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忍细看之生子不举

历史不忍细看之生子不举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生子不举,就是生子却不养育,往往将婴儿溺死或者抛弃,这些事情在南北宋期很普遍,我们常常说多子多福,尤其在古代注重道德的封建社会里,这种事情不仅在农村贫困地区,也在像绅士族中很普遍,怎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背后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在南宋以前生子不举的现象已经出现了,最初这个风俗源于封建迷信,只是个别的案例,民间认为五月初初五生子是不祥之兆,因为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月中的五毒日,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可能是五毒转世,有可能会加害父母,《风俗通义》里面说“五月初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或许受到了古代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民间家庭更害怕男害父之迷信,长期以来生子不举主要是指男孩。

到了宋仁宗年间,民间生子不举的现象开始蔓延,已经不仅仅只是指男孩了,也包括女婴,南宋末年现象更加普遍,受影响地区更广,据说农户家中最理想状态就是两男一女,多余的孩子将会溺死或者抛弃,农村地区女婴丢弃数量明显多余男婴,这导致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是男子无妻可娶,另一个就是拐卖妇女和女子结婚日益严重。

一般认为出现此怪象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农民生活在贫困下,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手中的土地逐渐集中在乡绅土豪手中,农民面临无地可种,福建浙江等地区土地贫瘠,农民生活更加悲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有征收各种身丁税,月桩钱等苛捐杂税。

历史不忍细看之生子不举


其次,是当时的医疗水平差,还没有办法控制怀孕和生育,而民间又认为堕胎是不祥之兆会有因果报应,很多妇女年年怀孕,年年生育,生了又没有办法养,只能溺婴或者抛弃。

最后,很多乡绅家里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一个怕担心分家产,或者家道中落而被其他家族兼并。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对社会和人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后来政府也曾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感化等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生子不举的现象还是很普遍。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我们已经不愁吃穿了,已经有了完善的福利政策,但是弃婴的事情还有时发生,如果养不起就别弃婴了,都是生命,应该尊重生命!

历史不忍细看之生子不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