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市值兩萬億,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

茅臺市值兩萬億,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

茅臺市值越高,行業價值觀越扭曲。

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十個搞研發的賺不過一個重倉茅臺的,這個世界不應該這樣的,賺錢不應該這樣的。

兩萬億這個數據有多恐怖,放在汽車行業中,茅臺一家站擼所有自主品牌而且還有富餘。你沒聽錯,自主品牌抱團打也被茅臺的市值打趴下起不來。

長安、長城、吉利三家自主品牌銷量佔到了自主品牌整體35%左右的銷量,但這三家累計市值不過3000餘億,與茅臺市值相比差距巨大,二線自主品牌市值更低,幾乎毫無估值能力。

茅臺市值兩萬億,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

事實上,茅臺的市值奔著全世界最大、最有價值的企業豐田就去了,截止到目前,豐田市值不過1700餘億美元,與茅臺的兩萬億不可抗衡。

茅臺的飲用價值遠遠不如另一層價值,“牌面”,這是茅臺不可被代替的屬性。

即便這只是一家釀酒的企業,但品牌價值在所有中國人眼中都是一頂一的強,絕大多數茅臺還是我們自己在熱衷,2018年茅臺產量4.6萬噸,出口量只有2000噸,出口佔比只有4.3%,很明顯,茅臺沒有真正意義上走出國門,它的產品絕大多數供自己鑑品,但也就是這一屬性才讓其有著更多的色彩。

茅臺市值兩萬億,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

有人說茅臺還有上升空間,有人說泡沫巨大。

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另一側傳統制造業實在過分看低,中國銷量最大、對製造業工業也最大、收攬密集勞動力的汽車行業,三家巨頭經過幾十年的拼搏奮鬥,也只是得到了累計數千億市值。

不少人看衰製造業,看高茅臺,折射出來就是浮躁的心理,誰都想重倉茅臺搏一把,卻沒人想著如何拿出更多的資本讓我們的製造業更好一些。未來我們要高舉飛天茅臺跟人家外資秀實力,秀我們的茅臺多麼好喝嗎?

茅臺市值兩萬億,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

十個李書福打不過一個賣酒的,多麼悲哀的事情。

最懂得造車、營銷、資本的李書福,其執掌的吉利控股已經擁有200萬年銷量,大有躋身世界前十之意,為了更好的重塑製造業格局,甚至入股戴姆勒,其輝煌不言而喻,但即便如此吉利的估值以及財務狀況,仍然不能與被行業熱炒的茅臺相比。

十個李書福也不行,兩個豐田章男也才湊合。

茅臺市值兩萬億,十個造車的拼不過一個賣酒的

技術本就難以突破,人才、核心技術、配套產業、資金鍊,任何一條喪失優勢都能使得製造業停滯不前,但炒茅臺就很簡單,把控產量,做好傳播就能一波接一波的高峰來襲,用躺著賺錢來形容茅臺已經很剋制了。

中國製造業太需要被關注,被認可,中國汽車更需要被承認,被推動,但因為造車週期長,回報慢,回報率低,造車這件事兒,明顯沒有光芒,但喝茅臺這件事兒,更能讓人提起精神。

這就是差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