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写在竹子上的一首诗,道尽怀才不遇的苦楚

1

李贺是个倒霉的诗人,这点和李白有相似之处。唐朝最光荣的进身之阶,就是通过进士考试立于朝堂之上,可是李白和李贺进士考试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李贺写在竹子上的一首诗,道尽怀才不遇的苦楚

李贺像

李白的父亲是商人,在唐朝,商人是很卑贱的行当,商人的儿子,没有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而李贺不能参加考试的原因,在我们现在看来着实荒唐。只是因为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所以当时士大夫认为李贺不该考进士,无可奈何,李贺只得放弃通过考试做官这条路。

2

这件事对李贺的打击很大,他写了不少抒发愤慨的诗,《昌谷北园新笋》(其二)就是这样一首诗。

昌谷北园新笋(其二)

李贺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这是写在竹子上的一首诗。“青光”指的是竹皮,“楚辞”指的是屈原的作品,这里借指自己的诗作。“春粉”是指新削竹子上的白粉。一二句是说:诗人在自己家乡北园看到新长出的竹子,又鲜又嫩,便削去竹皮,在上题诗。新削的竹子散发着阵阵清香,在白粉的映衬下,墨色的字迹显得格外清晰。

李贺写在竹子上的一首诗,道尽怀才不遇的苦楚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这句是写竹子,亦是用竹子来比喻自己。这棵竹子不是琅巨木,只是新长出的纤纤弱质,不胜风露。千万枝竹子在烟雾中,沾染了斑斑露珠,像是啼哭的样子。竹子无人可见,正如自己的诗作,写得再精美也无人欣赏,只能和新竹一样,任凭风露笼罩,墨迹一点点侵蚀,直至再也辨别不出字迹。

3

诗人对字词的挑选,更加重了抑郁不平之气。

首先,诗人用“楚辞”代指自己诗作,自然让人想起那位被君王抛弃的诗人屈原,李贺的幽怨缠绵正如这位不得志的前辈。“无情有恨何人见”这句是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自不必说。

“露压烟啼千万枝”,一个“压”字,有沉沉的重量感,被风露所欺的竹子显得愈发可怜。“啼”字,本来是诉诸听觉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由露珠想到泪珠,继而联想到哭声。更高明的是,竹子的斑斑眼泪,让人想到湘妃竹,想起娥皇女英的眼泪,想起她们满腔愁苦哀怨来。

李贺写在竹子上的一首诗,道尽怀才不遇的苦楚

潇湘妃子林黛玉

娥皇女英的愁苦有多深重呢,李白曾说:“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愁怨比 海水还深,直到山崩湘水绝,竹子上的眼泪才会消散。

短短一首诗,道尽怀才不遇的苦楚,读来令人伤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