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從奧運會說起。


我們知道奧運會一個項目總會有一個冠軍。沒有拿獎的人我們很難以預計他們的心理狀態,但是還有兩個拿獎了的,也就是銀牌和銅牌的獲得者。同樣是沒有獲得冠軍,有研究者發現銀牌獎得主的失落感,比銅牌獎得主的失落感要強很多。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這是為什麼呢?

按道理來說,拿銀牌的人表現應該比銅牌好啊。這是因為銀牌獎得主會想:“我差點兒就可以拿冠軍了”。而銅牌獎得主回想:“我比第四可強多了”。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當人們產生“我差點兒就可以拿冠軍”的想法時,人們就越有可能在未來改變自己的行為。事實證明,那些感覺自己差點成功的運動員,更容易在下一次拿到金牌。

比如說,有個叫傑西·喬伊娜的運動員,她在運動會上以三分之一秒之差,和金牌失之交臂。但她的教練,用這樣的想法激勵了她。在下一次奧運會的時候,她不僅拿下了金牌,還創造了世界記錄。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所以,作者才說差一點的成功會帶給人持久的衝擊,正是因為這一點,很多賭博遊戲都會讓贏錢的概率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這種差點兒就能中獎的感覺,會讓玩家感覺近在咫尺,進而不停地玩下去。

如果我們不把失敗看成是失敗,而把每一次的失敗當作是差一點成功,那麼我們將有更多的動力,也更可能取得成功。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把失敗看成是差一點成功呢?


首先,你要意識到失敗是因為自己知道的還不夠多,只要你知道足夠多,就能夠改變這一局面。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在射箭領域,有個“弓箭手悖論”,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命中十環,就不能夠瞄準靶心,而是要稍微偏一點,因為還必須考慮風速和重力等各種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不確定的,那麼,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是如何做出準確判斷的呢?作者在弓箭練習場找到了答案。

她發現在弓箭練習場,運動員很少能夠射中十環,經常射中幾個7環,再射中幾個9環,有時候還會脫靶。因為只有射偏的時候,運動員才能夠知道哪裡需要調整。也就是說差一點成功,是成功的必經階段。


第二,把每一次的失敗看成是沒有完成的工作。有一個叫做齊加尼克效應。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有一位叫做齊加尼克的心理學家,讓參與者連續地去做一些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會讓他一次性完成,有些工作則會在中途強迫他停下來。

等到實驗結束後,齊加尼克會詢問參與者做過的工作名稱,結果發現,參與者能想起來的,是那些中途被叫停的工作,這些工作名稱就算再複雜,他也能夠準確快速地回憶起來。而那些連續完成的工作,他往往想不起來。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所以,面對失敗的時候,我們要想這件事還沒有完成,這會讓我們在未來更加有動力。

成功的人是怎樣看待失敗的?他們認為失敗是差一點成功

你想想你是不是這樣的呢?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末末地讀書

@今日頭條青雲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