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陷陣決勝脫貧攻堅,未雨綢繆銜接鄉村振興

【掛牌督戰】

2020 年 , 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近日 , 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和廣東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 , 均擲地有聲地強調 " 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的目標。

在脫貧攻堅戰的廣東戰場 , 尚有 6 個市、41 個縣 ( 市、區 ) 、93 個鄉鎮、133 個行政村未脫貧人數較多 , 困難較大的要開展掛牌督戰 , 集中力量啃下這些 " 硬骨頭 "。

時間如指間流沙 , 時不我待。

根據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和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部署要求 , 廣東省已展開省內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近日 , 新快報採訪團隊圍繞現階段扶貧工作的焦點、難點 , 走訪了一些市、縣 , 專訪了市分管領導和縣委主要領導 , 他們既不迴避短板和難題 , 又對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充滿了信心。

衝鋒陷陣決勝脫貧攻堅,未雨綢繆銜接鄉村振興

" 對惠州來說 , 打贏脫貧攻堅戰並無懸念。但後脫貧時代 , 如何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 , 將產業做強做大、把就業抓準抓穩 , 讓貧困戶能夠加大步伐跟上節奏 , 投入鄉村振興並共享發展成果 , 我認為這是大勢所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 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惠州已做好有效銜接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準備 , 有足夠決心和信心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 帶領 200 萬惠州農業人口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惠州市委常委、秘書長 , 市政府黨組成員劉小軍

四年寒暑更迭 , 四載攻堅不懈。嶺南名郡惠州 , 自 2016 年打響脫貧攻堅戰 , 自市委、市政府而下 ( 市委市政府統籌部署 ) , 各級幹部因地制宜佈局扶貧產業 , 銳意創新解決工作難點——施策穩增收、拓崗保就業、補貼興教育 …… 一攬子扶貧措施環環相扣 , 紮實推進 , 將全市貧困發生率從 2016 年的 2.4% 下降到 0.06%, 幫扶 15202 戶、35250 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夢想 , 步入嶄新生活。

" 脫貧攻堅戰惠州一定贏 , 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 , 順暢銜接鄉村振興 , 確保全市貧困人口脫貧並順利邁入小康社會。"4 月 30 日 , 惠州市委常委、秘書長劉小軍接受新快報記者專訪 , 勾勒 " 後脫貧時代 " 惠州鄉村發展藍圖。他說 ,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鼓舞人心 , 惠州正在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 , 統籌各類資源對未脫貧人員實施掛牌督戰 , 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 確保惠州 " 戰場 " 完美收官。

■採寫 : 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攝影 : 新快報記者 龔吉林

回頭三看 , 脫貧路上不漏一人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 , 背靠羅浮山 , 南臨大亞灣 , 境內東江蜿蜒 100 多公里 , 兩岸交匯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 ,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6 年 5 月 , 經精準識別 , 惠州市 46 條鄉村被列入省定貧困村 ,36253 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 (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 納入幫扶體系。

四年多來 ,1300 多名扶貧幹部主動提高政治站位 , 創新工作方法 , 因地制宜建立多體系扶貧產業 , 以 " 造血 " 替代 " 輸血 ", 取得顯著成效。截至 2019 年底 , 惠州 46 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 ,15202 戶 35250 人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脫貧率達到 97.23%, 省定貧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034 元 , 全市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 14447.22 元。

" 攻堅戰我們不僅要贏 , 還要贏得徹底。" 劉小軍說 , 為了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 , 惠州市從去年 2 月發起找問題、查不足的 " 回頭看 ", 至今已完成 " 三看 "," 包括危房改造、產業幫扶、教育補貼、醫療救助等等幫扶措施 , 每一項都要壓實兌現。"

三輪 " 回頭看 ", 惠州各級扶貧幹部主動提高標準 , 帶著 " 放大鏡 " 查漏補缺 , 立行立改 , 使用不同方法印證扶貧信息 , 不僅邀請專家和第三方機構精研大數據 , 還要求每條村的第一書記實時更新他們的動態。一而再、再而三的 " 回頭 " 檢視 , 扶貧幹部聯動醫療和教育系統 , 創新全省完成針對貧困殘障人員的上門評殘、上門送教 , 有效解決了該群體的現實困難 , 將黨和政府對貧困人口的深深關切送達千家萬戶。

" 給自己的門檻設高一點 , 要求嚴一點 , 對貧困戶的利好就多一點。" 劉小軍說 , 即使為此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 都勢在必行、在所不惜。

