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ZAO换脸到校园人脸监控,新科技怎么总能引起争议?底线在哪?

最近一款名叫ZAO的APP火了,据小信老婆亲测,想变成谁就变成谁。

以AI换脸为噱头,不用你自己去制作视频,只需要你把自己的正面照传给它,他就能帮你圆了跟偶像同台的梦。

一时间火爆至极,服务器都宣告宕机。

这种火爆还没延续超过一天,各路专家公知就纷纷发言,上传你的正面照会涉及诸多法律风险以及隐私泄露的可能,用你的脸制作出的视频如果涉及侵权,那么平台是无辜的,责任完全在你,这在用户条款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了,而上传你的正面照也意味着平台将拥有你的肖像权,可以随时挪作他用而不必告知与你。

从ZAO换脸到校园人脸监控,新科技怎么总能引起争议?底线在哪?

一时间又搞得人心惶惶,当时没仔细看用户协议,现在恨不得立马删除账号。

看,广大人民群众的隐私和法律意识经过多年培养还是如此淡薄。

其实,这样的的换脸能力根本不是ZAO的“原创”,业内推测,陌陌旗下的这款软件很大概率是参考了前两年国外的一款软件。当时国外网友deepfakes自己利用此技术做了一些视频,因为换脸程度极高,甚至以假乱真,很快传播开来。

后来因为事情越搞越大,明显触犯了法律,接到了不少官司,deepfakes更刚,直接把这项技术的代码开源了,成为了公开的技术,这下可好,藏在互联网黑暗角落里的各路人马纷纷出动,用此技术做出了很多“明星视频”(你懂的)。

你把正面照传到ZAO上面,也就相当于你把你这张脸免费卖了,你也就没有脸了,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任何人也都有可能成为你。

ZAO的热度还没消退,一个视频又引起了热议,同样是关于AI脸部识别的。

这个来自国内一个AI独角兽公司的视频中描述了他们出品的课堂监控软件的强大能力,前台通过摄像头获取学生的面部表情,后台就能用计算机算法分析出学生听讲、看书、趴桌子、溜号、玩手机的次数和程度。

要知道,监狱也不会实时监控犯人每天都和谁说了话,在牢房里都干了什么。

学生在课堂的一举一动都将没有隐私可言,这真的是为了学生好吗?

前几年众多幼儿园以及中小学就开始校园监控的普及,开始只是方便家长查看自己孩子是不是吃得好睡得好,受没受欺负,这还都是正常的,可一旦涉及到科技去主动替代人来分辨这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思想动态,那事情可就变了。

从ZAO换脸到校园人脸监控,新科技怎么总能引起争议?底线在哪?

未成年人的隐私在成人眼里到底算不算隐私?心大的还好说,像小信一样害羞的那可真是不敢再跟女孩子说上一句半句的了,分分钟成为老师和家长的笑柄。

诚然,目前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吓尿单位也越来越小,未来会影响人们生活甚至颠覆人们认知的科技应用越来越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我们能确保我们真的能“掌控”住这些科技只是用来服务人类而不是“监管”人类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不是在担心科技发展,我们担心的是我们自己“不可控”,当人工智能有一天真的超越人类智能的时候,一点点罪恶的念头经过人工智能的放大就可以轻易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人才是原罪,技术不是。

这样的论调我们听过很多,用铁丝开锁偷东西,你能说铁丝有罪吗?用手机偷拍别人,手机有错吗?

铁丝和手机只是提供了相关功能,并无主观恶意,这样的解释在网络技术范畴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避风港原则”,这个名词最早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96年通过的两项条约,简单点说就是平台和工具只是提供服务,对于不当的侵权内容和行为只要及时删除就不承担责任(当年快播被定性为不适用于这项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相关公司拿着“避风港原则”当成了令箭。

确实,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本身也不分善恶,在某项技术发展的初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疏漏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得在主观没有恶意的前提下。但如果在技术应用之前,权力方已经想到有可能的危害而不去改BUG,反而利用避风港原则开脱嫌疑,一边挣着钱还一边抱屈,对于这样的行为,小信只能说总有一天有人会代表月亮消灭你们。

从ZAO换脸到校园人脸监控,新科技怎么总能引起争议?底线在哪?

万幸的是,现在的新科技并不仅仅只会让人们迷茫、分不清好坏,有一些已经走在了切实帮助人们的道路上。

某大厂(南极鸟类)的团队已经开始利用AI进行人脸寻人,寻的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被拐卖的小孩,这套系统能将现在的长相与小时候的照片进行比对,判断出是不是一个人的可能性,这可有点厉害了,毕竟不是每个案例都有时间和精力去做DNA比对,据说今年已经有六七个的寻回案例了,可喜可贺。

同样,实时人脸识别也不都是意图“监管”我们的,“抓逃小王子”歌神张学友的演唱会通过这项技术一共抓到多少逃犯了有哪位能给我个准确数字吗?

有支持技术应用的,就一定有反对的。

今年5月,美帝旧金山,经过了好几个月的讨论,最终通过了一项禁止政府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条例,更多的人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要小于这项技术带来的歧视、侵犯隐私等危害。以后旧金山要想在演唱会抓人,科技可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全靠人眼识别了。

无论哪国,法律条文都永远跟不上科技的进展,facebook泄露用户信息、亚马逊音箱窃听用户对话等新闻在近年不绝于耳,但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在科幻小说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描写,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团体靠着一项领先的技术试图掌控一切,电影《头号玩家》也描述过类似场景,也许在未来,国家的概念真的会被弱化,谁掌握着最高端的科技成果,谁就是大boss,谁就能通过万物互联的世界随时获取人们的任何信息,从而精准的去“割韭菜”,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从ZAO换脸到校园人脸监控,新科技怎么总能引起争议?底线在哪?

幕后首脑们坐在电脑前一边以上帝视角浏览着任何想要知道的信息,一边看着公司市值和银行账户的变动,显得百无聊赖。

也许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平凡无奇,且枯燥。

这还是好的,但愿科技发展到那个阶段时,不需要约翰康纳来带领我们反抗。

更但愿人类真的能团结一致,掌控住属于人类自己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