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刀具制造何处去?

2013年是中国刀具的徘徊之年。

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2012年中国刀具行业大踏步后退,从2011年的400亿元人民币的消费额降到了340亿元,这个高达15%的消费额下降比起之前动辄15%-20%的增长而言简直就是一个行业的滑铁卢。2013年,中国的刀具消费继续小幅下滑,估计全国刀具消费额约323亿元,比2012年同比下降5%。而就世界刀具行业的形势看,美国2013年刀具行业消费值接近155亿元人民币(这个消费额略低于中国消费额的50%),同比下降3.9%;日本的刀具产值约为1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了4.3%;虽然目前老杨还没有拿到全球刀具的数据,但可以估计2013年全球刀具消费额与2012年的1308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2013年的国内刀具消费中,大约2/3是国内品牌,另外1/3则是国外品牌。而这两个类别中,国内品牌刀具总体呈现消费量小幅下滑的趋势,而国外品牌刀具则呈现微微上涨的趋势。

据悉国内品牌刀具有不少企业从产销数量来说并未呈现下降趋势,但从销售值而言却是在节节败退。量升价跌,反映的是国内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将预言这部分企业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将受到严重制约,很可能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能力升级和对创新的投入,对将来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而反观国外品牌却能在这场乱战中杀出一条生路,其中缘由值得探索。据老杨的数据,在众多的国外品牌中,山特维克机械集团(SMS)以超过26亿元人民币占到国外品牌的约24%,股神巴菲特属下的IMC略低于13亿元人民币据其次,肯纳金属则以约8亿人民币占到第3位。这3大国外刀具航母占到了国外品牌的40%以上,而市场份额超过2亿人民币的应该还包括京瓷、三菱、钴领、玛帕、欧仕机、大昭和等厂商(此排名不分先后),这些企业获得骄人的战绩也决非偶然。

面对国外品牌的强势竞争,国内部分品牌的短板也逐渐明显。怎样在腥风血雨的商业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且养精蓄锐,成为许多企业绕不开的话题。

老杨近日走访了赣州澳克泰,参加了厦门金鹭的G-PAK14.1新品发布会,对国内企业的未来发展又有了点自己的感悟。

赣州澳克泰是由其母公司章源钨业全资拥有的一个子公司,目前属于初创状态,正在研制以加工铸铁为主的车削刀片。澳克泰的外籍老总把目标定在了欧洲水平,显然是给这一新兴的企业定了一个高起点。因此他们的设备也瞄准了欧洲的水平,并以此筑巢引凤,以吸引一些富含硬质合金刀片制造经验的共图辉煌。这种以瞄准国外先进技术为目标的赶超,无疑是积极的尝试。

厦门金鹭的新品发布则呈现出另一种途径。金鹭的姜总和市场部黄经理在发布会后曾与老杨聊起,金鹭以前是以客户定制为产品发展主线,而现在则在继续重视客户定制的基础上更多地致力于形成较完整的产品线,以此为基础向更大量的用户提供物超所值的刀具产品。金鹭的研发工程师在向老杨介绍其本次推出的新产品时,较多地谈起其在对比试验中击败国外品牌的案例。老杨从他们的言辞与表情中不难读出他们的自豪。虽然老杨很清楚这些试验结果只是个案,并不能据此就认为国内品牌已经可以与国外品牌抗衡,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正在增强这种抗衡的能力。

将来我们国内的刀具制造应该如何和国外品牌竞争?

我们以前大部分企业提到这个问题,都会用“替代进口”这一词语。我们的传统观念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拳击式竞争,或者叫做“零和游戏”。这一游戏以打倒对手为目标,哪怕自己也遍体鳞伤。这种竞争常常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残酷竞争,最为典型的就是很多刀具企业的大部分销售员都在玩的价格竞争。

但实际上,客户加工的设备、装夹条件、工件材料、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效率要求、切削液、安全性要求、环保要求等等要求的组合各不相同,他们对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的考虑也千变万化,因此也就造成了各不相同的技术要求;如果再考虑培训服务、刀具管理、物流、价格、付款方式、账龄等等,又会增加很多不同的条件。应该说不会有一种刀具能在各种组合中都有竞争优势,我想就如同不会有一款车,既能当跑车,又能当载重车,还能当拖拉机;既车重小耗油低,又耐碰撞不易翻车安全性好;既高端大气上当次,又低调奢华有内涵,还价格便宜经济耐用……我们在开发一款产品时,只能聚焦某一个范围,在这个目标上做好做精又控制好成本,也就是说在某个局部形成优势。我想,上面提到的厦门金鹭G-PAK新产品在一些试验中能够抗衡乃至击败国外大公司的某些产品应该就是这一类的成功。

现在的竞争是赛跑式的“正和游戏”,它讲究的是在某个受到自己重视的局部形成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在所有的战场取得全面的优势。记得大概十年之前,山高刀具曾经发表过关于高速钢刀具终结者之类的文章,老杨觉得体现的是他们在受到他们自己重视的客户群上他们将比较全面地用整体硬质合金刀具来替代高速钢刀具的战略思想。时至今日,他们新推出的高速钢刀具已经非常之少,而硬质合金刀具则是层出不穷。另外如同肯纳金属,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际,他们把其旗下的格林菲尔德高速钢钻头线(不是仅指生产线,而是包含设计制造销售的全部)卖给了我国的大连远东,也说明了他们是对高速钢刀具尤其是高速钢钻头不再属于受到自己重视的局部。这些举动并不是敲响所有高速钢刀具的丧钟,而只是他们从这一战场的撤离。就高速钢而言,河冶科技的吴立志先生曾告诉老杨,在2 011年我国高速钢钢锭总产量近14万吨,钢材总产量逾10万吨,当年钢锭和钢材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而据老杨另外得到的数据,2012年我国国产刀具的国内消费中,高速钢刀具要达到约215亿元,占国产刀具消费额的约65%,这个数据比当年美国的刀具消费总额还要高出33.5%,是日本当年的高速钢刀具产值的约4.3倍。

但我们高速钢刀具的产品结构真的存在问题。我们国内消费的国产高速钢刀具大约有115亿元是高速钢麻花钻,而当年日本的高速钢钻头产值约为10亿元人民币;当年我国国内消费的国产高速钢螺纹刀具约32亿元人民币,而当年日本的高速钢螺纹刀具约20亿元人民币。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高速钢刀具中,钻头比例过大也造成钻头供需失衡,售价低廉,利润极少。我们的企业如果能够好好分析市场,细分出属于自己有特长有优势的局部市场,在这块市场上集中兵力形成非对称的局部优势,取得不错的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上面聊到的只是一个方面,老杨打算在下一期的专题与各位讨论下关于突破惯性的问题,因为老杨认为这也是困惑许多同行的一个大问题。

本文作者:切削技术网首席执行官 杨晓

原载:《今日制造与升级——金属切削》2014年5月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