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世家,祖孫三代中醫同堂坐診

古語有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醫者自古便烙印下“懸壺濟世、仁心仁術”之名,而一些“杏林世家”的美譽更是流芳百年。在贛州市海會路南市街一家醫館內,就有一戶“杏林世家”的祖孫三代中醫在一個診室同堂坐診,譜寫下了一段綿延傳承著的醫學情懷。

針灸,作為中國傳統的獨特醫療手段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應用一定的操作手段來治療全身疾病,針灸療法最早見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這種傳統治療隨著中國經濟、歷史的發展也經歷著它起起伏伏的宿命。

杏林世家,祖孫三代中醫同堂坐診

甘珍媛(81歲):

老驥伏櫪初心不改

“你頸椎的問題還是要早點醫治,我先幫你扎幾針吧。”在中醫館的診療室內,81歲的甘珍媛醫師正帶著兒子曾燦以及孫子曾之力共同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進針、行針、留針、出針施治流程中,一起、一捻、一落之間,病人便感到無比輕快。在病人看來,這名甘醫生雖然年紀較大,但她扎針的時候又穩又準,體現了其不凡功底。

取針、運腕、扎針,這個過程對從事針灸事業50多年的甘珍媛來說,常常就是幾秒的事。甘珍媛退休前是贛州市中醫院針灸科的一名資深醫生,回憶起自己學醫的經歷,甘珍媛說,我家是中醫世家,從小到大,她對中醫充滿了濃厚得興趣,但在那時,還沒有機會接觸到中醫針灸。直到一天,一名針灸醫師為甘珍媛母親治療風溼病時,甘珍媛才算第一次接觸到針灸,於是,在父輩的幫助下,成為了那名針灸醫師的弟子,那一天是1954年9月20日,甘珍媛說,那一天是正式拜師的日子,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天。

甘珍媛說,針灸最重要的就是看扎針的位置、角度、深淺,根據不同的病種,嚴重程度,對針的掌握都不一樣,為了練習扎針,她開始時常常將自己當做模特,在自己身上試扎。日復一日的重複練習,才成就了後來的一代良醫,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

深耕杏林半個世紀,在八十歲耄耋之年,甘珍媛繼續來到至正堂的中醫診室為病人診治,除了“醫者仁心”的初心外,還希望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給兒子和孫子講述醫者情懷,將先輩的醫者精神轉化成優良的家風家教,成為這個醫學世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杏林世家,祖孫三代中醫同堂坐診

曾燦(60歲):

尊重母親,傳承中醫

在甘珍媛為患者看診的過程中,她的兒子和孫子在一旁也沒有閒著,不僅要回答患者的疑問,還不時要回答母親提出的醫療問題,並擬出中藥處方,交由母親過目確認。這就是中醫師特有的傳承模式——中醫師帶徒制。中醫人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傳承和發揚中醫文化,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甘珍媛說,中醫有一些獨特的技術和經典驗方,依靠的是一代代中醫的傳承與創新。現在,她很高興的是,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都很喜歡這份職業,希望的是他們能夠完全得到其衣缽,讓中醫針灸越來越發揚光大。

“媽,你先休息一會,這個病人我來診治吧。”曾燦,甘珍媛的兒子,今年已經60歲了,受母親二三十年的專業教誨,但是面對母親,他還是保持著弟子般的謙虛和尊敬。曾燦說,他從小就是在醫院長大的,受外公和母親的影響,在耳濡目染之下,對他們救死扶傷的醫術充滿了好奇,期間,便一直跟著學習醫術。“雖然現在自己的醫術已經有一定水平,但只要母親在場,自己開出的處方一定要請母親過目確認後才會送去藥房。”曾燦說,這不僅是對母親的尊重,更是對中醫傳承的認可。

曾之力(33歲):

創新傳承永葆生機

“現在,很少有年輕人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中醫了,這東西太需要積澱了。”甘珍媛看著跟著她學習醫術的孫子曾之力露出了欣慰地微笑。今年33歲的曾之力大學時候學習的是非醫學專業,之後,也從事了多年與醫學無關的工作。但是在今年年初,曾之力做出了一個讓全家人都開心無比的決定——“我要學醫!”

曾之力說,小時候,因為疾病,他不能正常行走,後來,經過奶奶多年針灸的治療,現在已經可以行走自如。但是在當時,曾之力並沒有覺得這是中醫的神奇,而是對每天紮在身上的銀針充滿了疑惑與懼怕,所以,與父親喜歡醫術不同,他從小對醫術充滿了排斥。直到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後,曾之力對中醫有了新的認識,於是,便決定專心跟著奶奶專心學醫,希望可以在傳承中創新,讓中醫永葆生機。

新時代有新機遇,甘珍媛為後輩高興,也叮囑一二:中醫人要有自信,立足本職,內外兼修,造福患者的同時,才能讓中醫走得更長遠,希望中醫技術和理念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家族的使命,更是患者的需要、國家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