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7239664
電影節
目前,電影行業的方向一共有四個:
以演員為主體的真實演員電影,比如人在囧途、泰坦尼克號等
以特效為主體的真實演員電影,比如變形金剛、復仇者聯盟等
情節離散的虛擬演員電影,比如貓和老鼠、喜羊羊與灰太狼等
情節連續的虛擬演員電影,比如星遊記、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之所以這樣分類,是因為這樣分類後行業差異嚴格,一個子行業的電影人不可能直接轉行到另一個子行業。
但如果是按照『動作片、喜劇片、劇情片……』這樣的標準來分類的話,那麼行業差異就沒這麼嚴格了。
因為任何行業的未來方向必然是在按照差異嚴格的分類方式去分類的某一個結果,所以,這裡選擇了上面所示的分類方式。
注:這也是麥肯錫分析法,『既相互對立、又彼此統一』,而其他的分類方式都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所以,電影業未來方向的答案,必然在上面的幾個方向之中。
那麼,答案究竟是哪一個?
第四個。
這不是主觀臆斷,而是深入推理後的必然結果。只不過它的原因需要大量子原因交疊,太複雜,這裡懶得寫了。
雖然它現在還不賺錢,但它在不遠的將來必將壟斷電影業80%的收益。這個時間,短則一年,多則五年。
另外,包括『我的三體』『超神學院』等,也都屬於廣義的第四類影視。
真實演員電影沒有未來。當虛擬演員技術完美時,一切真實演員都將被淘汰。

我愛看經典影視作品
這兩件都是發生我自己身上的哦!真實原創! 有一年六一兒童節,我們這邊電影院對兒童免費,兒童的父母也可以免費,僅限六一前一個晚上。我也想一家三口去,我老公堵車了趕不上,恰好他侄子在我這邊。兒子非吵著要去,侄子也說“嬸,咱三個去吧,哈哈蹭個電影”。我們三個去了,看電影的人不少,我們混過去了,檢票員也略有疑惑“你們一家三口嗎?”我們回答“是的”。我比侄子大六歲,但是人家不好盤問,我覺得好心虛啊!回想起來也有趣。
一次看3D電影,門口發了每人一個眼鏡,那時3D電影也是稀罕物呢。一個大叔五六十歲吧,坐的很靠前,我們都坐在中後邊。忘了電影名字,是外星人的事,空間感很強,時有令人驚心的鏡頭。那個大叔雙手抓著扶手,多次啊啊地大喊,一喊一跳,特顯眼。後面有人咯咯地笑,大叔從頭到尾很投入,盯著電影看,重複著一喊一跳。挺有趣挺率真的一個大叔。
真相666真意
在電影院做放映工作五年,有趣的事情遇到的不是很多。每天面對的都是放映機!
在影院工作五年了,早就知道影廳裡前後都有攝像頭。後來身邊哥們找到女朋友了,他女朋友喜歡看電影,他倆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去看一場電影。有一次他女朋友我忘記什麼東西落影廳裡了,下一場電影也開始了。他就去找影城的值班經理查監控,他們坐的位置有沒有人。那時他才知道影廳裡前面熒幕上面有攝像頭。回來還特興奮的跟我說這個發現,我詫異的問他“你才知道呀”。
放映的工作大多數時間都比較閒,機器不出問題,平常上班就是待著。陰陽師火的那年,我們放映室四個人。主管最先開始玩的陰陽師,後來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其餘三人也開始玩。上班八個小時,基本有五六個小時都一起組隊刷御魂!那時幾個人在一起挺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