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乾隆帝在位期間,平準噶爾,定回部,掃金川,開拓邊疆,將大清帝國帶入盛世;是值得稱頌的。《清史稿》對乾隆帝的讚譽也主要集中於此,所謂“開疆拓宇,四徵不庭”。然而,作為一位十全皇帝,武功並非乾隆帝邊疆政策的全部。

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網絡圖片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頗富傳奇色彩的回族“香妃”以和貴人的身份入宮,備受寵愛,後來升為容妃,成了乾隆帝與回部貴族之間的親情紐帶。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木蘭圍場,乾隆帝還曾盛情款待了率領17萬蒙古土爾扈特部眾從俄羅斯返回祖國的渥巴錫汗。

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清史稿》 網絡圖片

《清史稿》在“開疆拓宇,四徵不庭”的評價之後,緊跟著“揆文奮武,於斯為盛”八字,以獎勵了弘曆的文化事業。乾隆帝的文治之中,最讓人稱道的是《四庫全書》的修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下諭收集古今群書,“四庫七略,益昭美備”。他決定改變以往像《永樂大典》和《古今圖書集成》那樣按韻分字編排的類書編纂方法,而命令“以經、史、子、集為綱目,裒輯分儲”,逐一收錄古今重要的圖書典籍。次年,他為這部叢書取名為《四庫全書》。

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四庫全書》 網絡圖片

《四庫叢書》的編纂,既響應了當時社會編纂“儒藏”的動議,也適應了考據學輯佚古書的潮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庫全書》繕錄完成,貯藏於宮中的文淵閣。之後,乾隆帝命令再抄錄六部,分貯於盛京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避暑山莊文津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

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清人畫《玄燁戎裝像》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乾隆帝的養生之道也值得稱道;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年屆七十的乾隆帝命內務府御書處為自己鐫刻一方閒章,文作“古稀天子之寶”。時年,朝鮮學者樸趾源來到中國,見乾隆帝“面白皙而微帶黃氣,鬚髯半白,貌若六十歲,藹然有春風和氣”。十一年後,另一位朝鮮人金正中是這樣描述乾隆帝的:“面圓大如鏡,鼻柱隆然,眼光炯若曙星,微有細須而或白,時年八十有二,而若五、六十歲人。”

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清高宗朝服像軸

到1793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在承德避暑山莊謁見乾隆帝,時任副使的斯當東觀察後寫道:“自始至終,皇帝看來非常愉快自如,絕不像外間描寫那樣陰鬱沉悶;他的態度很開朗,眼睛光亮有神。”這時候,乾隆皇帝已經八十三歲了。他本人甚至希望能夠活過九十歲。然而,乾隆皇帝究竟沒能捱到那個歲數,從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誕於雍親王府(今北京雍和宮),到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以太上皇的身份逝於宮中,他僅活到虛齡八十九歲。

十全皇帝乾隆帝,文治武功之外,還有哪些載入史冊的創舉

和珅 網絡圖片

五天之後,乾隆帝的寵臣和珅被逮捕,並在十天之後自殺。乾隆的繼任者嘉慶帝以這樣的方式向乾隆朝後期以來的腐敗宣戰,同時結束太上皇的訓政,“向太上皇的幽靈奪權”。中國歷史也將從此告別康乾盛世,告別堪稱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階段的十八世紀,進入到內憂外患不斷的十九世紀。

​內容整編自:陳時龍《十全老人——弘曆小傳》《紫禁城》2010年8月刊 ,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