了權力的壓榨,看到了人心的複雜,學會了圓滑的處事,懂得了透過現象看本質。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過度保護與溺愛不同。溺愛是讓子女以為無不可為,養出來的小時候是熊孩子,成人了則是熊大人。而過度保護就像是為子女打了一個金剛罩,子女在裡面不知世事艱險。過度保護成長起來,會成人,會成材,但面對壓力與挫折時的承受力與分辨能力不強。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人父母不要像他們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對待子女的教育應該慎之又慎,為人父母,不僅僅是要讓子女吃飽穿暖,更要通過教育,讓子女明是非,辨善惡,識好歹,知良莠。如此,才是一名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