三道防線 , 遏止因病重新返貧

因病致貧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 " 硬骨頭 ", 脫貧難度大 , 返貧風險高。數據顯示 , 我國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占貧困總人口四成以上 , 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防止因病返貧成為決戰決勝的關鍵一環。過去四年 , 惠州市聚焦兜底保障 , 在落實 " 兩不愁三保障 " 政策之餘 , 創新構築醫療救助、基本醫療和大病保險三道政策防線 , 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100% 納入 , 率先實現醫療救助全省 " 一站式 " 救助服務。

" 從基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到慈善救助 , 三級報銷層層減負 , 保證貧困戶獲得免費醫療。" 劉小軍笑著說 , 惠州市 3 萬多名貧困人口實際已享受 " 公費醫療 ", 三道防線固若金湯 , 高效抵禦了因病致貧、返貧現象。

" 惠州要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 劉小軍幾次提及脫貧攻堅的 " 質量 ", 他說 , 惠州市的 46 條省定貧困村分佈在惠東、博羅、龍門三縣 , 但貧困村內只有 16% 貧困戶 , 其他 84% 呈點狀分散在其他村 , 這一 " 星羅棋佈 " 的特點 , 要靠扶貧幹部精準施策 , 落實各項扶貧措施 ," 包括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 , 每一項都要壓實。"

記者瞭解到 , 惠州 46 個省定貧困村目前已全部落實產業扶貧項目 , 總數多達 81 家的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貧困戶建立合作關係 , 簽訂產供銷協議 2002 份。此外 , 聯農帶農機制在惠州也被納入現代農業產業園、"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 等重點項目建設內容 ,2019 年輻射帶動項目區 1.27 萬戶農戶增收 4.78 億元、就業 4200 人次。

建立扶貧數據動態監測體系 , 也是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的關鍵一環。2019 年 , 惠州市結合開展 " 回頭看 " 摸清貧困人口動態變化 , 全面錄入新增扶貧對象家庭基礎信息及幫扶措施等信息 , 確保扶貧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真實性 , 有的放矢 , 不斷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

培訓拓崗 , 降低疫情裹脅風險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 , 受停工停產、道路交通管制等影響 , 惠州市部分貧困戶未能外出務工 , 部分農產品滯銷 , 產業扶貧項目的收益也隨之減少。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 , 惠州市一手抓防疫 , 一手抓攻堅 , 想方設法推動消費扶貧。" 縣長做網紅推銷果蔬 , 農業農村局派出 7 個工作組指導復工復產。" 劉小軍說 , 在政府、企業及各方力量的推動下 , 惠州 3 月份的工業用電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 在崗人數也已恢復至正常數量。儘管如此 , 惠州市委市政府仍未雨綢繆 , 積極儲備更多崗位 , 為下半年可能出現的企業裁員謀劃應對之策 ," 引導勞動力尤其是貧困勞動力轉移至服務行業 , 為此 , 我們正在加大力度進行技能培訓 , 有就業能力和意願的貧困人員 , 甚至可以回爐到技工學院學習 , 由政府出資引導他們進入類似家政、養老、餐飲等新業態工作。"

對於貧困戶中的弱勞動力 , 惠州市政府專門設置保潔員、村道護工等公益性崗位吸納其就業 ," 扶貧幹部也會積極推薦他們去附近的企業、扶貧車間實現家門口就業。簡單地說 , 只要你想工作 , 我們就能給你崗位。" 劉小軍告訴記者 ,2019 年底全市剩餘未脫貧 412 戶 1003 人中 , 截至 4 月 30 日 , 已有 378 戶 892 人達到脫貧標準 , 剩餘未脫貧家庭均因安全住房未達標 , 依照掛牌督戰部署 , 該部分貧困戶將於 5 月底前全部完成危房改造 , 依照程序退出。

" 後脫貧時代做什麼 ? 結合鄉村振興 , 要確保這些貧困戶和農村同步發展 , 有勞動力的人要參與到鄉村的建設之中 , 和大家共享發展成果。" 劉小軍堅定地說 , 農村發展和貧困戶致富都要靠產業 , 如何盤活農村資產 , 強健聯農帶農機制 , 讓貧困戶的收入與鄉村振興同步提升 , 是市委市政府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 惠州已做好有效銜接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準備 , 有足夠決心和信心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 帶領 200 萬惠州農業人口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來源:新快報ZAK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