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啟蒙:和孩子來一場時尚的古典之旅言談舉止瞬間高大上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每個小小的故事,卻是蘊含著大大的哲理,最能啟迪孩子,滋潤孩子幼小的心靈!

國學經典,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地滋潤著孩子,無形之中擁有深厚的語文文化素養和高雅不凡的言談舉止!

古文啟蒙:和孩子來一場時尚的古典之旅言談舉止瞬間高大上

今天我們學習的文言文選自《山海經》的《精衛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譯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

樹林裡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註釋:

1.曰:叫作。2.發鳩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

3.拓木:拓樹,桑樹的一種。4.狀:形狀。

6.文首:頭上有花紋。文,同“紋”,花紋。

7.其鳴自詨:它的叫聲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8.是:這。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10.故:所以。11.湮:填塞。5.烏:烏鴉。

古文啟蒙:和孩子來一場時尚的古典之旅言談舉止瞬間高大上

賞析:

這則神話故事刻畫了英勇頑強的精衛鳥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強烈願望和不懼艱辛,勤奮勞作,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感謝關注魔寶星辰,您的關注、點贊和轉發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