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文岚财务导读:

3月19日夜间,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2019年3月18日,

深圳警方对“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开展收网行动,抓获潘某等多名主要嫌疑人。

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据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云集品”全球约有5000多家供应商入驻平台,用户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度超过50%。那么,“云集品”是使用什么手段,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能让过千万人深陷传销泥潭之中的呢?

01

以“共享经济”、“新销售”为幌子

根据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公布的通报显示,该团伙以“共享经济”、“新销售”为幌子,成立深圳前海云集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要求会员缴纳一定费用 取得 加入资格,通过设立多等级的会员制度组成层级,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返利依据,引诱他人继续参与,骗取财物,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

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云集品”全称是深圳前海云集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集品公司),曾用名深圳前海达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4年7月份注册成立,号称定位全球的多语种会员制大型综合性跨境电商平台,打造 “消费者+综合型电商平台+供货商”的C2B2B全新商业模型,旨在实现互联网+跨境电商+分享经济三位一体的全球新零售。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云集品公司前后涉及上百起民事诉讼案件,总共高达487条记录。

事实上从2017年底开始云集品就不断传出丑闻,诸如供应商催债点火自焚、银行账号被封、高层内斗等等事件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出现号召千万会员捐款3000万来挽救公司的奇葩故事,不作不死,现在“修成正果”,也算得其所哉。

事件回顾:

  • 2017年10月,涉嫌传销的云集品公司爆发资金危机,公司开始停止支付供应商货款。
  • 12月22日,多名供应商上门要款,并请当地警方协助。
  • 2018年2月7日,云集品发布公告,称将以债权保理的形式解决欠款。第二天凌晨,公司法人潘悦健发“万言书”,称公司账号被冻结5700万元,只剩下50万元流动资金,乞求会员捐款3000万救急!
  • 4曰23日云集品宣称8到10个月内借壳上市,发布“原始股”。
  • 6月13日云集品2.0战略“大千生活”线下运营中心开始全国布局,城市合伙人起步门槛30万。
  • 9月25日供应商第二次来到云集品公司,公司大门被砸,警方介入。
  • 9月26日云集品宣称已报案。
  • 11月31日,公司二号人物李晓云被堵在广州南站,被带往当地派出所。
  • 12月23日李晓云到深圳公安局投案。
  • 12月27日云集品发通知承诺于2019年3月31日前解决供应商货款。
  • 这么长时间自救,清欠货款一拖再拖,终于等来就地拿下。
  • 2019年3月18日云集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被抓。
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02

“高额返利”,套路现行

云集品公司规定,参与者凭身份证、电话、邮箱信息免费注册成为“云集品”商城会员。免费会员如果想赚到更多的钱,就需要缴纳250美元到1500美元不等的网站管理费和加盟费(1美元等于7元人民币),就可以升级为铜级会员、银级会员、金级会员以及钻级会员,每个档位对应的返利程度依次递增。同时,这些缴纳的费用变成购物券储存在会员是账户中,购物券当现金购物使用。除了购买店铺,会员还可以参与“升官”。

成为付费店主后,会员通过邀请别人开店或者自己开店,可以逐级往上晋升。付费店主以上的“官衔”分别是“资深店主”、“市场主管”、“高级市场主管”、“市场总监”、“全球市场销售副总裁”。在去年11月平台实行积分制之前,每发展3个付费店铺,才能成为一个资深店主,每发展3个资深店主,才能成为一个市场主管,依次递升……而要做到全球市场销售副总裁,至少要发展3000个店铺。

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从表面上看,云集品与普通的电商网站并无二样。但据知情人士介绍,实际上会员通过上家的邀请链接注册后,购买和升级店铺的金额只能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消费,这些区域的产品只有注册后的会员才能看到,而且价格普遍虚高。

事实上云集品商城已经演变成资金盘,超高返利引诱会员入局,购买越多返利越多,但羊毛出在羊身上。

03

追逐经济热点,擅长“易容术”

共享单车火爆的时候,云集品自称是共享经济。

精准扶贫的当口,云集品又摇身一变为“农村电商”,反正什么是热点就赶紧换概念重新包装一次。

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对于传销的质疑,云集品官方解释为:每个家庭都有日常消费,但在传统电商那里消费,企业赚取利润之后,并不会分享给消费者,他们只会分配给自己的股东。而云集品基于共联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拿出产品的利润分配给消费者,帮消费者省钱,即意味着赚到了。

事实上201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涉嫌老鼠会的名义查封一家名为“沃达”(Zhunrize)的公司,公司执行长Jeff Pan与云集品的法人代表Jeff Pan相似度甚高。老鼠会也是一种庞式骗局,利用高返佣做诱饵,单纯依靠炒作奖金制度推高销售额,让少数人收入短期内达到天文数字,以此来骗取新人入局。

04

如何避免落入传销的“坑”

近年以来,以环球捕手、云集微店、贝店、达令家、达人店、爱库存、好衣库、洋葱海外仓、好物满仓、楚楚推、有好东西、全球时刻、闺秘mall、脉宝云店等为代表的分销开店型社交电商平台,凭借微商分销模式快速崛起,也吸引了包括

网易推手、阿里巴巴“微供”、京东“微选”、唯品会“云品仓”、寺库“库店”等“头部平台”均已入场。

同时由于野蛮生长、层级不清,导致良莠不齐,也频频遭到涉嫌传销争议与质疑,乃至工商千万元行政处罚。网络传销因手段隐蔽、涉众群体广、标的虚拟化、违法成本低、首脑高智化等特征处于监管“灰色地带”。

作为普通互联网用户的我们,该如何避免落入传销的“坑”呢?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给出了建议,他希望消费者面对拥有直销牌照的企业时,也要具体剖析其模式是否超出直销的范畴。不同于传统传销采取拘禁等人身限制手段,部分社交电商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展传销,往往通过商业利益吸引和说服等形式“捆绑”下线。

消费者在怀疑社交电商是否涉嫌传销时,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判断标准来辨别:是否需要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是否分层级,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是否根据下线获利,上线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的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返佣”。

也有专家认为,随着近几年社交电商发展迅猛,打着社交电商名头但涉嫌传销行为的项目也逐渐增多,监管的逐步加强,能打擦边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崩盘只是迟早的事情,一旦没有新人进来填窟窿,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不要自以为高明,天天想着割韭菜,玩火者必自焚。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是迟早而已。

收网进行中,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破获!

来源:网络资料

如有侵权,请原作者与小编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