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是中國最"表裡不一"的明星,沒有意見吧?

文/圈姐


我的意中人,是個絕世英雄。

總有一天,他會帶著大片來拯救2020年的中國電影市場。

說他是中國最


沒錯,說的就是王千源。

最近在微博電影榜雄踞榜首的男人。

承載著影迷們全部的希望。

以為要聊聊《八佰》?

說他是中國最

不。

銀幕上的王千源,觀眾已經太熟悉了。

長著一張天生的"壞人臉",就算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能和角色對上號。

比如:

說他是中國最


或者:

說他是中國最


看臉,天生就是當"壞人"的料。

是不是又想"以貌取人"了?

千萬別。

因為你不知道,銀幕之外的王千源,是這麼一個"表裡不一"的人。

雖然出生在藝術家庭,老爸王早來是國家一級演員,沒少給王千源灌輸演藝思想。

說他是中國最

但是這都無法動搖他少年時期,想要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的夢想。

可惜老天不賞飯,連考兩年服裝設計,屢試不第。

王千源只能含恨收起行李,帶著一張承載自己夢想的牛仔褲海報,老老實實去中戲。

學表演。

說他是中國最

而那張牛仔褲海報就貼在他床頭,幾次搬寢室都帶著,時刻讓他銘記心中的遺憾。

真應了那句話:

不想當裁縫的廚子不是好演員。

只不過,大學時期的王千源距離當廚子、好演員的道路,還很遠。

每天老老實實做作業,別人寫一個小品,他寫三個。

顏值不夠,努力來湊。

和他有同樣想法的,還有一個男演員叫段奕宏。

巧的是,倆人在日後,都有了一個"戲妖"稱號。

說他是中國最

快畢業的當口,舍友們內心躁動。

總想發洩點什麼。

有人想了一招,拿黃豆槍打王千源的寶貝海報。

一打一個坑,賊解壓。

還不小心把王千源的一面小鏡子摔壞了。

王千源見了當場急眼,險些大打出手。

這讓老同學"記仇"十幾年,趕著在節目上爆料他。

但他們不知道,王千源勃然大怒的背後,除了夢想被人玷汙。

更重要的是,那面摔碎的小鏡子裡,有一張小外甥女的照片。

這個秘密,直到多年後才在節目上被揭曉。

說他是中國最

就連主持人都驚呆——

——這真的是王千源嗎?

那個為了刻畫悍匪戾氣,3天不喝一口水、開拍前還要蒸桑拿,讓全身肌肉脫水的"狠人"王千源。

竟也有如此鐵漢柔情的一面?

是的。

與銀幕上剛硬、兇惡、亦正亦邪的氣質不同。

說他是中國最

現實生活裡的王千源,敏感而細膩。

大學畢業,他在北京兒童藝術學院,演兒童劇裡的"大自然"。

學了4年表演,盡演些動物、植物、石頭、月亮。

王千源很鬱悶,愈發覺得走錯了路,跟同學開始賣盒飯掙外快。

直到有一天,劇院有一場為低智商兒童上的戲,王千源演了一棵樹。

離場時,小朋友哭著追他們喊:

"大樹哥哥,貓頭鷹爺爺,你們什麼時候再來啊!"

王千源的心,一下子化了。

就當個好演員吧,他這麼告訴自己。

說他是中國最

所以才有了王千源0片酬出演學弟張猛的電影《鋼的琴》。

結果拿下東京國際電影節,近10年來唯一的華語影帝稱號。

說他是中國最

2015年,王千源合作劉德華,參演電影《解救吾先生》。

他飾演的綁匪華子,陰狠、決絕、兇殘。

面對與劉天王的多場對手戲,王千源打的拳拳到肉。

劉德華都被他那股狠勁兒嚇到,讚歎不已:

"王千源演得叫我沒話說。"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讓天王膽寒的"悍匪",卻連續40多天不敢回家。

為什麼?

因為家裡太溫馨,王千源怕一回家,自己身上的"狠勁兒"就洩了。

說他是中國最

其實銀幕之外,王千源一直都是這樣的"家庭動物"。

1972年出生的他,如今也已經快到天命之年。

對於自己的家人,王千源始終保護他們的隱私。

至今媒體也只知道他的妻子是一個圈外人,兩人感情很好,有一個女兒。

因為繁忙的工作,王千源不能時刻陪伴在女兒身邊。

說他是中國最

除了抓緊一切回家的機會與孩子待在一起,他也一直將女兒帶給自己的"精神力"隨身攜帶。

拿下東京電影節影帝時,王千源第一個電話打給了自己的妻子。

他說,他那時只有兩個影迷,就是老婆和孩子。

而在致辭時,他又說:

"我女兒喜歡吃棒棒糖。對我來說,拿影帝,就像吃一根棒棒糖,一根給成年人的棒棒糖。"

他表達對女兒的愛,因為她的存在所以自己的勞累與慷慨漸漸變得堅強而厚重。

而女兒的到來也讓他對世界和生命有了新的思考,他喜歡這種變化。

儘管銀幕上的他爆發力十足,給予觀眾最激昂高亢的情緒體驗。

說他是中國最

但是離開那個舞臺的王千源,卻呈現出完全相反的溫潤與細膩。

這樣的反差看上去很割裂。

讓觀眾難免產生疑問:這樣"表裡不一"的表演方式,是否算一種欺騙?

當然不是。

在娛樂圈中,像王千源這樣"表裡不一"的演員有很多。

比如觀眾熟悉的星爺,周星馳。


說他是中國最

儘管在電影中帶給人無限歡樂,可現實生活中的周星馳,因為童年的家庭關係不完善,養成了內向的性格。

戲外的周星馳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有些自卑。

可這都不能影響他在銀幕上發光發亮。

而這樣的巨大反差,其實在喜劇演員中非常常見。

這個人,你們一定也不陌生。

說他是中國最

沒錯,憨豆。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劇大師之一,"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羅溫·艾金森在屏幕上出盡洋相。

他甚至不需要有什麼滑稽的舉動,單是那雙圓鼓鼓的眼睛,和有點沒睡醒一般的表情,就有帶給人快樂的魔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就這顆看上去憨憨傻傻的"豆子",在現實生活中是牛津大學電機工程學的博士。

學霸中的學霸,精英中的精英。

而符合他的學霸身份,生活中的艾金森極其嚴肅、安靜,甚至自稱有些"乏味"。

甚至為了能夠更加符合憨豆的形象,為世界觀眾帶來更多的快樂,焦慮的艾金森還曾患上抑鬱。

正如我們中國的喜劇大師陳佩斯說的那樣:把自己當做祭品奉獻給觀眾。


說他是中國最

而這句話又不僅僅適用於喜劇演員。

實際上,每一位在舞臺上真實呈現出與自己完全相悖屬性的演員,都在做這件事情。

他們將最真實的自己隱藏,再將超越自我的"真實"奉獻給觀眾。

臺上臺下,戲裡戲外。

那些我們所說的"表裡不一",其實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毀滅,與重生。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