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一)檢查前準備

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一)檢查前準備

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

MRI檢查廣泛應用於臨床, 是疾病診斷、 制定治療方案和療效評估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的MRI 設備已經基本普及到了縣級醫院。MRI 檢查技術難度大, 成像參數和序列繁多, 根據疾病的特點選擇成像序列和技術參數, 使圖像滿足影像診斷及臨床需要, 是 MRI設備操作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為了規範 MRI 檢查技術, 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國內相關專家參考相關文獻並結合臨床實際起草了本版MRI檢查技術專家共識。

一、 適應證與禁忌證

1.適應證: 適用於人體大部分解剖部位和器官疾病的檢查, 應根據臨床需要以及 MRI在各解剖部位的應用特點選擇。

2.禁忌證:

(1) 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 除外起搏器為新型MRI兼容性產品的情況;

(2) 體內植入電子耳蝸、 磁性金屬藥物灌注泵、 神經刺激器等電子裝置;

(3) 妊娠3個月內;

(4) 眼眶內有磁性金屬異物。

有下列情況者, 需在做好風險評估、 成像效果預估的前提下, 權衡利弊後慎重考慮是否行 MRI檢查。

(1)體內有弱磁性置入物(如心臟金屬瓣膜、 血管金屬支架、 血管夾、 螺旋圈、 濾器、 封堵物等)時,一般建議在相關術後 6~8 周再進行檢查, 且最好採用 1.5 T以下場強設備[1];

(2) 體內有金屬彈片、 金屬人工關節、 假肢、 假體、 固定鋼板等時, 視金屬置入物距掃描區域 (磁場中心) 的距離, 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慎重選擇, 且建議採用 1.5 T以下場強設備;

(3)體內有骨關節固定鋼釘、 骨螺絲、 固定假牙、 避孕環等時, 考慮產生的金屬偽影是否影響檢查目標;

(4)可短時去除生命監護設備(磁性金屬類、 電子類)的危重患者;

(5)癲癇發作、 神經刺激症、 幽閉恐怖症患者;

(6)高熱患者;

(7)妊娠 3個月及以上;

(8) 體內有金屬或電子裝置植入物者, 建議參照產品說明書上的MRI安全提示。

二、 MRI對比劑使用注意事項

1.核對受檢者基本信息及增強檢查申請單要求, 確認增強檢查為必需檢查。

2.評估對比劑使用禁忌證及風險, 受檢者簽署對比劑使用風險及注意事項知情同意書。

3.按藥品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對比劑。

4. 增 強 檢 查 結 束 後 ,受 檢 者 需 留 觀 15~30 min, 無不良反應方可離開。病情許可時, 受檢者應多飲水以利對比劑排洩。

5.孕婦一般不宜使用對比劑, 除非已決定終止妊娠或權衡病情依據需要而定。

6.儘量避免大量、 重複使用釓對比劑, 尤其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 以減少發生遲發反應及腎源性系統纖維化的可能[2]。

7.雖然釓對比劑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3], 但仍需慎重做好預防及處理措施。

三、 檢查前準備

1.核對申請單, 確認受檢者信息、 檢查部位、 目的和方案。

2.確認有無MRI檢查禁忌證。

3. 對於有相對禁忌證及危重患者, 做好急救準備。

4. 告知受檢者檢查流程、 注意事項及呼吸配合等。

5.受檢者檢查前更衣, 確認無鐵磁性金屬物品(如推車、 病床、 輪椅、 手機、 手錶、 鑰匙、 首飾、 硬幣等) 被帶入掃描室。

6.嬰幼兒、 躁動等不合作患者檢查前給予藥物鎮靜。

7.做好增強檢查前準備工作。

8.做好MRI檢查意外救治準備工作。

9.根據具體檢查項目做好相應檢查前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