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专利转化2.5亿!这所高校附属医院堪称明星和“印钞机”

随着“高价值专利”以及与之相关的“提升专利质量”、“培育核心专利”等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热词;作为专利“富矿”的高校也开始从专利创造转变成专利转化,注重高质量成果的输出。

2020年6月1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国内最大的麻醉药品定点研发、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签署了“超长效局麻药”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总额高达2.5亿元,预计2-3年后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该新闻一经上榜,便引起了公众热议,原来高校专利的转化价值竟如此之高!

事实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早就在成果转化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并已取得一定成效,该院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43%,高于我国高校平均成果转化率。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成果转化情况

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2018年共申请专利1973项,授权1152项。

从 2015 年开始,其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2016—2018年3年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59.66%。

专利授权量也随申请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样自2015年开始激增,2016—2018年3 年专利授权数占总授权数的55.03%。

一项专利转化2.5亿!这所高校附属医院堪称明星和“印钞机”

2006—2018 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该院近13年来科技成果共转化119项,占授权专利总量的10.43%,远高于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 5%。

2008年至2017年间,该院科技成果转化项数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2018年快速增长( 当年科技成果转化69项) 。

其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有转让、许可以及作价投资三种途径,该院119项科技成果转化中,转让27项,占22.69%; 许可34 项,占28.57%,作价投资58项,占48.74%。

一项专利转化2.5亿!这所高校附属医院堪称明星和“印钞机”

2006—2018年科技成果转化项数

2006—2018年间,该院共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57份,合同金额分布呈两极化。大部分合同集中在100万元以下(共33份,占 57.89%) 以及1000万元以上 (共11份,占 18.97%) 范围内。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11 份合同中,有10份是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合同,另1份是专利许可合同。

一项专利转化2.5亿!这所高校附属医院堪称明星和“印钞机”

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区间分布[n( %)]

可以看到,华西医院的专利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成绩显著。那么,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成果转化经验

一、定政策,为成果转化释放活力

华西医院制定了前瞻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激励措施,即《华西九条以及配套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 华西三十六条) ,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将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 80%~90%、明确鼓励发挥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将成果转化情况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岗位和薪酬管理 等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依据等。

在此基础上,医院还相继出台《横向课题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以少收或不收医院管理费、放宽横向课题经费自主使用权等激励方法鼓励科研课题研究,尤其是国际合作和高水平创新项目,同时对发明专利进行全额资助和奖励。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释放医院的创新活力,提高科研人员的转化积极性。

二、搭平台,为转化渠道架桥修路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华西医院整合资源,医、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搭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技术链与服务链,覆盖探索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评估评价、技术培训、学术推广在内的各个环节。

创新健全的转化链条打消科研人员的疑虑和后顾之忧,同时增强了企业与医院产学研合作的信心,进一步促进医院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团队,为科研人员保驾护航

华西医院组建了专业的成果转化转移团队,为科研人员提供成果发布、信息对接交流、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等一整套技术转移服务,精准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 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小试→临床前研究→中试→临床研究→产品→技术培训与市场推广) 各关键要素( 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管理、信息、空间、载体、设施、市场等) ,从服务入手畅通产学研信息渠道,突破各机构间的创新孤岛和壁垒,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效。

本文整理自:某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_张锦源、赵颖、任春娟、宋 驰、范 琴、袁淑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果转化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