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文/陽家歷史說

春節要貼對聯,那是老傳統了。一年一年過去,我們一點一點長大,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我們的身份也在不斷變化著。有的人從少女變成孩子媽,而我從一朵花變成了“單身狗”……也不敢嗑瓜子了,煙花爆竹都少了,唯一不變的,就是春聯了吧。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大家熟悉的春聯,什麼“福星高照好運來”,“福如東海長留水”……類似的見多了,我們就不說了。豬年快到了,我們說個和豬有關的對聯故事。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豬這種動物,很早就被我們的祖先馴服,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雖然古時候因為條件不好,少有大面積的養豬場,但是養豬的農戶還是有的。養了豬,自然就要賣,不過這生意沒門沒店,有生意都是上的家門。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一位養豬的農戶就想,做生意當然是有招牌的好啊。可要學人家酒店掛個牌牌寫個“酒”,他家門口就掛個“豬”?這到底是說他家有豬(動物)還是有豬(人也“豬”)哦?不好不好。

剛好他媳婦兒跟他說,早點去找隔壁村的秀才寫副春聯來,怕晚了人多他要等。誒?他一拍腦門,這麼簡單的事情我怎麼沒早想到啊?把春聯當招牌不久成了?哦,這真得趕早!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他一改往年磨蹭的樣子,火速帶著東西奔向鄰村的秀才家。

路上,他都想好了,春聯不夠吉祥沒關係,但一定要讓人知道他們家是養豬的,要能體現他的養豬水平,如果能加上豬豬健康,日進斗金之類的,就再好不過了。到了秀才家以後,他就把這些願望都說了,然後眼巴巴地看著秀才。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秀才聽了他的要求之後,沒有想太久,當即就寫了一副。一開始看到這農戶一臉嚴肅,秀才還以為是什麼標新立異之類的要求呢,寫豬嘛,很簡單。他指著寫好的春聯,念給農戶聽:

養豬豬大大如象,積肥肥純純似金。橫批:肥豬滿圈。

“怎麼樣?豬大、肥,還有金,都給你寫上了。”秀才自己覺得挺滿意,這對聯可以說是非常應景了。不過還得問客戶意見。

一養豬的農戶向秀才求一春聯,秀才當即寫了一副,非常應景

“這個,我覺著,這上聯下聯都蠻好的,就是橫批……能不能換換?這是要貼家門口的,寫個肥豬滿圈,這個……不太好……”

農戶一說,秀才就反應過來了,“哦~我懂,我懂,我給你換個。”秀才想了想,寫了兩個橫批。一個是 “生意興隆”,一個是“福星高照”,讓農戶自己回去挑一個。其實他兩個都不太滿意,但一時想不起更好的橫批了。

大家覺得用什麼橫批更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