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平台如井喷式涌出,在“战场”角逐厮杀,能争得一席之地,那得有拿得出的“热点”。各大新媒体关于热点,百家争鸣。这真的是一个,新、碎、快的时代,信息传播、科技迭代快速到喘息之间。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互联网浪潮时代,食色男女可以一夜之间将丁丁网课蔓延全网络;虚晃一枪的浙江“鸭兵”出征巴铁(巴基斯坦)灭蝗转眼之间爆红……

作为新媒体人如果一问热点三不知,估计都会羞愧难当。甚至连我都有想在知乎提问的冲动:如果不以爆文为目的,是不是耍流氓?在我写稿前,微博热搜首位还是新冠肺炎风险调高;知乎热榜次位是目前美国新冠肺炎情况;头条首位是战“疫”时期,外交开展情况……稿件写完再回头去看,可能各大热点早已”更新换代“,快到眼花缭乱……

慢,慢着,停下来……

梭罗说:一切经得起再度阅读的语言,一定值得再度思索。

别急,我们慢点儿来……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于是乎,确认过眼神……值得再度去阅读的语言是那美丽与哀愁的古典诗词;是华夏文明五千年凝炼出的民族文化,纵观各大平台热度排行榜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就是围绕新冠肺疫情切入的各个事件,那今天索性先从疫区武汉开始,探寻彼时的热点……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提及武汉、提及诗词不得不提的,就是蛇山之上的黄鹤楼。一座黄鹤楼上不知多少友人相送论起文采,我能想到的亭台楼阁均望其项背关于黄鹤楼的古诗词有上百首。

“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们穿越回那唐朝盛世,崔颢作此诗《黄鹤楼》时遥望着得应该是汴州(今河南开封);李白、杜甫登临楼上诗兴大发抬头看着崔颢的题诗也委实赞叹,李白挥笔回复一首打油诗……假如他们进群聊……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诗是盛唐的“热点“,那时的人们不作诗词也会读。友人隔空作诗、评论,这是盛唐街头巷尾的热点,这是彼时友人之间的热点互动。


何时起,关于友人的热点不再是他们?他们是谁……

回溯春秋战国,琴师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与樵夫钟子期不期而遇,相遇于月湖侧畔古琴台(今位于武汉市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未曾开口子期懂伯牙那音律琴声,懂他琴声流淌出泰山(今武汉市龟山)的巍峨,长江、黄河的磅礴,后《汉书》有云: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于是有了典故“伯牙绝弦”;有了对友人相知的表达:知音;有了古琴曲《高山流水》。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有人提出俞伯牙不姓“俞”而姓“伯”,是清朝冯梦龙小说杜撰姓“俞”也就这么流传了下来。无论是“俞”还是“伯”在他摔琴绝弦不复弹之时,留下的是他的哀愁,是“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这一切已足矣不是吗?


毗邻古琴台的龟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且站在湖北广电电视台旋转餐厅之巅可俯瞰长江全貌。毛主席有诗“龟山蛇山锁长江”,毛主席诗词气势恢宏、激荡,读起来总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诗词与文化的力量是无穷地,它们也应成为当之无愧的“热点”!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借用毛主席诗词为现在疫情的热点应援!

《送瘟神》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目前中国战疫情的过程与结果,彰显出我们的低调与隐忍。我们华夏民族对于友人舍生取义是民族血脉之故,对于同胞我们义无反顾逆行,对于外国友人在抗疫关键时刻仍伸出援手派专家协助巴铁灭蝗。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让全世界肃穆尊重的国家。生而为华夏,无限荣耀。疫情起初反华、辱华声音纷纷打脸,中国默默抗疫联合国秘书长帮我们回怼。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来源:人民日报

民族文化生在我们血脉,只要华夏文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必将屹立世界东方,世界瞩目东方。

热点还给中华传统文化,还给国学文化。


点击成爆文,我就不是耍流氓……我还是想问: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助我远离流氓之我到底是不是耍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