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由正午阳光出品的,赵丽颖、冯绍峰夫妇主演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已经完结。这部剧通过讲述盛家庶女明兰从小到大的成长故事,串联出繁华盛世下以盛家、顾家为代表的世家家族从小门小户逐渐兴盛,最后花到荼蘼的发展历程。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人父母,肩负养育职责。养,即为抚养,保证子女的生活质量;育,即为教育,引导子女的品格修养。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从小接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行事作风,关乎着子女未来生活的幸福程度。剧中的王老太太与平宁郡主可以说是教育的反面教材了,分别代表了过度宠溺与过度保护的教育理念。

  • 过度宠溺的代表:王老太太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王老太太在剧中出现的时间较晚,但从她的女儿康姨母身上可以看出她的教育最失败。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康姨母十分得王老太太的宠爱,在家里嚣张跋扈,被家人捧在头顶上,事事顺着。还未嫁人之前,就撺掇哥哥纳妾,挑剔嫂嫂,挑拨兄嫂感情。成亲后,更是刻薄庶出儿女,虐待妾室通房,动辄打骂用刑,草菅人命,身上背了多条人命官司。每当康姨母闯下祸,王老太太并不是想要借机教育女儿,反而让儿子走路子、使银子,为女儿善后。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正是因为多年来的宠溺,教育的失败才导致了康姨母歹毒自私、我行我素的性格,也为她毒害盛老太太、刺杀明兰埋下伏笔。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王大太太没有引导教育康王氏有所为,有所不为,反而从小对女儿百依百顺,让她以为有所依仗,可以有恃无恐,放纵她犯下如此大错,引来杀身之祸。

  • 过度保护的代表:平宁郡主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京城中说起,谁最保护自己的孩子,那必是平宁郡主了。第一次出场就是在齐国公府言语暗示丫鬟谨记身份,不要试图勾引齐衡,并打发走了一个穿着打扮不规范的小丫鬟,护子之心可见一斑。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齐国公府外表光鲜,但实力大不如前。一方面,嫡系一脉子息单薄,仅有一子齐小公爷,而旁系势力逐渐强大,虎视眈眈;另一方面,齐国公府并不得皇上器重,在京中空有名号,但无实权。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平宁郡主将齐衡视为眼珠子,这些内忧外患从没有告诉过齐衡,在温室里长大的齐衡才有了宽厚随和的性子,但这也让他低估了人心、人性的复杂。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从嘉成县主逼婚,到受太后蒙骗仕途受挫,这一路上,齐衡成长很多,受到了权力的压榨,看到了人心的复杂,学会了圆滑的处事,懂得了透过现象看本质。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过度保护与溺爱不同。溺爱是让子女以为无不可为,养出来的小时候是熊孩子,成人了则是熊大人。而过度保护就像是为子女打了一个金刚罩,子女在里面不知世事艰险。过度保护成长起来,会成人,会成材,但面对压力与挫折时的承受力与分辨能力不强。

《知否》: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为人父母不要像他们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待子女的教育应该慎之又慎,为人父母,不仅仅是要让子女吃饱穿暖,更要通过教育,让子女明是非,辨善恶,识好歹,知良莠。如此,才是一名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