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阪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很早以前,看的第一部關於藏區的電影是《轉山》。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講的是臺灣青年張書豪(張書豪 飾)在大四畢業時,遭遇了哥哥的亡故,正處在迷茫期的書豪意外發現了哥哥留下的騎行日誌,這個不騎車的青年萌生了騎行滇藏線替哥哥完成未竟心願的想法,在經歷了女友的離去後,他義無反顧奔赴麗江。在路上,張書豪結識了來自雲南的騎行者李曉川(李曉川 飾),並結伴前往拉薩。第五天,他們來到德欽,李曉川因無緣得見雲霧中的梅里十三峰而沮喪不堪;第六天,他們住在鹽井的藏民家中,書豪與淳樸的藏民依依惜別;第七天,他們在曲孜卡的山路艱難前行,李曉川意外墜崖重傷。冬季的滇藏線格外艱險,而剩下的路,張書豪必須獨自前行。


雖然走的是滇藏線,和阿里沒有太大關係,但是這部算是騎行西藏最成功的,最樸實的電影。由於這部電影,我才喜歡上關於藏區的電影。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有一部關於阿里地區的電影,非常喜歡,《岡仁波齊》,準確說,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聖隊伍。這支隊伍裡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000多里的朝聖之路。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看了這電影的很多差評,把我逗笑了。差評基本如下:看著睡著了、什麼玩意、無聊、花錢看一幫又醜又髒的人吃喝拉撒等等。難道這些人都不看預告片麼?僅僅聽了名字好神秘或者聽別人說好牛逼,都不知道這是個啥玩意,就來看了?想起原來有個同事,下班了一撥人相約看星際穿越,因為人多,他也跟著去了,電影看到一半睡著了。完事他說太無聊了。我問那為啥還來?他說,看大家都來,應該好看,就來了。只能說這些人要麼是沙雕,要麼錢太多。


紀錄片並不是人人都喜歡,但喜歡的人一定特別著迷。如果對此類電影感興趣,推薦另外一部我覺得不錯的,派拉蒙/美國聯合國際影業發行的《喜馬拉雅》。


通過《岡仁波齊》,知道了岡仁波齊,知道了阿里地區。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的最西邊,西與印度接壤,北臨新疆自治區。阿里地區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地廣人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著名的219新藏公路就會經過阿里地區,新藏公路又稱葉拉公路(這裡的“拉”是日喀則拉孜縣),從新疆葉城出發,在短短的兩到三天內,從海拔900米上升到5200米的山口,再停到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加上覆雜多變的氣候,已經超過了很多人正常承受的極限,因此,是四條主流的入藏公路里難度係數最大的一條。因此走新藏公路,最好的方式是從拉薩往新疆走,已經適應了拉薩地區的海拔,再逐漸上到四五千,身體就舒服多了。


放一張新藏線里程海拔圖(手機可橫屏觀看):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圖片來源:波爾兄弟。波爾兄弟的產品必須是支持過滴)


新藏公路阿里段的沿線,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下面一一介紹:


瑪旁雍錯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西藏三大聖湖之一,被稱為聖湖之王,瑪旁雍措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佛教稱“聖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攜幼來此“朝聖”,在“聖水”裡“沐浴淨身”以“延年益壽”。來瑪旁雍錯相對交通更加不易,來的人就比其他兩大聖湖的人更少,顯得更加浩翰、寧靜、清澈。


岡仁波齊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海拔為6656米。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藏地多有神山,但唯有岡仁波齊,是一座跨文化、跨種族、跨宗教、跨國界的神山。無論西藏人、蒙古人、印度人、尼泊爾人,還是本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都將岡仁波齊看成世界的中心,祭祀崇拜。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稱。


篤信佛教的藏族同胞堅信:朝聖轉山能滌盡前世今生的罪孽,於是,便有了一說: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以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者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山108圈即便可今生得道成佛。


萬山之祖,百水之源,是恆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扎達土林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西藏札達土林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的札達縣境內。是一個以奧陶系紅色碳酸鹽巖組成的石林為特色,以及岩溶峽谷、溶洞、湖泉、瀑布地貌景觀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一直覺得扎達土林比中東還適合拍攝外星球電影,可能因為自然環境太惡劣了吧,沒人來拍,正好也保護了它的原始面貌。


古格王朝遺址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在西藏阿里地區的象泉河畔扎達縣,一座雕塑般的古城遺址鑲嵌在巨大的雅丹山體之上——這就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公元前4世紀,先民們建立起強大的部落聯盟,勢力範圍涵蓋西藏大部分,人稱“象雄王國”。他們建立起對神山、聖湖的崇拜,尤其是岡仁波齊。雍仲本教發源於岡底斯山脈,攜帶著象雄文明的基因,從岡仁波齊周邊向東傳播,影響力遍佈西藏。


象雄國大概存續了1000年,公元7世紀,象雄王的妻子,松贊干布的妹妹,最終引來了吐蕃的大軍。象雄王國的輝煌終結。現今札達縣曲龍村大鵬銀城遺址被認為是象雄王國的都城。


古格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


17世紀中,古格王朝發生內亂,國王之弟請拉達克軍隊攻打王宮,王朝被推翻。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古格覆亡後,併入拉達克(今克什米爾)一段時間,後被以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獅泉河鎮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噶爾縣獅泉河鎮是阿里地區政府的辦公駐地,城區海拔4273米左右,是荒涼的阿里高原,地區級的中心城市,是阿里地區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地方。有機會要去獅泉河鎮的上個網,感受下高原的網咖。


在新藏線流行一句最有名的話: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班公湖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即班公錯,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明媚而狹長的湖泊”,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是中國日土縣與克什米爾交界的國際性湖泊。湖泊三分之二地區位於我國境內,三分之一地區位於克什米爾地區。奇妙的是我國境內為淡水湖,克什米爾地區的為鹹水湖。


界山達坂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達坂,山頂的隘口,就是山口、埡口的意思。所以新藏線的xx達坂也可以成為xx山口,達坂只不過是這邊的語言習慣。最出名的是界山達坂,為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線。撒尿的事,不太好意思幹,實際路上也沒啥人,也沒人看你。


死人溝

阿里不僅僅是班公湖裡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

死人溝裡睡過覺形容一個人膽大,處於喀喇崑崙山脈腹地,並非一個具體的點,是一片全長約300公里的阿克賽欽無人區。其實它正式的名稱是泉水海,海拔5100米,距離新藏線起點680公里。就是說從新疆進藏,如果從達坂出發,經過一段海拔升的又高又快的破路,680公里之後,就到了這個讓人窒息的兇險之地,到了之後就會發現,這裡是真正的“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


其實死人溝,也就算是一個山谷裡的小盆地,由於“圍桶效應”,導致了此地極易蓄積二氧化碳,而氧氣的含量只有海平面處的三到四成。由於這段溝谷是連續的5000米以上超高海拔(達坂的海拔再高也只是一個點,前後的海拔會迅速降低),加上從喀什、葉城那邊過來是海拔陡升,常人的身體一下子難以適應,因此到了這個區域會感覺胸悶氣躁、呼吸急促,是新藏線上最容易發生高反的地方。


關於死人溝名字的由來,當地人傳說1957年解放軍進藏先遣部隊從新疆進藏的連隊曾在此紮營睡覺過夜,一夜之間因高原反應而全軍覆沒!


總之,死人溝惡名遠播,為新藏線上第一大凶險惡地,車輛經過這裡,淒厲的風聲猶如鬼哭狼嚎,讓人不敢停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