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關於“美麗”這個詞,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見解,世界很大,思想多元,審美點的不同,都是情有可原的。美麗可以是白皮膚,可以是黃皮膚,也可以是黑皮膚。美麗可以是大眼睛,也可以是小眼睛。美麗可以是長髮飄飄,也可以是短髮利落。

美是多元的,開放的,但是在與我們相鄰的一個國家——印度,看,會以為她們長舉辦的選美比賽被全世界嘲諷,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選美小姐太白了!還是全部清一色的黑色長髮,你如果你不仔細得一模一樣。

清一色淺膚色的選美小姐

許多國家都會舉辦選美比賽,選美比賽是一種由美女和媒體的聯合參與,主要是幫美女提高知名度,帶動美麗產業發展的一種娛樂活動。在很久以前,這種活動就存在於宮廷之中,到了近代,西方國家逐漸把選美比賽進行商業化運作,促進資本流通,並且形成了在全球頗具影響力的娛樂活動。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當然,這種選美活動在印度也不例外,在《印度時報》公佈的選美比賽30位入圍佳麗的照片後,引起了網友們的瘋狂吐槽。原因不是因為這些佳麗不夠漂亮,她們每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美麗,確實漂亮,但是令網友們很疑惑的是,這些佳麗都是同一種長相,清一色的黑色長髮,並且都是淺膚色。

膚白貌美大長腿,這些佳麗都是這樣的長相和身材,這就引起了各方的吐槽,這30個人好似一個人似的,這樣的審美標準是不是過於單調,並且不尊重審美的多元化呢?

印度的膚色區分,透露出“不平等”

印度人的膚色由於氣候和種族的原因,大多是介於黑色和黃色這兩種膚色之間,但是,在印度社會中,人們更加偏愛淺膚色,擁有淺膚色的女性,讓人從視覺中看起來更加有歐美國家白人女性的外貌特徵,比如說藍眼睛,白皮膚,她們的審美更偏向於這種類型。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印度的種姓制度很早就開始了,從17世紀的時候,因為種姓制度,膚色歧視也隨之產生,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印度的社會分工早就被規劃好,低種姓的人,例如吠舍,他們就要從事大量的戶外勞動,主要從事體力活之類,也是因為這樣的勞動模式,他們的膚色就越來越黑。

而高種姓的人就過著不一樣的優越生活,例如婆羅門,他們都是養尊處優的上層社會,不從事戶外的體力勞動,在室內吃吃喝喝,不用經受風吹日曬,所以他們的皮膚相對比較白,形成淺膚色。

所以在印度,人們普遍形成這種認知,膚色較深的,一般都是低種姓人,而淺膚色的,一般就是高種姓人。並且,在婚配方面,高種姓家族的男性,更加傾向於尋找淺膚色的女人作為妻子,用來延續自己較為高貴的膚色,這樣一來,人們就把膚色作為一種衡量身份高低的一種潛在標準。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所以那30位膚白貌美的佳麗,從膚色上看,大多來自於高種姓,屬於上層社會,她們能都入圍前30,其實也代表著印度上層社會對於審美的不純粹,說白了就是對於膚色有著不平等的態度。

膚色影響職業選擇

如果說現代社會,學歷和能力影響職業選擇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那是因為人們對於能力和知識的看重,而在印度的一些地方,膚色也會成為影響一個人職業選擇的原因。

就比如說,你長得黑,那麼你想去做文秘職業,就拿非常難,人們通常看到你的膚色,就會把你拒之門外。另外,英國殖民者來到印度之後,還加重了這種膚色歧視問題,因為皮膚較白的上等人更加親近這些英國白人,他們具有天然的膚色親近優勢,這無疑加深了矛盾。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這個國家更奇怪的是,竟然推出了一款美白霜,廣告詞更加令人迷惑,“平等又美麗”,這句廣告詞非常的具有含義,一個美白產品,打出的旗號竟是平等和美麗,難道這就是白皮膚所能享受的?

如果全員向美白看齊就能享受平等和美麗嗎?還是說,白就是唯一的美麗審美?這款美白霜的出現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這些並不妨礙它推廣賺錢,並且收益頗豐,這令人咋舌。

同款美顏濾鏡下的選美

在回到選美比賽的本身,對於官方發出來的入圍佳麗的海報,網友們紛紛調侃:“真不是同款美顏濾鏡?”

網友們所說的並不為過,因為當我們把照片好好看一看的時候就會發現,這30位入圍佳麗基本都是同一類型的美女,美麗是美麗,但是確實讓人有著審美疲勞的。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我們不得不說,有許多印度的女星通過選美大賽踏上演員之路,進軍寶萊塢,她們的長相是美麗的,但是選美比賽的標準是什麼?難道就是這30位相同的淺膚色,黑長髮的,模樣相似的美女嗎?這樣的審美標準是不是過於單調呢?

這30位佳麗好像都加上了一層相同的美顏濾鏡,長相相似,基本看不出她們身上有什麼區別,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她們都是上等人,她們幾乎是一個國家對於美的定義,又或者說,這些人定義了美,可是這樣對嗎?

膚白貌美大長腿就是唯一的“美”的標準嗎?不是的。美可以是黑色的皮膚,可以是小眼睛,可是有著可愛雀斑的臉頰,可以是塌鼻樑,可以是厚嘴唇,可以是許多類型的特徵。

所以,對於美的定義是多元的,人們對於美的追求是豐富多彩的,單調的,唯一的審美標準已經不復存在,人們對於美的開放性程度提高,不再是單一的標準審美。這次的印度選美被全世界嘲諷也證明了這一點。

30位印度選美小姐大型撞臉現場?同款淺膚色,黑長髮,網友:審美疲勞

這30位佳麗的選美比賽還未完結,如果贏下印度選美比賽,將代表印度去參加世界小姐選美比賽,這是一個複雜的職業產業鏈,許多寶萊塢巨星都是從選美小姐的舞臺上走出來的,她們確實很美,但是這美也不能成為定義美的頑固標準。

個體的獨特性展現的淋漓盡致是一種美,美不再是一個標準的定義,而是一個多元的體系。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