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明朝萬曆年間有位出名的外交官沈惟敬,他的外交政策可是將明朝、日本、朝鮮三國的君主耍的團團轉呢!有人說沈惟敬是優秀的外交官,還有人說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不不不!沈惟敬就是萬曆年間的一個大騙子!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壬辰倭亂

一、臨危受命

事情還是要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說起,日本的實際掌權者豐臣秀吉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不滿以及消除各個諸侯的勢力,將國內矛盾轉移到國外,決定向朝鮮發兵,從而獲得更多的土地。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豐臣秀吉

說到這個豐臣秀吉,看過《靈魂擺渡》的同學都不陌生,他就是附身於鬼娃娃花子身體中的豪姬的養父。雖說影視作品很多都是虛構的,但是歷史上豪姬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影視劇中豪姬形象

四月二十日,豐臣秀吉渡過對馬海峽,十三日搶灘登陸,五月二日拿下了朝鮮首都漢陽。那時,朝鮮是明朝的屬國,朝鮮國王向萬曆皇帝求救,明朝準備任用大將軍李如松主持赴朝作戰。但當時李如松正在寧夏鎮壓判斷,戰爭也到了關鍵時刻。為了拖延時間,時任兵部尚書的石星找來了沈惟敬,為什麼呢?因為沈惟敬會說日語,真是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會說外國話啊!明朝就給沈惟敬封了個不大的官職,任命他為外交官,去和日本人進行所謂的“談判”,主要就是爭取時間的。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影視作品中小西行長與沈惟敬

二、拉開騙局的序幕

沈惟敬到達日本後,先去見了朝鮮國王,即刻單騎進入平壤城,去和日本第一軍團統帥小西行長談判。起初,小西行長瞧不起沈惟敬,想給他一個下馬威,讓士兵把沈惟敬團團圍住。可沈惟敬毫不畏懼,斥責道:“天朝以百萬眾,來壓境上,爾等命在朝夕。”沈惟敬的臨危不懼折服了小西行長。談判中,小西行長提出兩點要求,一是恢復日本和明朝的通貢道路,二是分割朝鮮半島,北方給朝鮮南方給日本。沈惟敬一想,自己只是暫時來拖延時間的,這怎麼能答應呢?就說自己要回去請示皇帝。小西行長答應了,於是沈惟敬就輕鬆地爭取到了五十天的休戰機會。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沈惟敬

如果歷史到此為止,沈惟敬將成為萬曆朝鮮戰爭上的有功之臣,他臨危不亂,正直勇敢。但是歷史是會開玩笑的,他更會和歷史開玩笑。

三、不得已而為之

沈惟敬回到遼東以後,遭到李如松的問責,說他是私自談判,有損大明朝的尊嚴,要將他處死。為了保命,沈惟敬說自己和小西行長有交情,李如松一聽答應給他一次機會,讓其騙小西行長前來受封,一網打盡。小西行長一聽自己的要求被答應了還有受封,於是派了十幾人前來受領,不料,被大明殺了十五個,逃了五個,壞了,日軍完全明白了大明的意思,李如松此時卻又向沈惟敬說道:“你去跟他們解釋一下吧,讓其再相信我們。”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小西行長

沈惟敬哭笑不得,殺了人家那麼多人,還讓剩下的人跑了,我去勸說?他搖了搖頭,反正都要死,還不如去試試。到日軍大營後,沈惟敬又是一番口若懸河,不愧是老江湖,小西行長甘拜下風,又信了。

緊接著,李如鬆開始了大舉偷襲,一連幾勝,奪回了朝鮮失去的土地。但此時,大明的補給已經跟不上了,人乏馬疲。日軍也是苦不堪言。此時,李如松又想到了大忽悠沈惟敬。

於是沈惟敬又成為了談判官,這次他面對的還是小西行長。沈惟敬說出了大明的要求:“第一,日本四月十九日開始從漢城撤兵;第二、明朝派出使臣直接和豐臣秀吉談判;第三、談判結束,日本歸還兩位朝鮮王子。”還派了使臣去和豐臣秀吉談判,豐臣秀吉看見明朝的使臣,認為明朝已經屈服於他,就提出了秀吉七條:

第一、 明朝必須派出一位公主,與日本天皇和親;

第二、 恢復貿易路線;

第三、 明日兩國永誓盟好;

第四、 朝鮮將東四道割讓給日本;

第五、 朝鮮送一位王子到日本做人質;

第六、 日本釋放兩位被俘虜的朝鮮王子;

第七、 朝鮮永不背叛日本。

使臣一聽,一時無法做決定,連忙找沈惟敬商量。沈惟敬也很震驚,急忙找小西行長商量對策。此時兩人知道此事一旦被大明皇帝知道,肯定又是一番大戰,雙方都不好受,一番決定後,他們商量道:“改協議。”

萬曆朝鮮戰爭這位外交官,“一騙成名”,騙來了關注,卻騙丟性命

萬曆皇帝朱翊鈞

這樣一改就成了,豐臣秀吉給萬曆皇帝遞了投降書,日本成為明朝屬國,萬曆皇帝屈服了日本,答應了秀吉七條並封秀吉為大明王。而且就在此時,豐臣秀吉的小妾給他生了一個兒子,老來得子的豐臣秀吉十分高興,就下令將軍隊撤回一部分回日本慶祝自己兒子的降生。這樣一來,在萬曆皇帝看來,日本交了投降書又撤了兵,肯定要抓緊時間冊封豐臣秀吉啊。於是就派出了冊封使團和詔書。而豐臣秀吉以為使團是來冊封他為大明王的,可高興壞了,下令所有的名門望族必須到場,見證這奇蹟的一刻。

四、騙局暴露

在眾人的期盼下,大明使臣宣讀了萬曆皇帝的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佔之隔。當茲盛際,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為日該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於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 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詔書和秀吉想的完全不一樣,大怒:“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哉!”不久後,朝鮮將完整的秀吉七條呈給了萬曆皇帝,沈惟敬的騙局完全敗露了,坐了2年牢後終被斬首。

參考文獻: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三聯書店,1997年版

中華書局:《明史.朝鮮傳》

鄭潔西:《沈惟敬的籍貫家世、生卒年日及其早年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