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雯:我们时代里的文化焦虑

黄雯:我们时代里的文化焦虑

我们时代里的文化焦虑

文:黄雯

最近看了不少电影,本来想写写观后感的,突然又觉着没什么特想说的。试听时代,众声喧哗,能安静下来写点东西,也成为不易了。大众娱乐产品现在早已成为快消品,生产,消费,娱乐,嚣闹之后,日子照样在过,生活还在继续。

有时候不免会想到意义为何,为何人就如沙粒,被裹在时代潮流的风暴之中,想独善其身始终是件难事。当然世俗生活就如这般,别说我们在过精神生活,其实大多数的所谓精神生活,也是俗事的一体两面。我们的文化生活,四处都藏匿着小九九,想保留特别纯粹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一种奢侈。

我们的文化产品里,时刻渗透着一种焦虑感。它时刻在提醒着众人,“生存”二字的重要性。文化生活已经不是成为一种纯粹的精神享受,而只有把它变成钱,才会成为一种享受。当一切都以钱来衡量价值之后,搞创作搞生产的人会产生焦虑;消费者评论者同样也产生焦虑。于是大量的情绪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而产生,四处都是嗡嗡作响的动静。而你也会成为一个生怕被时代淘汰掉的参与者,裹挟在一起制造着噪音。

我想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光靠个人的意志力就能解决的,这种焦虑机制的来源,就如一台制造流水线的机器,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这条流水线上,即使你以为你离经叛道,特立独行了,其实最后你也会发现你依然停在原处。只不过你的招数,让大家觉着有些奇葩而已。殊途同归,谁也逃不出这种悖论。

是的,当我啃着面包,吃着蛋炒饭,同时又看着新闻,关注着整个时代问题时,我也同样面临着焦虑。尤其你还时常与人辨明是非与黑白,显得自己的生活尤为可笑。(文:黄雯)

黄雯:我们时代里的文化焦虑

往期阅读:

黄雯:我们病态的舆论场

黄雯:《新喜剧之王》——女屌丝逆袭记

黄雯:人性的阴暗面都在真实的八卦里

黄雯:媚雅是最大的恶俗

黄雯:北京的酒局文化,《都别废话》爽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