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近年來美國國債似乎成了燙手山芋,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其避之唯恐不及,中國也不例外。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中國持有美債規模從11103億美元降至10734億美元,一年共計拋售369億美元(約合2500億元人民幣)美債。此消彼長,填補中國這部分美債缺口的又是哪種資產呢?

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不再獨寵美債,中國狂買日債創3年新高!

中國大量拋售美債後,必然要尋找其他的資產進行替代,此時中國選擇購買的資產是——日本國債。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財務省和日本銀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中國購買了7239億日元(約合460億元人民幣)日債,創下2017年1月以來最高購債水平。

報道指出,疫情期間中國投資者對於日本國債的買入激增,僅僅是2020年4月到7月,累計淨買入量達到1.4614萬億日元(約合926億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3.6倍。事實上,早在2012年中國就已是日本債券最大海外持有國,當年中國持有日本國債同比增長14%,持有量由18萬億日元升至20萬億日元。

那麼這些年來中國為何持續購買日本國債呢?一個是基於國家外匯儲備資產配置。即便中國頻頻拋售美債,但我國仍是第二大美債持有國,美元在我國外匯儲備中仍占主導地位,因而增加非美元外匯儲備,減少對美債的依賴也是情理之中。

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第二個是出於避險的目的。因為日元具備全球避險貨幣所具有的低利率、本國外幣資產頭寸龐大、具有流動性良好的金融市場三大特點。加之日本2016年1月開始實施負利率政策以來,其債券吸引力大大增強,中國加大購買日債力度,是一種完全的經濟理性行為。

第三個則是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去人民幣實行緊盯美元的策略,但正式入籃之後,要想提升國際儲備貨幣的排名,為更多國家所購買,就必須走出去,所以為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就要適時改為一攬子貨幣政策,增加籌碼。

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美國還在發債"自救"!白宮:我們不敢不還錢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全球各國加速"去美元化",可是美國依舊以創紀錄的速度發債,截至今年8月,美國財政部已發行7.7萬億美元國債,而目前美國國債鐘的數字已經突破27萬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也意味著平均每個美國公民為此揹負81799美元債務,平均每個美國納稅人為此揹負216771美元債務。

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但在九月中旬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儘管美聯儲同意當前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沒有任何調整,但如果市場出現大幅修正,美聯儲可能增加購債進行貨幣刺激,也就說一有問題,美聯儲又要"印鈔"。

對此,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表示,美聯儲還需要3.5萬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才能抵消基準利率已經接近於零的影響。不過最近幾天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自10月初以來急劇攀升,達到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些基金經理警告稱,這可能預示著美國國債即將開始被大幅拋售。

美債成多國的“燙手山芋”?中國轉向日債,1個月狂買近460億

而以往美國能夠發行鉅額美債也是因為有強大的美元體系支撐著以及自稱是最講誠信的國家,為了穩定人心,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曾出面表示,"美國償還債務的誠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我們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承諾也是如此。"

講實話,不管諸國拋售多少美債,目前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六成以上,短中期來看仍然在國際貨幣體系佔據主導地位。所以為了維持現狀,避免事情做絕,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債務,美國都不敢賴賬。

文 | 李澤鈈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