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夾縫中涅槃,看我國新計算如何力破“卡脖子”難題》

去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把華為放進了實體清單——理由是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存在威脅。巧的是就在前幾天,也是5月16日,美國推出最新修改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規定全球供應商在面向華為半導體業務出售任何涉及美國技術或使用美國軟件設計的產品時,必須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這種極端蠻不講理的“一刀切”,顯然旨在徹底堵死中國高端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一個國家能生產高端芯片,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達到世界最前列,國際地位將舉足輕重。顯然,美國不能容忍有太多國家進入這一行列,肯定會採取措施。但很遺憾,雖貴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實際舉措卻宛若瘋狗,行事非常不正常、不體面。

美中貿易戰走到今天的地步,從根本上暴露了美國仍舊奉行帝國主義思維模式,崇尚野蠻的叢林法則——所謂的“America First”不是靠美國人民勤勞奮進,而是靠打擊別國的產業升級來實現。在美國政府看來,中國似乎必須恪守發展中國家的“本分”,不可“妄想”擁有高端產業,永遠只能以生產附加值極低的衣服鞋襪和生活用品為主。不過,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美國人的位置,以其單邊主義立場看待中國產業升級以及中美綜合實力的逐漸拉近,似乎也確實能夠體會其擔憂所在。

畢竟一直以來,憑藉在計算產業的壟斷地位,美國極大限度收割了全球科技行業的商業利益,還將全球數據安全捆綁在了美國技術之上。這種情況下,美國長久以來形成了巨大的優越感。如今,這一優越感在中國的追趕之下行將就木:美國未來可能會少賺很多錢,可能會買不到廉價的中國商品(因為中國產業升級了),甚至還可能面臨著國際政治話語權的稀釋。因此,美國肯定要針對中國,雖然川普選擇了最差勁的方式。

然而,美國是不是真能隨心所欲地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呢?試想:如果美國的籌碼真的足夠,那它何至於三番五次升級禁令?並且每次都如此敲鑼打鼓、大肆聲張?真實的情況,恐怕是美國已深知難以限制中國科技,卻無法面對事實,於是每每愈加歇斯底里。

我們的計算產業此時此刻應該更加自信,要意識到美國盡失方寸是緣於我們的進步、我們的成果,這實際上是給予中國計算產業一種變相的肯定。不得不說我們之所有能有這樣的進步,也是緣於強權政策的逼迫——是美國逼著我們強大起來。

這也正如尼采的名言: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不過,在高端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要想徹底打破美國的科技霸權,仍然絕非易事,不可能一朝一夕做到。我們的民族科技精英還需要更加奮戰,儘早做到憑藉自身能力規避“卡脖子”。環顧當前中國計算產業的自主創新成果,須認識到大多生態體系仍未達到先進水平,還有巨大的追趕空間。

在這個追趕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也已形成自主創新生態間的競爭關係。而基於目前的外部高壓力,這種競爭甚至已經呈現白熱化狀態。目前,在國產高端CPU領域,成氣候的體系已有龍芯、飛騰、鯤鵬、申威、海光和兆芯等,稱得上百鳥爭鳴。去年,飛騰正式對外發布自主研製的新一代桌面處理器 FT-2000/4,在CPU 核心技術上實現了新突破,產品性能大幅度提升,進一步縮小了與國際主流桌面CPU 的性能差距。申威CPU則是目前國產的超級計算機專用芯片。太湖之光,這多次在權威排名中名列世界前三的超算系統,使用的就是“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可見申威CPU的不凡實力。縱觀國產CPU全局,龍芯、飛騰、申威、兆芯等產品以面向政務市場為主,屬於由國資背景科研企事業主導的“國家隊”。鯤鵬處理器由華為公司自主研發,綜合面向政務及企業級市場,同時支撐華為自己的雲計算體系。

《從美國夾縫中涅槃,看我國新計算如何力破“卡脖子”難題》

從算力質量上來看,達到世界最前沿的7nm工藝水平的鯤鵬處理器,可以被稱為“寶藏”級的自主創新成果。因為工藝先進,鯤鵬處理器在多線程併發運算和高效節能等方面表現相當優異,能夠應對未來大數據爆發的計算需求。在實際應用場景中,鯤鵬體系或將對美國知識產權主導的x86生態發起較為直接的挑戰。並且,鯤鵬生態的發展也已經走上軌道,在國內實現了多地域佈局,很快將輻射全國,並且投入了包括研發、製造、集成、銷售、產學研用融合等豐富的全生命週期資源,逐步形成全國性質的生態體系。對比於鯤鵬體系的目前程度,其它國產體系尚需加速提高技術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國電信公佈2020服務器的集採項目預審公告,首次單列國產CPU服務器採招,鯤鵬處理器成功突圍入選,可見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大型國企已然開始IT國產化,擁抱鯤鵬,鯤鵬處理器的不凡實力可見一斑。

《從美國夾縫中涅槃,看我國新計算如何力破“卡脖子”難題》

待轉過年去,希望能看到我們的計算生態更加生龍活虎,產業升級更加有序遊刃有餘;希望我們的計算產業人鬥志昂揚,用更優秀的創新成果痛扁美帝“紙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