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族”?这是一个值得发散和深究的问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大秦和之前的夏商周等朝代都不一样,在政治制度上,皇帝是全国最高行政首脑,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长向皇帝负责。这就意味着,地方权力被全面收归中央,在大秦的土地上不再有“诸侯国”这样国中之国的概念。

为什么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族”?这是一个值得发散和深究的问题

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如果把它单独拎出来放在科技树上,可以视作社会阶段的一个关键节点。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就像一个分水岭,将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分割开来。在其之前的,形势上更类似于氏族部落式的统治,国家更像是一个大联盟。在其之后的,才更像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大帝国。

中国人早早在公元前就完成了这一步,而日本呢?尽管早在公元前660年,日本“神话”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建立了“国家”,但在公元5世纪之前,整个日本列岛就像夏商时期的中国,各个氏族打来打去,大家以家族为单位,为了土地,猎物和交配权,在平原,山谷和溪流中打得你来我往,一片混乱。并没有太多的日本人在乎神武天皇所谓的“国”,或者说,所谓的“正统性”概念还未深入下层日本人的心中,于是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千年。

直到公元5世纪,活跃于内陆海东岸的一个家族突然崛起,他们建立起了脆弱但却被周围的小家族所公认的霸权,这就是“大和族”。大和族有着自己的绝对信仰,即天照大神,所以大和族也因此被称之为天照系。不同于其他家族,大和族对于土地,信仰和姓氏有着更加强烈的渴求,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这帮视自己为太阳的子民的家伙通过外交,联姻和赏赐等手段,不断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且以“比较温和”的方式不断对外扩张。

为什么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族”?这是一个值得发散和深究的问题

在大和族的各种手段之下,在其统治之下的诸多小家族逐渐淡化了自身的信仰和氏族观念,或许其中也有日本人骨子里尊信强者的习惯,总而言之,这些人大部分都渐渐开始以大和族自居,自然而然的放弃了原本的氏族观念。

在大和族崛起建立大和国的过程之中,有很多大的氏族被保留下来,虽然名义上归属大和族,但实际上在对国家的统治方面,大和族实际上是和这些家族联合执政的。就像每一个君王都不能容忍大权旁落一样,为了追求更彻底的统治,和更集中的权力,在公元645年6月,皇室成员借着三韩朝觐的机会,伏杀了成为大和统一阻碍的苏我氏家主苏我入鹿,扫清了最后一块统一道路上的绊脚石。

公元646年元旦,借鉴了唐朝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大化改新”开始在新天皇的支持下被推行。日本也总算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制社会,而日本也正式有了“日本国”的称呼。

为什么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族”?这是一个值得发散和深究的问题

从大和族崛起,到大和成为日本唯一的民族这个过程中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像千溪入河一样,是在慢慢同化和统一的。只不过由于日本的国土实在狭小,同时又因为四面环海的独特地理条件,而导致这个速度大大加快而已。

同时,大和族能够迅速在不到四百年的时间里,就同化和从精神内核上统一日本也同样给予了我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启示。同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过程,总有一些特有的痕迹将会被逐渐抹去。

今天虽然世界上的人们都保佑着各自的独特文化,但更多的状况越来越趋同。比如人们都可以接受汉堡可乐,都可以接受苹果手机,都可以接受日本小电影。这就是大环境下不可逆的同化。当然,这种程度的同化无关痛痒,只能代表一种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而已,但即便造成的影响再小,它所代表的规则也确乎存在。

为什么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族”?这是一个值得发散和深究的问题

或许,如何维持文明的独立性,将会成为接下来人类文明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